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一帶一路"帶來新機遇 青島漁船"撒網"印度洋

2015-07-15 08:07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青島企業與馬來西亞吉打州政府代表商談并達成合作。受訪者供圖



  從中國內海的膠州灣到印度洋上的“明珠”——毛里求斯,一條由捕撈船開拓的航線已經成型,也許等不了多久,來自這個島國的著名美食金槍魚就能被端上國人餐桌。正在將這個美好計劃付諸實施的,是位于青西新區的青島魯海豐集團。在負責魯海豐海外項目的青島魯海豐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繼生看來,很少有哪個行業能夠比遠洋漁業更加契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內涵,在“一帶一路”戰略驅動下,青島的遠洋捕撈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毛里求斯、馬來西亞等國,相繼向魯海豐伸出橄欖枝,一系列合作項目也相繼落地。7月14日,劉繼生又將啟程趕往毛里求斯,廣闊的印度洋激情蕩漾,一片新的藍海等待著與青島相擁。

  到毛里求斯打魚建港

  7月9日上午,青島魯海豐集團下屬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繼生拿出一幅地圖,以中國青島、馬來西亞吉打州、毛里求斯為中心畫了三個圓環,然后沿著海道把它們連在一起。他向記者介紹魯海豐集團的“遠洋漁業發展戰略”:遠洋漁船以青島董家口港為大本營,向南繞過馬六甲海峽,最后到達廣袤的印度洋,與毛里求斯、塞舌爾等 國展開合作—— 漁船在那里滿載而歸,經馬來西亞中轉,運回青島基地加工,然后銷往東北亞市場。

  這條線路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部分“重疊”,魯海豐集團稱之為“南向南洋西進印度洋”。劉繼生告訴記者,項目現在已經完成了最為基礎的一環,即獲得當地政府的首肯,以及貨真價實的承諾。

  馬來西亞吉打州政府出手頗為大方,劃出方圓25平方公里的海域與陸地,再加上5公里的海岸線,這足夠魯海豐在馬六甲海峽的印度洋入口建起一座漁港。“項目名是馬來西亞北方農漁業產業園,這里將承擔水產品短期倉儲、加工、集散、配送等功能。”劉繼生說,這個產業園的定位是物流樞紐,遠洋漁船可以在此得到休整與補給,來自印度洋的漁貨在這里集結,再運往青島。

  除了在“地盤”上給予魯海豐優惠,馬來西亞還一口氣批準了60艘漁船入漁許可。馬來西亞授予中國漁業公司入漁許可,這對中國企業而言尚屬首次,而60艘漁船的規模在世界范圍內也不多見。兩艘圍網漁船每年可以捕撈5~6萬噸漁貨,倘若時機成熟,60艘漁船全部入海,可讓魯海豐升入“百萬噸捕魚量俱樂部”。

  更為重要的布局在印度洋島國毛里求斯。劉繼生用“極為關鍵”形容毛里求斯對魯海豐的意義,這個陸域面積僅僅相當于青西新區的島國,所擁海域卻多達230萬平方公里,漁業資源豐富,尤以金槍魚為盛。2013年,魯海豐集團獲得毛里求斯漁業部6艘圍網漁船入漁許可,這也得到了中國農業部漁業局批準,現已進入造船備漁階段。

  “相對于馬來西亞的60艘漁船許可,毛里求斯批準的入漁許可確實不多,但是每一艘漁船都很珍貴,都是一次機遇。隨著合作的增進,漁船數量還會增加。”在劉繼生看來,遠洋漁船屬于最為基礎的“工具”,魯海豐集團更看重毛里求斯的“平臺”。

  “印度洋的面積比一個中國還大,有的漁船一年才靠一次岸,需要裝備,需要補給,位于大洋深處的毛里求斯就像‘避風港’,這跟馬來西亞的定位不同。”劉繼生告訴記者,魯海豐的愿景并不止于將遠洋船隊送往印度洋,更想在那里打造一個漁業服務基地,以毛里求斯為跳板,將漁業合作擴至其他東非沿岸國家。

  “跟漁船趨于飽和、充斥著歐美規則的西非海域相比,靠近東非的印度洋還是一片空白。”劉繼生說,中國漁業公司在那里大有可為,“坐在家里干等著,別人不會找上門來”。

  遠洋捕撈解困“無魚之炊”

  作為在水產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行家,劉繼生深知魯海豐集團的“西進”戰略既有利益驅動,又有漁業發展遭遇瓶頸的現實考量。“青島曾經是世界級的水產品加工中心,坐擁東北亞大市場,漁業資源較為豐富,人工成本低廉,這里的加工企業據此賺取加工費,效益不錯。但情況正在發生改變。”劉繼生說,青島水產品銷路仍在,但人力優勢已然喪失,很多加工廠招不到工人,更為致命的是,近海漁業資源趨于枯竭,國家對近海捕撈管控嚴格,許多加工廠難為“無魚之炊”,往往是“干半年歇半年”。

  發展遠洋漁業,解決原料之急,這是擺在漁業部門與相關企業面前的現實選擇。2013年,青島市政府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和造(買)船補貼,鼓勵具備能力的企業發展遠洋漁業,抓住機會在海外建設漁業基地,引導更多的大馬力漁船“走出去”作業,并在董家口港區建設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以輻射整個東北亞地區。

  早于此前就已與東南亞沿海國家接觸的魯海豐,毫無疑問成為青島市重點扶持的企業之一,并且承接了打造董家口港區國際水產品貿易平臺的任務。

  魯海豐集團想方設法“走出去”,布局馬六甲海峽與印度洋,目的主要是把遠洋漁業資源“引進來”。至于“引進”加工原料的方式,可以是通過自己組建的遠洋船隊撒網捕撈,也可以是通過搭建的平臺吸引他國漁民。

  “我不認為我們在印度洋上的側重點是捕撈,魯海豐更希望憑借在毛里求斯、馬來西亞以及青島本土打造的平臺優勢,為中國臺灣地區、日本及其他國家的漁船提供服務,通過市場競爭,將資源吸引到青島集散交易。”劉繼生告訴記者。

  董家口港區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目前已經開工,據劉繼生介紹,這個投資多達百億元、占地12平方公里的綜合性基地,初期交易量能有100萬噸,而運營成熟以后的交易量更為驚人—— 可達300萬噸。按照魯海豐集團的設想,交易中心集采購交易、冷鏈物流、加工配送、工人食宿、漁業休閑為一體,將眾多分散經營的加工廠匯聚到一起,能夠降低用人成本,避免重復建設,發揮集聚效應。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許多加工企業出于成本考慮,會對政府排污規定陽奉陰違,現在由交易基地集中排污,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劉繼生希望這個基地完全建成以后,配合青島——馬來西亞——毛里求斯的物流鏈,青島加工企業沒必要再“滿世界找原料”。

  民企“走出去”有底氣了

  對于魯海豐這種志在遠方大洋的企業,“一帶一路”的影響不可謂不深。“‘一帶一路’出來前,我們企業也在往外走,但往哪走、怎么走,沒有明確思路,有了這個戰略,心里就很透亮了。”劉繼生早年從中國水產公司進入魯海豐,他經歷過企業在海外四處探路的迷茫期。魯海豐曾考慮將遠洋船隊駛往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方向,但遭遇了一些挫折,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出以后,最終敲定西進印度洋。

  “過去外出商談合作,沒有什么底氣,別人會輕視你。現在民營企業的背后是國家戰略,經濟支撐、市場后盾都在,這就是我們走出去的‘底氣’。”劉繼生認為“一帶一路”是“非常聰明”的思路,它的要義在于不僅讓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獲益,也會給當地政府及民眾帶來機遇,這種放在明處的游戲規則讓雙方合作變得“敞亮”。

  馬來西亞吉打州位于該國東部,擁有8000多艘大小漁船,但是當地經濟落后,倉儲和運輸都成問題,對當地政府和漁民來說,魯海豐投資的產業園是他們對外交流的一扇“窗口”。“當地人之前會有抵觸和警惕,認為我們是去搶奪資源了,‘一帶一路’可以打消他們的疑慮。我們獲得了中轉樞紐與資源,他們獲得了倉儲和銷路,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劉繼生告訴記者,“馬來西亞政府現在比我們還積極”,計劃將當地的漁業項目平移至產業園內,希望搭上“一帶一路”的順風車。

  另外,劉繼生認為一些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遭遇失敗,并不是因為他們做不來生意,而是因為合作國時局不穩,政策充滿變數。這是“走出去”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難題。“‘一帶一路’可以讓我們規避這種風險,中國企業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往往上升到政府與政府之間,這種狀態更為穩定。”

  今年5月10日至11日,青島市委書記李群率包括魯海豐負責人在內的代表團,對毛里求斯進行訪問,就“一帶一路”商務合作展開對話。李群一行拜會了該國農業部長普里杜特·昆住,不可避免地談到了魯海豐的投資項目。市委書記與漁業部長之間的對話,讓原已簽署協議的合作趨于穩固。

  7月14日,在中國駐毛里求斯大使的“催促”下,劉繼生趕赴毛里求斯,他將就漁業基地選址問題,與該國政府官員進行協商。

  政府搭臺,企業組團

  在與毛里求斯的談判過程中,劉繼生頗有感慨的一件事是,民營企業走出去以后往往“單打獨斗、勢單力薄”,有很好的機會但是力不從心。

  毛里求斯酒店行業幾乎被歐洲國家壟斷,飲食風格與休閑方式專為歐洲游客量身打造,但是隨著中國與毛里求斯的關系持續升溫,前往該地旅游的中國游客越來越多,文化習俗存有差異,游客之間經常發生矛盾。

  “歐洲游客喜歡安靜,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中國游客就喜歡熱鬧,沒準還會找地方打麻將。中國駐毛大使說這個機會不錯,建議我們在當地搞酒店,但那不是魯海豐的長項呀。”劉繼生的想法是,讓不同領域的企業走到一起,發揮各自優勢,抱團發展。

  “毛里求斯政府官員以前表態說給一個小島,比海岸線成本小,讓我們自己去開發。可是哪里用得著呢?如果不同的企業抱團,各用所長、各取所需,這就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在劉繼生看來,政府部門可以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搭建平臺、制定規則,將有實力有想法的企業組織在一起。

  劉繼生說,在參加一些商務會議時,曾有官員提醒他們: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兩大教訓是盲目進去和一哄而上。

  “企業走出去了就是代表國家,不該相互拆臺、無序競爭,應在共同的規則下面做事,互惠互利。沒有規矩會害了自己。”劉繼生認為企業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苦于沒有機制與思路解決,“一帶一路”則提供了這樣的機遇,在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合作國家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一帶一路’是走出去的問題,對一些行業來說更是生存的問題。”劉繼生說,青島水產品加工廠多達數萬家,面臨產能過剩的難題,以前賣價上億元的加工廠都有人要,現在降至兩三千萬元卻無人問津。

  “一帶一路”是釋放某些行業的過剩產能,因而走出國外更需要合理有序,既給當地帶來實惠,又能促進國內經濟良性發展。

  記者 何利權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漁船 印度洋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