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王哥莊黃山村漁碼頭熱鬧起來,30多艘小漁船先后駛出港灣,奔向距離海岸半小時船程的海域,開始捕撈今年海蜇收獲季的“第一鮮”。至傍晚6時許,忙碌了一天的小漁船陸續返航,船老大老林駕船第一個靠岸,帶回第一船美味的海蜇。早已在岸上等候多時的外地海蜇商販,趕緊打開冷凍車廂門過秤裝貨。據介紹,海蜇開捕首日,黃山村碼頭總共捕撈到6000多斤海蜇,而大批量的海蜇將在之后的兩個月里陸續上市。
商販期盼美味海蜇 “30多條小船都出去了,按理說現在應該回來了,怎么還沒個影子。”中午1時許,記者來到嶗山東麓的黃山村漁碼頭時,岸邊已經停靠了兩輛“魯Y”開頭的外地冷藏車,車主張開手掌擋住刺眼的陽光,站在岸邊眺望遠處的海平面,期盼捕撈海蜇的漁船趕緊返航。據介紹,這些外地海蜇商販聽說黃山村漁碼頭開捕海蜇,一大早就趕來搶購。“別急了,估計得傍晚6點才能有船回來。”一名村民撥打船老大手機,得知因為之前下的海蜇網沒能網到大個的沙蜇,出海的漁船都散在海上四處捕撈零散的綿蜇,這需要耗費些時間。
第一船海蜇“毫厘不讓” “突突突……”隨著漁船馬達的轟響,一艘木質小漁船從遠處海面駛過來,船上的兩名漁民遠遠就向岸邊揮手打招呼,像在告訴大家:“我們第一船海蜇回來啦!”船一靠岸,就有穿著防水皮褲的漁民跳進海中,用扁擔將船上裝滿海蜇的塑料桶挑上岸。沉甸甸的海蜇放到大磅秤上過稱,由于是第一船海蜇,“物以稀為貴”,買家和賣家都盯著秤桿仔細核對,“毫厘不讓”。等了大半天的海蜇商販將過完秤的海蜇抬上冷藏車運走。
海蜇上岸一分為三 上岸的海蜇逐漸多了起來,一些頭上包著彩色頭巾的婦女忙活起來。她們蹲在鋪滿一地的海蜇中間,用一把小刀熟練地將海蜇旋轉分割成三部分。“海蜇上岸后得立刻加工,不然讓太陽一曬就化成水了。”一名分切海蜇的婦女說,她們都是從煙臺過來打工的。她們將海蜇切割成海蜇蓋、海蜇脖子和海蜇爪子三部分,然后分別進行后續加工。海蜇蓋加鹽和白礬浸泡,就成了海蜇皮;海蜇脖子和海蜇爪子清洗浸泡冷藏起來,可以加工成即食食品。而上百斤的沙蜇無法卸船上岸,船老大的媳婦就在船上直接分割加工。
鐵鉤子巧勁“鉤”海蜇 記者爬上老林的漁船看到,老林正彎腰在船艙里將海蜇撈到塑料桶中,分批搬運上岸。
老林告訴記者,青島沿海可以捕撈食用的海蜇主要是綿蜇和沙蜇,這兩種海蜇的捕撈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要在漲退潮的平潮時間段捕撈。他們前天在海中迎著潮水方向下了海蜇網,這種大網主要是捕撈大個頭的沙蜇。但今天出海 “巡網”發現,網到的沙蜇個頭太小,所以他們沒收網,靠在網上的沙蜇還能隨著潮水重返大海。為了不空船而歸,大家開始在海面上捕撈零散的綿蜇。綿蜇個頭小,在海平面以下半米的位置漂浮。捕撈綿蜇時,漁民得用專門的大鐵鉤子,鉤住海蜇往上提,將要提到海面時,立刻用網兜托住提上船。
“鐵鉤子鉤海蜇有竅門,得悠著用力,用力猛了,海蜇立刻碎成兩半。”老林說,如果遇到漂浮在海面的大個沙蜇,他們就先用鉤子鉤住,然后用刀子將沙蜇在海水中切成4塊,再分別用網撈上來。
“放量”上市還得等10天 據介紹,昨日在黃山村漁碼頭上岸的海蜇總共有6000多斤,一上岸就被外地海蜇販子和農家宴搶購一空。船老大告訴記者,根據當天的出海觀察,今年的海蜇產量“不會少”,海面上的海蜇數量“很厚”。“現在還是早點了,再過十天八日就有‘大流’上市了。”船老大說,到那時沙蜇也就長大了,大個沙蜇一只就有一兩百斤重。據介紹,第一天捕撈的海蜇大部分是綿蜇,這種海蜇主要用來加工海蜇皮。其中。價格最高的是被稱為“紫貨”的紫色綿蜇,批發價要6元一斤,比白色綿蜇貴一兩元,飯店加工老醋蟄頭就是用的紫色海蜇。
一只海蜇能做16道菜 “這兩筐海蜇是我的了,回頭給你送錢來。”在黃山村漁碼頭等待買海蜇的人中,還有不少經營農家宴的黃山村民,他們得趕緊“搶”了海蜇回去制作海蜇宴,以此招攬游客。
五大三粗的隋忠芳用扁擔挑起兩大筐海蜇,急匆匆往家趕。隋忠芳告訴記者,他家祖上都是出海捕撈海蜇的漁民,到他這輩不出海了,靠著碼頭經營了一家農家宴飯店。說起吃海蜇,隋忠芳立刻打開話匣子。隋忠芳特意回家拿出一張2006年的報紙,上面有他因為一道“海蜇宴”獲得青島家庭私房菜大賽一等獎的圖片報道。隋忠芳告訴記者,一只沙蜇在他手里能分割成海蜇里子、海蜇腦子、海蜇爪子、海蜇脖子和海蜇蓋等多個部分,然后通過不同的烹飪技巧,做出海蜇涼粉、海蜇腦子燉白菜等16道菜肴。
黃山村民400年前就撈海蜇 黃山村坐落于嶗山東麓,東面嶗山灣,現有村民330戶,主要有林、隋、張、劉等姓氏。相傳,明朝永樂年間,隋氏先祖從小云南先遷至 “肖旺疃”(現曉望村),隨后在此定居。祖祖輩輩在黃山村居住的隋忠芳介紹,村里老人口口相傳,祖輩們遷到黃山村就是看好了這里盛產海蜇。定居后的村民世代延續在夏秋季節捕撈海蜇,這也成為村民重要的經濟來源。 記者 趙健鵬 攝影報道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