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萊西農村電影放映員:38年進村放電影2.6萬場

2015-04-12 06:53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李成江和他現在使用的新放映機。



  今年58歲的李成江是萊西市夏格莊鎮的一名農村電影放映員。從當上電影放映員的那一天起,他就和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迄今已有38個年頭。在這38年間,他帶著放映機跑遍了夏格莊鎮大大小小54個村莊,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炎熱酷暑,為了讓村民盡可能多地享受精神文化生活,他從不停歇,至今已放映了2.6萬余場電影。在特殊年代里,有的村拖欠放映費,他自掏腰包墊付,至今欠費單據還有一沓。

  足跡遍及54個村莊

  李成江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樸實。他個子不高,穿著普通的衣服,腳上穿一雙運動鞋,走路很快。“以前夜里趕場給村民放電影,練出來了,慢不下來。”李成江笑著說。

  1977年,20歲的李成江被推薦當上了夏格莊鎮的見習電影放映員,從此就一直撲在這個工作上,到現在都干不夠。“我是真心實意想要學習,后來就被推薦到萊西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通過努力,反復實踐摸索,很快成了行業里的行家。”李成江說,就這樣,時代變遷,陪伴他的放映機從老式放映機變成數字放映機,但他依舊對這個行業一腔熱情。

  38年來,李成江奔走在夏格莊鎮的54個村莊,從未間斷過。盡管后來電視機的普及讓這個工作很難維持生計,他也沒有放棄過。后來,李成江愛崗敬業的精神得到上級肯定,他被聘為夏格莊鎮電影放映站站長。

  雨中護機器寧愿挨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精神文化生活匱乏,人們能看上一場電影,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因此,每到一個地方放映,老百姓都奔走相告,早早就趕到放映點占位子。“那個時候我一晚上要趕三四個村子,我們干這行的經常熬夜工作,往往放映完了收拾東西回家,睡兩三個小時,雞就叫了……”李成江說,累的時候真的想趴在機器上就睡覺,但往往只能打個瞌睡,等到放映完了就要趕場,不能耽誤事兒,“看到村民盼著我去,打心里覺得驕傲。”

  露天放映很受天氣的影響,李成江也習慣了風里來雨里去的放映生活。放映過程中,遇上雨雪天,他總是竭盡全力保護好影機和影片。“有的時候忽然下一陣雨,我就趕緊保護機器,根本就顧不上自己,就怕機器淋壞了。”他說,所以很多時候他都被淋成“落湯雞”。

  不光是風雨天,夏天炎熱酷暑,冬天寒冷難耐,可以說是最不好過的時候了。李成江說,夏天的時候不光是熱,主要是蚊子太多,經常是腿上被咬一堆包,一撓撓破了,滿腿都是傷。以前冬天沒有軍大衣,穿著自己做的棉衣棉褲不耐寒,經常整個人都凍僵了。

    自掏腰包墊付費用

  記者了解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除了公益電影、扶貧電影、慰問電影之外,其他類型的電影到哪個村莊放映,費用都由各村從村集體款中支付,個別年份由于年景不好等因素,村里收不上款,拖欠放映費的現象時有發生。“即使這樣,我也不能不給放映,經常自掏腰包墊付放映的片租費。”李成江說。

  “家人知道這個事情嗎?有沒有抱怨過?”每當記者這樣詢問,李成江總是不好意思地笑笑。“家里人肯定有意見,說我放映電影還賠錢,圖個啥?”李成江說,他就是圖能讓鄉親們看上一場難忘的電影,“這些年的老賬都在家里存著,欠著放映費的單據在家里還有厚厚一沓,根本就沒想要賬的事情,就是留個紀念。”

  老式幻燈機成傳家寶

  在李成江的家中,記者看到有一臺老式的鏡頭幻燈機,還有一臺數字電影放映機。李成江很快擺弄好幻燈機,將字投射到白墻上。“這里還有個手動的可以調節焦距,讓字體變大變小。”李成江說,他這個老式的幻燈機已經很少有人有了,“這個可是我的‘傳家寶’,以后要一直保留下去。”

  “今晚放映《長征》上下集”、“祝廣大的少年兒童‘六一’節健康快樂”……記者隨手拿著幾個玻璃板看了看,上面手寫著一些字。“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比如說,我去學校放映的時候,就寫上某個小孩的名字,鼓勵孩子聽父母和老師的話,那些孩子都很喜歡的。”李成江說,他經常找一些玻璃刻上字,用一點小心思鼓勵孩子們,玻璃板至今都保留著。

  除了這些,李成江還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他保存的一摞榮譽證書。記者了解到,李成江先后18次獲省文化廳、市縣文化局、電影公司授予的“優秀電影放映員”稱號。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在全國科普影片匯演中,由于成績突出,他還被文化部、廣電總局聯合授予“全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放科普電影傳授技術

  李成江可不是一個普通的電影放映員。采訪中,萊西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經理綦世強告訴記者,李成江還通過放映科普電影改變了村里的種植技術,讓家鄉農民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當時改革開放,但是我們這里生產方式落后,存在種植難題。”李成江說,他找到一些科普影片放映,沒想到反響特別好,尤其是地膜覆蓋技術的推廣,讓很多家鄉農民嘗到了甜頭。后來他繼續了解農民需求,讓影片宣傳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李成江結合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及時放映傳授生豬養殖技術的專題片和黃瓜、辣椒、葡萄等種植作物的專題片,很多村民受到啟發,大膽嘗試,發家致富。

  從沒有想過改行

  自從島城2009年實施“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以來,按照“市場運作、企業經營、政府購買、群眾受惠”的原則,政府出資為每個行政村每個月放映一場電影。李成江也成為一個公益電影放映員。

  “別看我現在年紀大了,但是很多人還是叫我‘小李’,到了村里很多人都認識我。”李成江說,在1996年到2002年間,很多電影放映員都改行了,因為收入太低,有的還賠錢,但他一直堅持下來,“就是喜歡這一行啊,要是哪天不讓我放映電影了,我會睡不著的。”

  李成江說,放映電影的過程中他學到很多,也間接幫助了很多人。“1996年到1998年之間,我在鎮上放映《背起爸爸上學》和《一個獨生女的故事》,很多學生看完之后下決心克服困難向主人公學習,有個叫褚明華的初中生,對電影中主人公的遭遇感同身受,克服家庭困難,4年后考上清華大學。”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電影的教育意義也在于此。38年來,李成江累計放映2.6萬余場電影,今后這個數字還將不斷增加。李成江說,他愿意將自己畢生精力奉獻給農村電影放映事業。 文/本報記者 郝園園 圖/本報記者 李雋輝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電影 放映員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