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鄧海建
拿起法律的棒子,一棍子打死“熊孩子”,看起來確實不夠悲憫,但未成年人之惡,甚至超越了成人之罪,教育引導又顯得綿軟乏力的時候,悲憫與放縱有什么差別?面對青少年暴力,司法袖手旁觀、忍看罪惡流布,這總不是積極而審慎的態度。 最近一段時間,一系列未成年人用暴力的手段傷害同齡人的公共事件此起彼伏。法律對未成年人是保護的,法律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懲罰,應該說也是寬容的,以至于有些孩子甚至說出這樣的話——“犯罪要趁早”。但問題是,寬容不等于縱容,面對未成年人暴力,社會何去何從?(7月1日央視) 驚恐莫名的孩子,肆意施暴的少年—— 此般不寒而栗的場景,像肥皂劇般停不下來,快要讓公眾司空見慣了。稍遠的就不說了,僅看最近幾周:6月21日傍晚,一段“浙江慶元初中生暴打殘害一小學生”視頻在網上曝光;6月22日,又一起名為“網曝江西永新縣女初中生打架”的視頻在微博廣泛傳播;6月24日,@ 江南都市報微博發布了一段視頻,曝光江西省南豐縣初二女生暴打初三學生……輿論除了譴責,似乎別無他法。可若是譴責有用,暴力何以狂奔不休?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沒成想,暴力罪惡也深諳了這個邏輯,插上荷爾蒙的翅膀,躲進制度的避風港。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未成年人在十四周歲以下觸犯刑法無需承擔任何刑事責任,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觸犯刑法的,也是從輕或免于刑事處罰的對象,一般違法行為即便被處以行政拘留,往往也是紙上談兵、威懾有限。加之未成年人保護的聲音,早就遮蔽了青少年霸凌現象的流毒,“犯罪要趁早”張狂招搖,還算稀奇嗎?
經濟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人的社會化節點也在提前。今天十五六歲的孩子,與二三十年前相比,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顯然不是一個概念。因此,“舊法”對于“新人”來說,不適感越來越強—— 發生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中,14歲至16歲年齡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至2013年已突破50%,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呈現低齡化趨勢。
拿起法律的棒子,一棍子打死“熊孩子”,看起來確實不夠悲憫,但未成年人之惡,甚至超越了成人之罪,教育引導又顯得綿軟乏力的時候,悲憫與放縱有什么差別?當然,法律不是萬能的,但即便是世界范圍來看,國外大部分少年司法制度亦有明確的價值趨向:寬容而不縱容—— 刑法寬容,同時以刑罰替代措施嚴格管教。
遏制青少年暴力,“痛心”與“致歉”固然是不可省略的環節,但法治社會,恐怕也不能因抽象的人性而無視法律兜底的責任與能力。至于調整不調整刑法年齡下限等,可以商榷辯駁,但司法袖手旁觀、忍看罪惡流布,這總不是積極而審慎的態度。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