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市政協委員王炳交前來報到。本報記者 孟達 攝
今年來開會,王炳交的臉上,有著化不開的惆悵。還有兩年他就退休了,守了40多年的燈塔,生怕這份事業“后繼無人”。“現在的小青年,誰肯一輩子當個守塔人呢?”無奈之下,王炳交咬咬牙,把27歲的兒子王龍強以“社會化用工”的方式叫回來接班,替他繼續守著百年歷史的團島老燈塔。2月11日,是參加本屆政協會議的委員報到的日子,也是王炳交第一次把燈塔交給兒子獨守……
守塔40載,最怕后繼無人 王炳交是市政協委員,也是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島航標處工會副主席。11日,政協委員報到人群中,王炳交穿了一身筆挺的海事服,引起了記者注意。“愁得慌啊,還有兩年,我就退了,舍不得燈塔啊,我就想把對燈塔的這份感情、這份守護傳遞下去。”見到記者,王炳交兩手一攤,訴說著壓在心里已久的這份惆悵。
掐著手指算了算,王炳交說,到退休那年,他就守塔40載了,他告訴記者,他很怕這一天的到來。“現在的小青年,哪個能受得了守塔的寂寞?每天面對的就是海,年輕人一守幾十年,誰肯干?”
王炳交說,現在上塔的日子要倒著數了,“后繼無人”的擔憂更加劇了他對燈塔的不舍,這身海事服,也越來越舍不得脫下 。無奈之下 ,他把27歲的兒子王龍強叫了回來,“繼承父業,要把燈塔守下去!”
王炳交說,兒子王龍強不是公務員,只能以社會化用工的形式,讓兒子來燈塔上班,每個月工資只有2000元左右。2015年1月,王龍強正式守塔,但每次都是父子二人一起守,即使王炳交歇班,“上班是師徒,下班是父子”。
11日,王炳交來報到,這是頭一回讓兒子王龍強獨自守塔。
首次守塔,遇上“狀況” 2月11日下午,記者探訪了王龍強的工作,第一天一個人在燈塔值班,王龍強還真遇到了一些“狀況”,不過,從小就對燈塔“門兒清”的他,立馬就把問題解決了。
初進燈塔,記者果真感受到“孤獨”,在膠州灣畔,王龍強獨自一人坐在值班室里,周邊除了海水的聲音沒有其他聲響。王龍強一邊做值班日記一邊告訴記者,在燈塔工作主要任務是晚上守夜,白天的任務相對輕松些,主要是日常的檢修、維護,并做好值班記錄。
“白天的工作必須認真去做,才能保證晚上的值守萬無一失。”寫完部分值班日記,王龍強開始對燈塔的設備逐一進行檢修。在燈塔的一樓,王龍強先是對備用發電機進行查看,這部發電機的作用是在正常電源斷電之后,保障燈塔不會受斷電的影響。確定發電機正常之后,王龍強依次對燈塔內的其他設備予以查看。結果,在檢查到燈塔燈座的時候,王龍強發現了問題,燈座內有兩個燈泡,一個是正常使用的,另一個是備用的,王龍強在查看中覺察到,其中一個燈泡發烏,經核實這個燈泡的確存在問題。
隨后,王龍強回到設備倉庫,取了一只新燈泡,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新燈泡換上。“這些問題一會兒都要記錄在值班日記上,以備查閱。”王龍強說。
實習月余,收獲滿滿 從小在燈塔邊上長大,現在正式在燈塔工作,特別是首次獨自守塔,王龍強還是挺有感慨。“從小就經常來燈塔,對燈塔里各種設備、基本功能、維護常識有一定的了解,不過,一直沒有深入研究,這次在燈塔正式實習的月余時間里,我學到和感觸到的東西非常多。”王龍強說。
王龍強告訴記者,白天的檢修記錄工作要有責任心,比如說值班日記的填寫,別看是小事但作用很大。“燈塔對海上交通的意義,就像紅綠燈對于城市交通的意義,城市交通出了事故,如果是信號燈失靈的問題,交通管理部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海上的交通也一樣,輪船碰撞事故出現后,海事部門的調查一樣會涉及到燈塔是否正常,而有嚴格的值班記錄就能規避這樣的風險。”
“還有晚上的值守,必須保證燈是亮的,有狀況必須立即處理,一晚上幾乎不能睡覺。”王龍強說,剛開始被師傅們帶著值班的時候,他整晚不睡覺還不習慣,現在漸漸習慣了,“除了我這名實習人員,燈塔現在正式員工有4名,最年輕的今年已經50歲,他們這個年紀晚上都能堅持,我是年輕人肯定不能落后。”
做好當下,甘做“守塔人” 王龍強的家就在燈塔邊上。在工作之余,記者來到王龍強家里走訪。王龍強家是一座平房,走進房子,記者看到房間內的家具很簡單,只有普通的電視、沙發、床等,房間內也沒有集體供暖,四個隔斷的房間只有一間生著爐子,王龍強的家人坐在房間內都穿著厚厚的外套。
“家里比較簡單,住在這里也是為了能距離燈塔近點,萬一燈塔有什么事情,應對起來也比較快捷。”王龍強說,從小以來,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就是圍繞著燈塔。“你看,我家頂棚各個房間都有一個玻璃天窗,設計這個天窗就是為了能及時看到燈塔的情況。”
誰都知道做“守塔人”代表著“孤寂”。今年27歲的王龍強是怎么想的呢?王龍強說,他2007年從青島科技大學專科畢業后,一直在山東海事局下屬的三產公司做辦公室行政,收入還算可以,但年前與父親的一次長談,讓他決定來做“守塔人”。
“團島燈塔屬于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島航標處,屬于事業單位,現有的四名工作人員都是事業編,近年來之所以沒有新人加入,主要是經過事業編考試進入的人員,往往是高學歷人才,過來實習一段時間后,忍受不了這么孤寂的生活,就申請調走或者另謀高就。”王龍強說,但燈塔需要年輕人的加入,在父親的感召下 ,他今年以勞務派遣的方式來燈塔工作。
目前,王龍強的月工資只有2000元左右,而且,專科學歷的他要想考進事業編非常難。“在這里干要說不無聊是假的,但社會需要這個崗位,總得有人去犧牲。”王龍強對記者說,以后會怎么樣,他沒有多想,做好當下是最重要的。
■延伸 王炳交的提案:成立海上環衛打撈隊 王炳交告訴記者,今年提案的主要內容,是建議青島市成立一支“海上環衛打撈隊”。
“近兩年,生態環保是熱門話題,青島市也采取了許多措施,城市地面打掃得很干凈,可海面上的垃圾卻沒人清理。”王炳交說,海面上漂浮的泡沫制品、塑料袋、塑料瓶 、包裝紙等非常多,尤其是夏季的時候最多。
海面上的垃圾不好清理,“在陸地上夠不著,到海上去又不專業,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頭。”為此,王炳交建議成立一支“海上環衛打撈隊”,專業清理海面上的垃圾,保護近海環境。記者 王媛 張同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