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日軍轟炸下的上海。(資料圖片)
“槍掩吳淞月,炮掀黃浦波,揚我民族英威,掃蕩敵人侵略的罪惡!”年過八旬的貴州老人黃崗依然記得《淞滬戰歌》的歌詞。
這首由著名教育家羅家倫作詞、黃崗父親黃覺非作曲的《淞滬戰歌》在抗日戰爭時期曾在貴州籍士兵中流傳甚廣,歌中描繪了75年前國民革命軍第102師從貴州馳援上海,并在吳淞口與日本侵略者大戰的血淚歷史。淞滬會戰紀念館工作人員至今仍記得,在淞滬會戰75周年之際,抗戰老兵及其后代唱響這首《淞滬戰歌》時的震撼場景,“一些老兵甚至他們的后代唱得泣不成聲。”在激昂的旋律中,仿佛所有人都回到了1937年那場慘烈戰爭的現場。
駐滬日軍挑起事端 黑夜籠罩下的上海虹橋機場,一輛彈痕累累的轎車停在機場入口,兩名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士兵橫窩在地上,幾步之遙的地方躺著第三具尸體,身著中國軍服。
這是發生在1937年8月9日晚的一起不尋常的槍戰。
根據事后調查顯示,當晚穿著便衣的日軍大山勇夫驅車闖越機場封鎖線,被中國的保安隊擊斃,這立刻成為中日雙方在上海最為嚴重的交涉事件。這起事件,成為淞滬會戰最直接的導火索,中國軍隊決定先發制敵打擊日軍囂張氣焰。
在著名歷史學家楊天石看來,淞滬之戰爆發,意味著中國在華北之外又開辟了第二戰場,名副其實地進入“全面抗戰”,淞滬戰場很快就成了中國對日作戰的主戰場。
會戰初期,中國方面以優勢兵力進攻日軍在滬各據點,雙方在上海虹口、楊樹浦等處進行巷戰。
8月15日至18日之間,中國軍隊進展至閘北、虹口、楊樹浦之線。20日夜,推進至匯山碼頭,將日軍壓迫至黃埔江左岸狹隘地區,同時包圍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等據點。
但是,日軍在上海的據點大都以鋼筋、水泥建成,異常堅固。
8月19日,第36步兵師的兩個團受命向南殺向黃浦江,在到達與黃浦江平行的最后一條大街時,一扇巨大的鋼閘門扼住了入口,日軍在這里筑起了一座城堡,中國軍隊的武器無一能破壞它,甚至150毫米口徑的榴彈炮也不行。
此時擔任左翼軍總司令的張治中向蔣介石報告:“本日我炮兵射擊甚為進步,命中頗佳,但因目標堅固,未得預期成果。如對日司令部一帶各目標命中甚多,因無燒夷彈,終不能毀壞。”
淞滬會戰紀念館館長唐磊說,滬戰的戰略指揮現在來看是得當的,但準備不足,精銳武器裝備未到位,部隊來自全國,國力不強等等是失利的主要原因。 唐磊還提到,兵員參差不齊也是失利的一個原因。新士兵沒有經驗,在戰斗最初關鍵的日子里,缺乏經驗使中國軍隊付出了慘重代價。
98師某旅旅長方靖注意到一個細節,他的士兵構筑的防御工事經常不合格,無法抵擋日軍鋪天蓋地的炮火。
“他們構筑的陣地太脆弱,敵人150毫米的榴彈炮打過來,人和物資都埋在了防御工事里。”
教導總隊是一支以當時德國輕型步兵師為參照組建的部隊,胡國兵是該隊的一名尉官,據他回憶,當他所在的團行軍穿過一片成熟的稻田時,卻仍然像在操場上訓練一樣,排列整齊,步伐輕快。盤旋在空中的日本空軍很快發現了他們,投下一枚炮彈,“年輕的中尉只剩下面目全非的碎片,一位班長被撕成兩半,兩位士兵沒了大腿。”
有了這次血淋淋的教訓后,團長才下令,各排散開,各自趕往目的地。
“戰場像一口大火爐”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抗戰作家方軍曾訪問過十幾位參加淞滬會戰的老兵,他印象中,對于這場戰爭,幾乎每個親身經歷過的人都會不自覺地用慘烈來形容。
湖北籍老兵張啟元所在的98師,在僅僅18天的作戰中,傷亡就達4960人,幾乎占全師兵力的62%,其中陣亡的營級以下軍官就達約200人。
張啟元回憶,在堅守蘊藻浜的戰役中,日軍用密密麻麻的飛機、海上的大炮,猛烈地轟炸我軍陣地,他曾被敵人的炮彈活埋在戰壕里,等他用力掀開偽裝物和泥土,站起來一看,戰友們東倒西歪地散了一地,都為國盡忠了。
緊接著,敵人的一發炮彈就炸傷了張啟元的左大腿。
“炸了個洞,血流不止。連長給我用白布捆扎,催我離開。”張啟元回憶。
說話間,又一發炮彈又炸傷了他的左胳肢窩。
“當我離開時,看到連長拿著身上僅有的幾個手榴彈和一把手槍,返回陣地,與敵人廝殺,終因寡不敵眾,為國捐軀了。”淞滬會戰紀念館的一位工作人員印象中,張啟元在回憶這段往事幾乎一直哽咽。
剛離開陣地張啟元就看到,不遠處的敵人機槍猛烈地掃射我軍的重傷官兵,失去反抗力的傷員們一個一個地倒在田野里。
“敵機還在空中掃射,掩護敵步兵攻擊,切斷我增援部隊。可我團沒有任何部隊支援,全團官兵死守蘊藻浜,被敵海上大炮和空中飛機掃射轟炸,慘不忍睹。而且我軍也沒有還擊的武器,只有靠官兵的血肉頑強地拼到底。”張啟元回憶。
在淞滬會戰中,幾乎每一場和日軍的遭遇戰都是像堅守蘊藻浜這樣的戰役。
11月11日,日軍進至蘇州河岸,中國軍隊奉令撤出陣地,淞滬會戰結束。
雖然最終失敗,但中國以全部軍隊60% 損耗的代價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拉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
對于這場戰爭,在開戰第3天就被任命為淞滬戰區司令長官的馮玉祥多年以后回憶,“淞滬戰場就像一口大火爐一樣,我們一天一個師往里丟,能活著回來的還不及一個團。”
據統計,中方有約8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宣布死傷4萬余人,中國軍隊死傷30萬人。
“華軍作戰奮勇空前” 實際上,隨著日本援軍不斷登陸,從9月12日開始,傷亡巨大的中國軍隊逐漸采取守勢。“蔣介石總是寄希望于英美等國制裁日本、調停中日戰爭,一再等待蘇聯對日開戰,又期待西方大國和九國公約簽字國干預中日之戰。”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顧問、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余子道說。
10月26日,日軍攻陷大場、江灣、閘北、廟行地區,背腹受敵的中國軍隊開始撤退,蔣介石希望留下一支部隊,以彰顯中國的抵抗決心,以爭取外國支持。
當晚,88師524團中校團副謝晉元接到命令,率該團第1營留守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位于蘇州河北岸新垃圾橋(現西藏路橋)西面,是一座六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筑,其東面、南面便是英美租界,倉庫墻厚樓高,易守難攻。
對于四行倉庫戰斗的慘烈,營長楊瑞符曾在《孤軍奮斗四日記》中記錄:“日軍用探照燈照亮西藏路,以猛烈的機關槍封鎖路口。十時許,敵火力更猛了,以平射炮及重迫擊炮向四行倉庫猛轟,最激烈時,每秒鐘發炮一響……”
謝晉元在日記中寫道,“全體壯士早已立下遺囑,誓與四行最后陣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義,但求死得其所!”
這支部隊孤軍抗擊日軍的壯舉在當時立刻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尊敬。
在蘇州河南岸公共租界大樓上觀戰的群眾,每當壯士們擊斃一名日軍,無不拍手稱快,揮動著帽子、手巾向他們歡呼致意,周圍的群眾還把日軍集結地點、行動情況用黑板寫字報告給孤軍。
“上海民眾通過上海商會等提供了不少生活用品,但更多的是精神鼓勵。”唐磊介紹。
28日午夜,女童子軍楊慧敏把一面國旗裹在身上,冒著生命危險,沖過火線,獻給八百壯士。
第二天凌晨,八百壯士在敬禮的號音中,將這面國旗高高升起在四行倉庫大樓頂上。看到冉冉升起的國旗,隔河觀戰的群眾歡聲雷動,在場的外籍人士也無不為之動容。
英文《大美晚報》發表社論說:“吾人目睹閘北華軍之英勇抗戰精神,于吾人腦海中永留深刻之印象,華軍作戰之奮勇空前未有,足永垂青史。”
2007年8月13日,在淞滬會戰爆發70年后,93歲的老兵楊養正、92歲的老兵郭興發和90歲的老兵王文川作為四行倉庫保衛戰最后的三位幸存者,第一次回到自己曾經戰斗過的四行倉庫。
方軍曾經見證了這次會面,當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兩位老戰友郭興發、王文川時隔70年再次見面時,兩人雙手緊握,半日無語,唯有千行淚!
方軍形容,“令目睹者百感交集,令旁觀者為之動容!”
如今,三位老兵已經逝去,他們曾經戰斗過的四行倉庫正在改擴建,預計8月13日前開放,改建完畢后的四行倉庫,將會用藝術的手法復原每一位“壯士”的原貌,并用一堵“血戰墻”再現當年的激戰場景。
文/記者 李楠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