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國家的名義公祭死難同胞,以法定形式讓億萬國民銘記歷史,這是一個時代的人們向另一個時代的逝者致哀,更是一個民族對于過往歷史的一次深入“尋找”。這是不能忘卻的紀念,這是中國圓夢的堅實一步。 公元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77年前的12月13日,日本軍隊攻入南京,他們在接下來的六周時間內讓這座城市陷入絕望:30萬滯留南京的中國軍人及普通百姓,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蓄意屠殺。近代中國承受的災難在那場屠殺中達到了頂點,家國破碎、同胞遭戮的切膚之痛延續至今。 國家公祭日前夕,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名來自重慶的中國軍官在南京保衛戰中犧牲,而他的妻子77年來對丈夫犧牲前后的故事知之甚少,最終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尋找”到了那段往事。一個人跨越時代去尋找另一個人的點滴,諸如此種跨越年代、充滿悲情與歷史滄桑的故事,在“南京大屠殺死難人數30萬”的冰冷數字背后,不知還有多少。不同的年份,相同的日子,當城市上空警報長鳴之際,讓我們停下腳步、靜默哀思,為八年抗戰中殞命于日寇屠殺的同胞祈禱吧。
事實上,這則以“尋找”為主題的故事,可以作為我們打撈南京大屠殺歷史細節的縮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細節并不為人所知,它們大多埋藏于幸存者及家族記憶之中,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經過南京市地方政府及民間學者的“打撈”,那段被忘卻的歷史終于漸漸清晰。正如那位老人找到了屬于她丈夫的“歷史”一樣,我們將地方性的紀念活動上升到國家層面,以法定形式讓億萬國民銘記歷史,這是一個時代的人們向另一個時代的逝者致哀,更是一個民族對于過往歷史的一次深入“尋找”。同發生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悲劇一樣,南京大屠殺也是整個二戰歷史記憶的一部分,因而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世界,“南京大屠殺”都不該被遺忘。
正如張純如所著《南京大屠殺》扉頁上的那句話,“忘記歷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當我們聽到城市上空的警報低頭哀思之際,也不妨想想關于南京大屠殺、關于八年抗戰、關于屈辱的近現代史,除了死了多少人,打了多久仗,我們到底還知道什么?請從記住南京大屠殺開始吧,記住那些死難同胞的悲情故事,記住我們受盡屈辱的歷史軌跡,記住國家積貧、民族孱弱的歷史緣由。這不僅是哀悼逝者、祈禱和平、期盼興盛,更是在反思悲劇。對于日本國內那些否認侵略歷史、美化戰爭罪行的“政治小丑”,國家公祭日的設立無疑是對他們的有力回擊。
從1937年至今已有大半個世紀,國家此時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也是政治文明的一種進步,體現了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并且這種尊重不因年代久遠而褪色。無論歷史如何跌宕起伏,它的落腳點終將是“人”。南京“哭墻”上的10505名死難者名單,深埋于雨花臺荒草中的皚皚白骨,以及記錄日軍罪行的黑白照片,每一個“物證”的背后都曾是有姓名有家庭有夢想的鮮活生命——七十七年前的南京城,既有國家遭難的宏觀敘事,更有“生死兩茫茫”的悲歡離合。
個人既是歷史的承受者,又是歷史的傳承者。國家公祭日在緬懷逝者的同時,也在提醒今人銘記歷史。那些歷史片段的背后無論是輝煌還是苦難,都屬于這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值得我們去“打撈”與借鑒。了解昨日中國的悲與喜,才能懂得今日中國的來之不易,也才能凝聚磅礴之力,砥礪前行,這是不能忘卻的紀念,這是中國圓夢的堅實一步。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