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一項關于干部選任的重要規定,明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專家分析,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密度為選人用人立新規,一方面旨在整肅官場歪風,一方面意在為全面深化改革儲備人才。
干部選任新規,直指干部“只能上、不能下”之弊
干部要能上,也要能下
當前,傳統的用人制度并未徹底變革,領導干部“只能上、不能下”,公務員“只能進、不能出”。
干部“不能下”問題依然存在
在干部選拔中論資排輩,唯年齡、唯學歷、唯分數的現象還較為突出,受"下必有錯"觀念影響,領導干部一旦升遷到某一行政級別,此后只會平調或者升遷。干部不僅不能提前退休,即使工作出現差錯或失誤也是暫時平調或異地為官。
干部流動“固化”,影響隊伍活力
干部的這種能上不能下造成了諸多弊端,不僅影響了干部隊伍活力,一些政治覺悟高,敢于擔當,服務能力強的人,因干部"不能下"卻想為而無位。
“不能下”為干部腐敗提供溫床
“不能下”滋生為官不正、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的土壤,成為了一些干部腐敗的溫床,嚴重阻礙了改革的快速推進和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不稱職干部不用紀委介入,也可以直接降職
過去,只有被紀委盯上的干部才可能離職,而且一旦被調離關鍵職務,絕大多數就要進監獄。《規定》實施后,這種情況將徹底改變,組織部不僅“管進”,也可以“管出”,不稱職的干部不用紀委介入,也可以直接降職。
領導干部“能上能下”,為官場祛污為改革蓄力
用“能下”震懾整肅官場用人歪風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專門出臺規范官員‘升降進出’的細致規定,一方面是與現有的人事制度配套,提高干部隊伍活力,另一方面,讓官場‘能下’成為制度常態,可以有效震懾和整肅官場用人歪風。
完善用人制度,為官場祛污為改革蓄力
汪玉凱:無論是反腐還是改革,都折射出能不能把有真本事、作風好、富有改革意識的人才選拔出來,這已是事關中國未來的大問題,這也是十八大后,高層強調用人導向,中央密集為用人立規的原因。
利于官場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局面
這一規定對“解決為官不正、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等問題,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完善從嚴管理干部制度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官場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局面。
干部人事體制迎來“現代化”轉型
出臺“能上能下”試行規定,意味著中共自身的人事體制正在進行“現代化”轉型,中共正在借鑒現代的管理學理論、包括企業管理的思路重塑自身的人事體系。在這種體系下,干部“能上能下”,強化了對在任干部的約束和激勵,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干部隊伍的流動性,給了更多的干部升遷的潛在可能性。
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根本在完善制度機制
首先要轉變傳統舊觀念
要解決"能下"的問題,要從轉變觀念上入手,改變"上榮下辱"、"下必有過"的舊觀念,正確對待"上"與"下",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根本在健全完善制度機制
從制度建設上著力。嚴格執行退休制度、任期制度,建立干部"能上"標準,完善干部"能下"規范,科學構建考核制度,健全責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社會保障等相關配套措施,以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和制度環境。
堅決對4類干部進行組織調整
會議明確了對4類干部要“堅決進行組織調整”,包括“政治上不守規矩、廉潔上不干凈、工作上不作為不擔當或能力不夠、作風上不實在的領導干部”。同時要求,及時把那些忠誠、干凈、敢于擔當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來,切實增強干部隊伍活力。
用“三管三嚴”健全工作責任制
要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把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的重要內容,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