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麥收季節,空氣都會從“小清新”急轉直下,陷入“霾伏”。過去,本市多次被焚燒秸稈的煙霧籠罩。現在嚴厲禁止焚燒秸稈,違者處罰200元。那對于滿地的秸稈該怎么辦?近日,記者從市農機局獲悉,本市除堅決嚴防死守外,還采取多種措施,引導農民實現秸稈綜合利用。這既解決了秸稈的出路問題,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并減輕了環境污染,可謂“一舉三得”。
每年產生250萬噸秸稈
據農機局工作人員介紹,萊西市秸稈資源十分豐富,小麥、玉米、花生等是萊西市主要的生產年農作物,這些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占總種植面積70%左右,每年可產生秸稈250萬噸。但長期以來,農作物秸稈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相當一部分被作為廢棄物隨意遺棄在地里或放火焚燒。
據了解,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稈中,秸稈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同時秸稈也是一種粗纖維含量高的粗飼料。如果被隨意當作廢棄物或者“頂風”焚燒,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嚴重污染了環境,影響了廣大市民的正常生活和交通安全。
五大利用途徑,不愁出路
既然不能隨意廢棄,也不能“頂風作案”進行焚燒,那農民該如何正確處理秸稈呢?據介紹,本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主要有五大渠道:肥料化利用、飼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工業化利用、基料化利用。
肥料化利用,顧名思義就是將秸稈作為土壤肥料進行處理利用。主要是將小麥、玉米、蔬菜等秸稈直接還田、堆漚還田。小麥秸稈通過麥收時加裝在收割機上的秸稈粉碎機將秸稈粉碎,滯留田間自然腐爛,玉米秸稈或機械粉碎還田為主。
秸稈是含有木質素的粗秸稈,木質素能被反芻動物牛、羊等吸收利用,所以秸稈還可做飼料化利用。在飼料化利用方面,以小麥、玉米、花生秸稈及花生殼為主,玉米秸稈一般青貯,小麥秸稈和花生秸稈、花生殼粉碎作為飼料。如姜山、沽河街道等養殖業較為發達的鎮街,在夏秋收獲季節,許多養殖戶自發到其他鎮街收購、撿拾小麥、花生、玉米等秸稈,作為牛、羊的飼料。
據悉近年來,萊西市引入了一種利用小麥、玉米等作物的秸稈作為原料,利用沼氣池的厭氧消化作用生產沼氣的二相發酵技術,配合成套的供氣設施和用氣設備,將沼氣輸往用戶家中代替天然氣使用。這是其能源化利用的良好示范。
目前,萊西市有多家利用秸稈烘干壓縮致密,制成生物質燃料棒的加工企業。通過高溫秸稈致密工藝,將小麥、玉米秸稈、鋸末、柴草等農林廢棄物,通過加熱、機械加壓的方法,使其成為體積小、密度大、熱值高、質地堅實、結構緊密的固體成型燃料,產品銷售給冶金、化工等工業行業和作為民用取暖、燒烤的燃料。
除此之外,還可將秸稈進行基料化利用,主要用于食用菌栽培、育苗或無土栽培培養基等。
起步晚,后勁足
據調查,通過五大利用途徑,全市秸稈綜合利用量約194萬噸,占秸稈總量250萬噸的77.6% 。但在目前,萊西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還存在著市場化處于起步階段,市場機制不健全,利用較為零散的不足之處。
專家建議,要實現萊西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大發展,還必須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強化體系建設。加強秸稈收購經紀人隊伍培育,原則上每個村至少要培育1名秸稈收購經紀人。二是強化財政獎補。對秸稈能源化利用示范點的合作組織和單位、個人按相應的政策給予補貼。三是強化稅收優惠。對市場化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者給予稅收的減免或優惠。
本報見習記者 吳桂鳳 通訊員 孟范俊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