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對殘疾人的幫扶力度越來越大,讓我們這樣的困難殘疾人家庭享受到了更好的服務。政府實事越來越實惠和溫暖。 --李滄區居民宋女士
為了進一步提高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服務水平,2015年,島城將建立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補貼動態調整和綜合獎補機制。根據影響殘疾人托養服務的因素,適時調整托養服務機構補貼標準,并根據各個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的規范化建設達標情況,予以獎補。同時,島城首次把困難家庭的重度視力殘疾人納入托養服務范圍,為其提供居家照料服務。預計在2015年,全市有1萬名城鄉困難家庭中的智力、精神和無生活自理能力的重度肢體、視力殘疾人將受益。
目前,全市持證殘疾人19萬余人,其中,困難家庭殘疾人數約占3萬人。經市政府研究 ,將為困難家庭殘疾人配發輔助器具納入2015年為民辦實事項目,自2015年起到2016年止,每年投入750萬元,為7500名困難家庭殘疾人配發基本型輔助器具 。
2015年要開工建設青島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青島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項目占地100畝,總投資7億元;項目選址位于高新區雙高路以南、經二路以北;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康復醫院、兒童康復中心、殘疾人輔具中心、康復培訓基地等。項目的實施有助于各類傷殘人員進一步提高康復服務能力。
兩會許心愿
李滄區居民宋女士
給困難殘疾人就業康復之“家” “回想2014年,在我家這個小家庭里,真的是充滿感動與溫暖。”2月14日,家住李滄區的宋女士給記者聊起了她家的故事。原來,宋女士的兒子從小就是智力殘疾人,現在已經30多歲了,“為了照顧兒子,我25年沒有上班,老伴身體也不好,真的很辛苦。”宋女士說,丈夫也失業在家,家庭也進入低保邊緣,還要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子,整個家庭仿佛陷入寒冬。
“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享受到了政府對殘疾人的特色救助,想不到俺孩子竟然會得到一份工作,還能得到康復救助。”談起家庭的轉機,宋女士由悲轉喜。去年秋天,宋女士突然接到李滄區殘聯的電話,說可以給宋女士的兒子提供一個邊工作邊康復的機會。原來,為了改善殘疾人的生活,讓殘疾人能夠參與到社會中,李滄區殘聯在去年新建了3處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已有2處正常運轉,宋女士的兒子就在其中一家。
“孩子在那里上班,跟正常職工一樣,有雙休。我和老伴每天早上送孩子過去,下午接他回家。孩子不僅會做精美的手工藝品,在康復就業中心的元旦晚會中還表演了節目,看到這些,我真的熱淚盈眶。”宋女士說。“輔助性就業其實就是對特定的殘疾人,包括中重度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等殘疾程度較重、適應能力較弱、難以通過一般途徑實現常規就業的殘疾人,安排簡單的勞動并提供康復治療、生活能力訓練、就業技能訓練等服務,讓他們融入社會。”李滄區殘聯教就部的王主任告訴記者,比讓殘疾人實現就業還重要的是給殘疾人一個融入社會、促進康復的“家”。
“孩子變化很大,原來整日憋在家中,現在他和許多同事在一起交流,變得很開朗。我和老伴打心眼里感動和開心,家庭的重擔一下子輕了很多。”宋女士說,希望報社一定把自己的愿望和感謝傳遞出去。“政府對殘疾人的幫扶力度越來越大,聽說還要托養困難家庭殘疾人1萬名,真的是讓我們這樣的困難殘疾人家庭享受到了更好的服務。政府實事越來越實惠和溫暖。”宋女士說。
文/實習生 王程 圖/本報記者 何毅 記者 魏海洋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相關專題:
2015青島市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