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商戶老居民的累與盼上圖:2004年7月,劈柴院里的生活。(本報記者 何毅 攝) 下圖:抗戰(zhàn)勝利后美國海軍逛劈柴院。(來自“老青島人家”)
柳已青
清明小長假,標志著青島旅游旺季的來臨。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到中山路附近的劈柴院游玩,幽深的院落,涌動著春潮與人潮。劈柴院是怎樣得名?哪些著名的藝人來此演出?劈柴院的繁盛和中山路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不妨跟隨記者一起穿越,溯流而上,細數(shù)它的前世今生。
劈柴院的形成與中山路的建設(shè)密切相關(guān)。德國侵占青島后,于1902年修建了后來被稱為劈柴院的江寧路。江寧路上積淀著百年的光陰,然而,百年過去了,這條路的走向沒有發(fā)生變化,呈“人”字形,東端連著中山路,北邊連著北京路,西邊通河北路。上個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江寧路成了步行街。江寧路有二十幾個大院,整條街都是商業(yè)、餐飲、娛樂集中的地方,人氣很旺,是老青島人當時逛街里的集中去處。
至于劈柴院這名字的來歷,有人說,這里原先是個“劈柴市”,這里曾是在大鮑島集市賣劈柴的聚集地,所謂的“劈柴”不是指燒火的柴,而是指木材。這種說法,和中山路以北的大窯溝遙相呼應(yīng)。
劈柴院對青島人來說,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所在,它承載著青島老百姓文化娛樂的記憶碎片,傳遞出樸素而悠遠的情感。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劈柴院的一個主要功能是娛樂,相聲、魔術(shù)、京劇、茂腔,各種演出都有。著名相聲演員馬三立曾在劈柴院“撂地”演出過。
對于當時的青島人來說,最大的享受是在劈柴院觀看王傻子的演出。王傻子是藝名,原名王鼎臣,1931年由北京經(jīng)天津帶班來青島,流動于各個茶社中。王傻子本人是魔術(shù)藝人,以中國傳統(tǒng)戲法著名,名揚島城。如今,人們在劈柴院江寧會館看戲聽曲,這是劈柴院歷史傳統(tǒng)的延續(xù)。遙想當年,看王傻子的戲法,聽馬三立的相聲,看膾炙人口的地方戲和京劇,然后,在劈柴院吃美味的小吃“壇子肉”,真是流連忘返。論小吃,這里的爐包、餛飩、甜沫和豆腐腦最為有名,也最搶手。
劈柴院相當于北京的天橋,是藝人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演出勝地,也是青島草根文化的代表。所以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劈柴院的演出與美食,經(jīng)久不衰。
中山路南段成為青島金融、娛樂和購物的中心,咖啡館,酒吧,西式面包房,電影院,一應(yīng)俱全,這里是西方的生活方式;而劈柴院里是原汁原味的市井人生,娛樂方式是中國傳統(tǒng)。中山路一南一北,一洋一中,劈柴院好比一面鏡子,映射出豐富的歷史畫面。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盛極一時的劈柴院漸漸清冷。自從城市發(fā)展東移之后,中山路商圈人氣減少。
1999年,記者走進劈柴院時,已經(jīng)明顯地感受到人氣減少。記者曾在中山路環(huán)球買過文具,也在中山路通向劈柴院的陰暗門洞印過名片。門洞里有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先生,修理手表。印象中,這里還有一個書報攤。每一次總感冷清。
隨著城市的改造和快速路的建設(shè),像波螺油子、海關(guān)后、西鎮(zhèn)向陽院等老地名,已經(jīng)名存實亡。而正是這些帶有青島特色和個性的地名和建筑,反映了青島歷史的風(fēng)貌延續(xù)。如何保護老城區(qū)、保護老建筑?如何安放青島人的記憶?如何留住城市之根?的確是城市建設(shè)和發(fā)展中一個復(fù)雜的命題。好在劈柴院在2009年重生,曲藝和美食,給游人帶來雙重的享受。劈柴院對于青島人來說,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它帶給我們的,正如一出大戲,悲歡離合,興衰更迭,光影交織,難以說清。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