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馮海寧
《經濟觀察報》4月11日刊文稱,一場涉及200萬在職和非在職人員的內部管理運營體制改革在中石化整個集團推進,如今中石化絕大部分職工已無心工作。對此,中石化辟謠稱:國企要深化改革、轉型發展,一些能耗高效益差的老裝置要停產,少數員工肯定要進行培訓轉崗。中石化一直秉承“不因改革讓一位員工沒有出路”理念,絕不會像外企一樣直接裁員,而是對離崗人員妥善安置。 多年來在很多人眼里,像中石化這樣的壟斷巨頭,員工端的是“鐵飯碗”,領的是高工資,拿的是高福利。然而如今,在中石化面臨經營壓力的情況下,今年有的分公司正式職工的工資下降四成之多,不僅如此,中石化很多職工目前還面臨離崗、分流的問題。
中石化身上存在的“國企病”,其實很多大國企都有。這種病的典型特征之一,是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包袱沉重,導致企業效率低、成本高,進而影響企業業績。因而,中石化此次主動“瘦身”,值得肯定。既然中石化是國企,肩負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任,就不能變成“養人”單位。
中石化此次“瘦身”既不像外企一樣直接裁員,也不像2001年至2004年那次“瘦身”一樣采取“買斷工齡”的方式,而是采取了更負責任、更合理的方式,比如通過內部競爭上崗、單位外部上崗、提前退休、內部退養等方式妥善安置離崗員工。
妥善安置員工充分體現出一家央企的責任擔當。這種方式,既沒有把多余正式員工簡單裁減推向社會,也能減少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矛盾沖突,還能幫助中石化減員增效,可謂一舉多得。筆者以為,以這種妥善安置方式進行“瘦身”應成為國企共識,因為很多國企與中石化問題相似,存在“養人”問題。不過,“瘦身”不能只是“瘦人”,還要“瘦成本”,即減少不合理支出。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