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平度一教師收藏1800多件鋦器 想辦博物館(圖)

2015-03-08 07:01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鋦補過的茶壺。



  

代德壽收藏的成套的鋦補工具等。



  小資料

  “鋦”這個字在《漢語大詞典》釋義為用銅或鐵打成的扁平的兩腳釘,用來連合破裂的器物。根據史料顯示,在唐代就有以釘鉸為業者,即鋦盆碗的,《清明上河圖》中也有宋代鋦藝人的形象,而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還記載了金剛石可以鉆玉補瓷。至于鋦補最早出現在什么時候,目前說法不一尚無確切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項民間手藝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

  千年前祖先創造發明的鋦補技術,如今已漸漸從我們的視野里消失,那些被鋦補過的碗、盤、壺、玉鐲等器具,在平度55歲的教師代德壽眼里可都是寶貝。自從25年前迷上了收藏鋦器,代德壽如今已收藏了1800多件不同時期的鋦器,還四處尋訪鋦藝人整理資料,想建立一個鋦文化遺存博物館,讓鋦藝這門老手藝得到傳承和弘揚。

  中學教師愛收藏鋦器

  在平度市民代德壽家里記者看到,他收藏的鋦補過的器具整齊擺在樓下的一間車庫里,面積有二十幾個平方米,“每天都下來看看,挨個抱起來端詳端詳,擦擦灰……感覺內心很知足。”代先生告訴記者,他收藏的鋦補過的物件主要分為三大類,包括玉器、瓷器和陶器,細分有玉鐲子、瓷碗、瓷盤、瓷枕、嫁妝瓶、帽筒、馬燈等近百個品種。記者了解到,這些收藏的帶銅鐵鋦釘的器具,最早的可追溯到明清朝代。

  今年55歲的代德壽在平度一所中學任教,從1985年開始收集這些鋦補過的器具,至今已收藏了1800多件,還有十幾套鋦補匠人的挑擔及部分鋦補工具。“受條件限制,我把這些鋦補過的器具分別存放在了三個地方。”說起為何會對鋦補的器具感興趣,代德壽說這緣起于他的爺爺和父親,“我的爺爺和父親都會鋦補這門手藝,但并不以此為生,最近這些年隨著生活越來越好,我看到鋦補的器具就會想起他們,感覺很有紀念意義。”

  四處尋訪鋦補技術

  除了對先人的懷念,代德壽認為,這些鋦補過的器具上,那銹跡斑斑的鋦釘已經凝聚成了一種文化符號,記載了人們生活水平的變遷。鋦補技術同樣也是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老手藝,讓殘破陶瓷器具恢復了使用和觀賞價值,“這些器物承載著過去老百姓家庭生活中碰碰磕磕和鋦藝人為養家糊口、走南闖北、敲敲打打的故事,訴說著過去物力維艱、生活緊巴的歷史,同樣也浸透著中華民族勤儉節約、惜物惜福的傳統美德。”代德壽說,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家里出現破碎的器具時,大家往往一句“碎碎(歲歲)平安”后便扔棄,鋦藝人因此也越來越少見。

  除了收藏,代德壽還利用閑暇時間四處尋訪健在的鋦藝人,潛心向鋦藝人學習鋦補技術、收集鋦補故事,整理并保存了大量的文字、圖像以及音頻資料。“會鋦補這門手藝的老藝人大多年歲很高了,再不抓緊搜集資料的話,我擔心會沒有機會了。這些年我先后去過煙臺、威海、濰坊、濱州、濟南等地,尋訪健在的老鋦藝人和已故鋦藝人的后代70多人。”提及今后的打算,代德壽說想借助歷史資料以及自己收藏的實物,建立一個鋦文化遺存博物館,讓年輕人能夠見到“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的實物佐證,免費教授鋦補技術,也讓鋦藝這門老手藝得到傳承和弘揚。

  文/記者 徐杰 通訊員 楊發鵬 圖/受訪者提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鋦器 遺存博物館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