? 文/文峰
6月23日高考分數公布,重慶考生陽陽以671分的高分奪得江津區文科第一名。復旦大學等知名高校紛紛打來電話,向她拋出橄欖枝。28日,陽陽和復旦招生組簽署了一份“復旦大學2015年專家組咨詢確認書”。然而,最終卻未被復旦大學錄取。
結合此次事件分析,有兩個線索值得注意。一方面,高校掐尖就好比神仙斗法,會傷及無辜。從現實情況來看,為了招生結果最優化,駐各地的高校招生組一般都會主動作為,盡量把網撒大些,爭取錄取到排名靠前的學生。然而,高分總是相對的,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備胎”現象。另一方面,掐尖也被考生和家長潛意識所接受。很多考生和家長都想讓自己的擇校結果成為最優,所以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大學的名氣上。對于招生組的許諾,他們缺乏判斷,易被誤導。
事實上 ,今年6月底,教育部就已下發 《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各高校不得在錄取工作結束前,以各種方式向考生違規承諾錄取或以“簽訂預錄取協議”“新生高額獎學金”“入校后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惡性搶奪生源。這一通知給招生組戴上了“緊箍咒”。但“緊箍咒”制止不了“擦邊球”。據報道 ,復旦大學招生組老師對陽陽承諾說“錄取概率很大”,并建議陽陽不填提前批,把復旦大學作為第一批第一志愿填寫。這給陽陽造成一定會被錄取的錯覺。要解決以上問題,一來需要教育部門加大對高校招生工作的監督;二來,需要考生更加明晰自己的未來,填報志愿時做到不盲目追名逐熱。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