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底,“胡嶧陽傳說”被文化部列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如今已過半載,這一喜事帶給嶧陽故里老少的榮耀和喜悅仍舊沒有變淡。在胡嶧陽文化園仿古大門前,慶賀胡嶧陽傳說“晉級”國家級“非遺”項目的紅色長橫幅還掛在醒目位置。300年來,胡嶧陽傳說之于本地正如阿凡提之于中亞,或格林童話之于歐洲。胡嶧陽確有其人,青島人掛在嘴邊的“千難萬難,不離嶗山”這句話,就出自他之口。正如其后人所言,胡嶧陽名不登國史,述不刊當世,但其言談事跡和演繹出來的神話傳說在當地卻廣為流傳,其原因何在?為了揭開謎底,記者來到胡嶧陽故里,希望能讓這里的人們破破這個題。
儒也為儒 仙也為仙 城陽區嶧陽路與黑龍江中路交會處,矗立著一個高大的雕花牌坊,牌匾上寫著“嶧陽故里”,其下不遠處是胡嶧陽文化園。這里原來是洼里村胡嶧陽故居舊址,2010年流亭街道辦事處洼里和東流亭兩個社區居民建造了該文化園。“胡嶧陽傳說在這一帶已經流傳了300多年,”胡氏家族就第九代孫、胡嶧陽第九代孫胡惟毅說,“以前街坊鄰居茶余飯后坐在一起就講胡仙人的故事,我們都是聽著這些故事長大的。”
胡嶧陽,生于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歿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名良桐,字嶧陽,號云嶼處士,流亭人。他生在書香門第,承繼家學,勤于農桑,清乾隆時期《即墨縣志》描述他“生有異稟”。少年胡嶧陽天資聰慧,但是極為反感壓迫漢人的滿清朝廷。16歲去萊州府應童子試時,他遇到朝廷監場官吏要求解衣搜身,于是留下一句“視士子如盜賊,何以為國求賢才!”,然后便拂袖而去,立誓終生不仕。
“我能耕,田何有?我能讀,書在手,有書可讀堪白首……”這是胡嶧陽一首自賦詩,從中足見其嗜書如命。他生前常年置身嶗山慧炬院中研究古籍,對《易經》情有獨鐘,于是專心濂洛理學,著有《易象授蒙》、《易經證實》等易理著作。
當地流傳胡嶧陽精研《易經》后料事如神,常能預測洪水,為民消災,預測多有靈驗。后世為其雕鑿塑像,人們前來祭拜許愿,一旦愿望成真,就將其歸功于胡嶧陽在天庇佑。這類故事傳說越來越多,久而久之,胡嶧陽的神秘色彩變得濃厚起來,慢慢就成了百姓心中的仙靈,他還有胡仙人、胡神仙等稱呼。
預言一語成讖 “胡嶧陽傳說中有許多講他預測準確、會看風水的故事,他當時的預言故事到了近現代還被人演繹。”胡嶧陽文化園管理辦公室主任劉世潔說。劉世潔在1999年就開始到即墨、嶗山、膠州文史部門和胡氏大姓村子采訪搜集素材,其間遇到過很多離奇有趣的傳說。
明末,在如今劉家臺村這個地方住著一位富甲一方的劉姓財主。一日,胡嶧陽走到這里發現此處風水有“欠缺”,便對財主說最好遷出此地。“他說劉家臺村是個‘兵馬地’,以后恐怕會有兵災,難以長久安穩富足。”劉世潔說。財主很相信他的話,但是由于“船大難調頭”,為守家業終未能搬走,其后人也漸漸遺忘了這些話。沒想到胡嶧陽一語成讖,1939年,日本侵入青島后要在劉家臺村修建機場,強迫居民也就是財主后裔搬離此地,弄得百姓流離失所,此后該地又幾經劫難,一直未能安穩。與之相比,在“兵災”發生之前遷走的劉氏后裔則已家族興旺,于是就有人又聯想到胡嶧陽的預言,認為如果當年財主聽從了胡嶧陽的話,就不會讓后人有此劫難。
胡惟村是胡氏家族第19代孫,如今已經71歲,他也是搜集傳說的一員。他說,即使到了現在,關于胡嶧陽的各種傳說故事還在不斷產生。在東流亭、洼里等附近幾個社區,居民但凡遇到紅白喜事都要到胡公祠虔誠地許愿,因為大家都覺得胡嶧陽是他們的守護神,他的地位遠勝過其他各路神仙。
嶧陽古曲斷弦重續 “青松翠竹矮窗前,白絮飄來遮望眼……”在文化園內,嶧陽古曲樂團演奏了一段古曲《燕子歸》,一人輕唱,另有4人用笙、笛、二胡和大提琴來伴樂,曲調悠遠,韻味十足。劉世潔稱,這些古曲都是近兩年搜集整理并重新創作的。原來胡嶧陽精樂理,生前曾糅合古代譜曲、祀典音樂和民間音樂元素,創作形成了獨具韻致的音樂系列,后世稱“嶧陽古曲”。這些古曲一直由后人口耳相傳,直到近代因社會動蕩才開始失傳。“改革開放后社會發展太快,很多人脫離原來的生活環境,加上嶧陽古曲本來沒有曲譜,所以很多沒能傳承下來。”劉世潔說。
幾年前,他在搜集胡嶧陽傳說時聽說有一位80多歲的退休老教師會哼唱嶧陽古曲,他隨后拜訪了這位老人。原來這位老人曾師從一位名叫胡信昌的本地人,學會了嶧陽古曲。胡信昌國學功底深厚,且對西學也很有研究。1935年,胡信昌以校外生的身份上過當時洋人開辦的學堂,學會了譜曲和腳踏風琴,于是用曲譜記錄下了嶧陽古曲,然而可惜的是,曲譜在日后動蕩的年代里遺失。劉世潔介紹,在他們整理出古曲之前,除了這位老人還能憑記憶哼唱幾段,村中已經無人能唱了。2011年,他與劇團的一位團長找到老人記錄下曲調,并在此基礎上創作出 《梧桐秋月》、《燕子歸》、《漁姑謠》等曲子,300多年歷史的嶧陽古曲由此被重新發掘出來。如今,樂團已經在許多場合演奏過嶧陽古曲,累計能有四五百場。
嶧陽傳說進小學教材 流亭小學一間教室內,劉祥君老師正在給學生講解一首詩,這首詩摘自胡嶧陽的《竹廬家聒》。學生們坐得端端正正,每人課桌上都放著一本教材——《嶧陽文暉》。劉祥君說,這本教材是該校老師根據胡嶧陽著作 《柳溪碎語》、《胡嶧陽詩選》等編寫的,如今每個年級都配有一名老師專門為學生上 “胡嶧陽文化課”。“胡嶧陽很典型地代表了本地文化,我們通過他的故事可以打通文化脈絡,讓孩子們了解本地歷史,愛上傳統文化。”劉老師說。該校邵主任介紹,學生中就有胡嶧陽的后裔,他們能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自己祖先的逸聞軼事,都格外自豪,學習勁頭兒很大。
為了傳承這一文化遺產,人們還成立胡嶧陽研究會、青島嶧陽柳腔劇團,把胡嶧陽傳說結集成書并出版,整理嶧陽古曲等,這些努力讓胡嶧陽傳說變得生動起來。記者了解到,此前胡嶧陽傳說有兩個傳承人,分別是東流亭社區的胡孝華和洼里社區的胡保恩,不過由于項目剛被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傳承人還沒有確定。胡惟村告訴記者,他們目前正在忙著搜集新故事,編寫新書,新書要趕在六月初六廟會之前付印出版。
記者手記 “千難萬難,不離嶗山”,當年胡嶧陽游遍嶗山后如是說。這句話被世代銘記,儼然成為本地的一句文化代言。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遇到了不少在文化園義務工作的七八十歲的老人。這些老人多是胡氏家族的后裔,雖然年邁卻仍精神矍鑠,每當向人介紹起胡嶧陽傳說時都會兩眼放光。老人帶著記者來到流亭小學,學生們見了老人都會喊一聲“爺爺”,每當此時老人都很開心。孩子們經常被組織到文化園學習,因此認識了這里的老人們。祖孫傳承給這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增添了希望,祖孫融洽則是老人們甘愿做義務工作的動力源泉吧。
撰稿 記者 胡明山 攝影 記者 于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