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鄧海建
6月12日晚,杭州某路口出現大面積擁堵,并持續到13日凌晨。目擊市民表示,擁堵原因疑似為兩名當地出租車司機“釣魚”向杭州運管部門舉報Uber專車司機。13日,優步杭州方面發表聲明:群眾圍觀聚集事件涉及多家平臺司機與車輛,涉優步司機為租賃公司專職司機,未與任何人沖突。(6月13日中國廣播網) 被釣魚的當然不只是優步司機,滴滴快的等專車司機都曾遭遇過類似的“禮遇”。地方運管部門也是姿態各異,有嚴懲不貸的,也有睜眼閉眼的。這樣的態度,其實也不奇怪。對于站在“互聯網+”風口上的專車,頂層設計似乎也左右搖擺。盡管交通部曾明確,“專車服務是創新”,但專車合法性問題始終被躲閃規避。誰都知道,打車軟件有效整合了社會資源、方便了市民出行,但資質與資格的制度門檻,在依法治國的語境下總有些刺眼。加之少數地方管理部門欲封殺而后快的決絕姿態,使得這種矛盾不斷升級。
在專車與傳統出租車的矛盾上,我們很容易陷入一個詭辯的邏輯:以專車的不完善、不成熟,佐證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合理性與正當性。但不得不說的是,就算優步等專車服務煙消云散,城市傳統出租車也早該刮骨療傷。中國出租車改革,已經無路可退。
出租車行業的兩大王牌,行政許可制度和總量控制制度,已成為出租車領域的原罪。對于市民來說,傳統出租車的病癥,也許在于三個層面:一是價格不便宜,定價也不找你商量;二是數量上玩“饑餓營銷”,高峰期打車就差焚香禱告;三是“獨家服務”滋長了不少霸道惡習,打車還要鍛煉脾氣。問題的背后,還是兩大敏感要素,“數量”與“價格”—— 而這兩大要素,直指陳腐的制度。專車的身份,不過在于改革的態度。全國層面的出租車行業改革早一天鏗鏘向前,地方上的劍拔弩張就能省一天。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