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陪伴比禮物更重要 八成孩子過六一希望父母陪

2015-05-28 06:37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六一兒童節馬上就要到了,孩子們最想要什么樣的節日禮物?您會陪孩子過節嗎?近日,本報在島城多所小學開展“兒童節,你快樂嗎”隨機調查,共發出12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卷100份。本次調查共10個題目,涉及到孩子們的平日狀態、對節日的感覺、過節的方式、節日快樂感評價等。結果顯示,8成孩子表示有“節日快樂感”,2成孩子表示“無快樂感”,“過多的家庭作業”是影響快樂感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8成孩子希望兒童節有父母陪伴。

  學校活動熱衷度有限

  調查顯示,94% 的孩子對六一兒童節表示“期待”,其中:29% 表示“強烈期待”、65%表示“期待每天都快樂不只是兒童節”。只有6%的孩子表示“無所謂”,沒有孩子對兒童節表示“不期待”、“厭惡”。對于兒童節最想過的方式,選擇“和伙伴一起玩”的孩子比例最高占44% ,其他依次是“參加學校活動”、“一個人做自己想做的事”等。

  記者調查發現,兒童節前后不少孩子被各種活動所累。“我這一周要準備三個活動,一個是學校里的演講活動,一個是區里組織的匯演,還有一個是輔導班組織的舞蹈匯演。大約從周五就開始忙,一直忙到下周一,只有周日下午會有自己的時間。”市北區上三年級的露露(化名)告訴記者,她其實更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過,時間都被學校和家長安排好了。

  青島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青島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梅告訴記者,其實兒童節沒有固定的慶祝方式,傳統的展演活動往往是形式大于內容,但隨著社會意識的改變,現在過節方式也已多元化了,比如說,讓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過節方式之一,而且多元化的過節方式帶給孩子的好處更多。鍛煉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尤為重要,這樣才能提升孩子以后適應環境的能力及陽光健康的心態。

  八成孩子望父母陪伴

  你希望兒童節爸爸媽媽陪你過嗎?調查顯示,76%的孩子表示“強烈希望”,20%的孩子表示“無所謂”,4%的孩子表示“不希望”。對兒童節最希望收到的禮物,24%的孩子表示想要“文具、書籍或者影碟”,19%的孩子表示“可以不要禮物,期待每天的作業和課外輔導班少些”。

  “我爸爸工作太忙了,平時都是媽媽陪我,兒童節我最希望爸爸媽媽一起陪我過節。”調查中,家住寧國路的遙遙告訴記者她兒童節的心愿。但像遙遙這樣的心愿對不少職場中的“爸媽”很難做到,尤其是男性。記者隨機采訪了多名小學生家長,有家長表示6月1日當天晚上有應酬,不能保證下班后按時回家陪孩子。

  青島成長家庭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咨詢師王茹表示,從本次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孩子們更需要精神的滿足,父母的陪伴就是最重要的一種方式。現在有一些情況是,有些父母因為工作壓力大抽不出陪伴的時間,還有些父母特別是父親為了減少家庭責任而主動逃避,這都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功課多影響快樂感

  調查顯示,81% 的孩子表示“兒童節有快樂感”,19%的孩子表示“一般”、“沒快樂感”,沒有孩子選擇“厭惡過六一”。是什么原因阻礙了節日的快樂感,“過多的家庭作業”、“節日過后仍要面對無休止的考試”、“不能做想做的事”、“不能和好朋友一起玩”排在前列。

  調查中,家住福州路的一名四年級孩子告訴記者,她不喜歡兒童節和媽媽一起過,因為媽媽天天讓她寫作業上輔導班。兩天周末有一天半的時間在上輔導班,她共有數學、英語、舞蹈、鋼琴四個班,一天下來挺累的。

  青島理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劉啟輝表示,現在社會有競爭的壓力,父母希望孩子獲得更強的社會競爭力,認為孩子學了特長總比沒學強。不過,有的家長在給孩子報班前沒有做好與孩子的溝通,有的帶上強加的意味,孩子因為不喜歡表現出消極抵抗。父母想讓孩子學東西可以注意方式方法,通過引導刺激孩子學習的主動愿望,這是最理想的。

  想通過好成績獲認可

  調查還涉及到孩子們日常心理狀態。讓你感到最開心的事是什么?選擇最多的是“考試取得好成績”,占比57% 。讓你感到最不開心的事是什么?28% 的孩子會因為“被老師家長批評”不開心,還有17% 的孩子因為“被人誤解”、16% 的孩子因為“作業和補習班太多”、12%的孩子因為“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而感到不開心。

  家長王凱告訴記者,他的孩子今年上四年級,孩子成績考好了他就滿足孩子一個愿望,考不好愿望就會被推遲,孩子為了實現愿望學習起來也挺有勁兒。

  王國梅表示,孩子有一種被認可被承認被關注的天性,很多家庭非常看重孩子的成績,在孩子的心里,也存在只有考試成績好,才能換得父母的愛,為了不失去這種愛,只能好好學習不然就會感到不安。“我們不能把評價和肯定孩子的方式過多地集中在一種取向上,這會把孩子教育得非常功利,難以獲得健全的人格。”王國梅認為,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多元化的評價孩子,才會讓孩子全面發展,以后有自信和勇氣面對未來的人生。

  讓孩子做回孩子

  “從一個月前,孩子就嚷嚷著什么時候過兒童節,我很奇怪今年孩子怎么這么期待?”從事心理教育的劉啟輝近期和上三年級的孩子交流發現,原來今年孩子所在學校要過一個“大大”的兒童節,節日要狂歡一周,怪不得孩子這么期待。

  劉啟輝告訴記者,不管兒童節設置的本意是什么,但給孩子們快樂是兒童節不變的主題,一直以來社會經常是以成人的視角去給孩子們過兒童節,把孩子當成“小大人”,忽視了孩子們本來的心智水平。讓孩子回歸孩子,在教育孩子時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才是六一節傳遞給人們的現代理念,“如果每位家長都能理解這種理念,那么對孩子而言每天都是兒童節。”記者 張同順 實習生 徐燕子  王玉珠  劉梅香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陪伴 禮物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