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盤鼓賀元宵央視上"露"把臉 已有400余年歷史

2015-03-10 13:49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在流亭街道第二十二屆民間藝術節上,洼里盤鼓精彩上演。



  3月5日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流亭街道第二十二屆民間藝術節在城陽白沙河畔的嶧陽故里歡喜賀元宵,現場集打擊樂器、舞蹈表演、武術動作、彩旗錦衣為一體的民間鼓樂舞蹈表演形式——洼里盤鼓再受關注,吸引了千余名市民駐足觀看,當天表演的節目《鼓動奇跡》還在中央電視臺上“露臉”。據了解,始于明萬歷年間的洼里盤鼓有400余年歷史,早在2009年,這一傳統的藝術形式就已經被列入城陽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藝術節上盤鼓賀元宵

  歡騰的鑼鼓敲起來,喜慶的秧歌扭起來。3月5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嶧陽文化園前的嶧陽路上,以“春風和韻  幸福流亭”為主題的流亭街道第二十二屆民間藝術節分三個場地進行,其中由43人組成的洼里盤鼓《鼓動奇跡》熱鬧開場,“腰鼓在我們街道的名聲可是響當當,在城陽乃至市里也是出了名的。”64歲的流亭街道居民王玉蘭在人群中翹腳看著表演,不時伸出大拇指,現場千余名觀眾也看得有滋有味。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盤鼓按“鼓二镲一”的比例組合,鼓面直徑50厘米左右,呈棋子形,演奏時掛在腰前,只見身穿紅色服裝的鼓手有的擊鼓面、擊鼓面邊緣,有的擊鼓框、雙槌互擊。其中身穿黃色服裝的指揮者,手持繡有龍鳳圖案的三角形旗幟,掌控整個鼓隊的起、止、強、弱和速度,再配以大镲,整體響聲震天,氣勢宏大,遠聽似驚雷,近聽如萬炮齊轟,加之鼓點繁復多變,節奏強烈,表演粗獷豪放,具有一種近于原始、粗獷的藝術風格。

  據洼里盤鼓傳承人之一的胡文榮介紹,洼里盤鼓是一種集打擊樂器、舞蹈表演、武術動作、彩旗錦衣為一體的民間鼓樂舞蹈表演形式,以洼里社區為中心,演奏于城陽區、嶗山區、市南區、市北區、即墨市和萊西市,在山東半島有較大影響。他們也特意在藝術節上奉獻精彩節目,同現場的千余名市民共賀元宵。3月5日18時25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也對演出現場給予了一分多鐘的關注。

  始于明萬歷興于清初

  2009年,洼里盤鼓被列入城陽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參與了洼里盤鼓非遺申報的文史專家劉世潔告訴記者,洼里盤鼓從明代萬歷年間就已經出現,迄今已有400余年的歷史。

  “當時,流亭的胡文翠在中原汝寧府西平縣任典史,經常觀賞流行于河南汝寧、開封、武陟一帶的‘迓鼓’,‘迓鼓’原為迎接軍隊凱旋的節目,便搜集‘迓鼓’資料,記錄演練程式和曲譜,回鄉后組織鄉民依譜演練。胡文翠還根據‘迓鼓’已不限于迎接軍隊凱旋而主要用于節慶活動的情況,便以含有歡樂意義的‘盤’字為鼓名,將‘迓鼓’改為‘盤鼓’。”劉世潔說,這也是為什么洼里盤鼓具有河南鄉土氣息。

  清初,理學家胡嶧陽、古琴演奏家孫篤先、嶗山百福庵道長蔣清山共同推敲,與嶗山道樂外山派的應風樂相涵納,使技藝日臻成熟。之后,遇有慶典、祭祀、節日活動,盤鼓均作為主要演出項目參與表演。1935年,流亭胡海云出資在洼里興辦胡氏子弟小學,在小學音樂課上傳授盤鼓,并將盤鼓表演定名為“洼里盤鼓”,后來,洼里盤鼓逐漸沒落,原始的表演程式只有零星傳承。

  整理曲譜成立盤鼓隊

  1996年,時任流亭洼里村負責人、洼里盤鼓第九代傳承人的胡保恩聘請音樂專家來村對“洼里盤鼓”鼓譜和表演套路進行挖掘整理,整理后的洼里盤鼓分列五個樂章,由62人組成,40面鼓,20副镲,后來還組織到河南開封觀摩學習。胡保恩表示,洼里盤鼓的演奏屬齊奏方式,鼓譜屬“套曲結構”,突出特點是齊奏形式,所用的大扁鼓屬低音鼓,镲為大镲。洼里盤鼓第十代傳承人胡孝澤告訴記者,洼里盤鼓以器樂演奏為主體,配以舞蹈動作,在聽覺上、視覺上震撼人心,具有音樂和舞蹈價值。

  近年來,洼里盤鼓開始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成立由60余人組成的盤鼓隊,指揮1人,持镲20人,擊鼓40人組成團隊。如今,隨著演出套路更加完整和規范,傳承人隊伍增至近百人,業余演出人員也達到幾百人,影響廣泛。

  文/圖 記者 張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盤鼓 央視 城陽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