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八大關:碧桃雪松幾重關 烽火煙云恍惚間(圖)

2014-10-21 10:07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10月是最美的季節,而在青島,提到10月最美的地方,恐怕熟悉青島、了解青島的人都會脫口而出——八大關。金黃 、墨綠摻雜著一抹深紅,各種建筑身披彩色新裝,色彩如跳動的音符,將八大關裝扮得更美更靚。漫步八大關,銀杏葉正在發黃,一對對新人在這里拍攝婚紗照,留下幸福的容顏,也定格了美麗的風景。八大關有水清沙凈的海水浴場,有一路一景的綠色景觀,有風格多樣的異國建筑,單單用“美”來形容,似乎單薄了許多。這里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美譽,被郁達夫稱為“東方第一避暑區”,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承載著太多的故事傳奇,散發著濃郁的人文氣息,而影視名人的身影讓這里蒙上一層星光。本期,我們來到八大關,在綠海中暢游的同時,探討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八大關的形成和由來

  八大關是指匯泉灣以東,太平角以西一片充滿異國風情的建筑區,廣義上的還包括太平角,而此處,我們主要以帶有關名的十條路為主要聚焦區。是的,八大關里有十條以關命名的路,包括7個軍事關隘3個稅關(正陽關,臨淮關和韶關),長城關隘(山海關、居庸關、紫荊關、寧武關和嘉峪關)占了 5個,函谷關和武勝關都是重要的軍事隘口。

  翻看八大關的歷史,一切似乎都是從上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開始,這之前的八大關是什么樣的呢?

  清朝末年,這塊寶地隸屬于即墨仁化鄉文峰社的地界,只是,即墨土地廣闊,以農業化為主的生產更重視糧食的收成,這里森林茂密,不適合大面積耕種,因此沒有被重視起來,估計即使有零星的房屋坐落也都是漁民的臨時居所。1897年,德國占領青島以后,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小魚山一帶 ,并在中山路和小魚山周圍劃分了歐人居住區和別墅區,準備在青島這片土地上過上神仙般的日子。而此時的八大關是他們的狩獵區。曾經在房屋管理部門工作的原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姜岱積說,這里叢林茂密,特別適合打獵,是德國人的狩獵場。

  旁邊是跑馬場,后面是軍事區,德國沒有打算將這里開發成大規模的居住區,只是有了零星的建設(現存較少)。青島文史專家魯海曾因病在青島療養院休養過一年半,他根據醫囑每天都在八大關里散步兩個小時,因此對這里的環境和歷史也比較熟悉。他說,黃海路2號有一棟樓是德占時期建設的,上世紀80年代拆了 ,這棟樓是圣言教會的房子。

  時間來到上世紀20年代,一些官僚政客、豪門富賈等,按照本民族文化傳統特色或個人意愿開始在這里建造庭院別墅,但總體上仍然為數不多。

  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人們對其他地方的規劃往往是各抒己見,都持有保留看法,唯獨對八大關的規劃贊不絕口,到底有何玄機呢?

  記者于10月19日來到青島市規劃展覽館尋找答案。在“百年規劃”中,記者看到,1929年,青島設為特別市,大量外國資本和民族資本涌入青島,作為“特別規定建筑區”的八大關迅速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當時在青的社會名流無不熱衷于在此地興建別墅,八大關的建設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形成高潮。1935年青島市出臺了《青島市施行都市計劃方案初稿》,借鑒西方現代城市規劃理念,認為園林綠化規劃是保持青島“中國之最美都市”榮譽,實現居住和游覽工程不可或缺的條件,這一觀念就被用在了八大關的建設上。方案正式施行,將青島的居住區分為了四類,其中“湛山浮山一帶風景優美之處”為特種住宅區,而“榮成路東一帶”即八大關一帶為甲種住宅區。

  八大關有十條關路,為什么被稱為八大關呢?目前說法不一,有人說先建了八條路,后來才建成十條。還有人說因為其中的八條關比較出名,所以被稱為八大關。事實到底如何呢?記者在查閱資料時發現,在規劃之初,八大關的最早地名除山海關路外都是使用山東地名 ,如靜海路、臨沂一路、俚島路等。有人推測是因為山海關路最后建成,而青島市檔案館的資料是這么說的:“特別規定建筑地第一期開辟之山海關等路路基工程,業于去年完竣。茲繼續開辟第二期居庸關路、臨淮關路、韶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正陽關路及榮成路與正陽關路相接處迤北一小段……嗣以該特別建筑地預定各路線內,尚有武勝關、嘉峪關、函谷關三路路基,未經開辟,于公地放領,及市面交通,均有不便,亟應從速進行。”(《工務紀要》1932年)這些文字清楚地說明,八大關七橫三縱的十條關路是由南至北分三個階段開辟的:第一階段,1931年,建成山海關路;第二階段,1932年,建成居庸關路、臨淮關路、韶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正陽關路;第三階段,1934年,建成武勝關路、嘉峪關路、函谷關路。

  而且,當時也沒有“八大關”的提法,而是稱為“特別規定建筑地”。隨著規劃的持續實施、交通道路的不斷完備,從這一時期開始,較大規模的建設活動陸續開展起來,至上世紀40年代中期,基本形成了當前八大關的格局。

  八大關路這一叫法最早見諸報端,是1948年9月12日青島《民言報》刊載的一則征地廣告,全文為:“征求空地。茲征求八大關路空地一段,愿出讓者請撥電話接洽。”青島解放后,八大關路最早的公文記載則出自1952年中共青島市委的信函:“青島八大關路及太平角一帶近來業主(包括外僑和中國人)想出賣房屋的很多。”這實際上表明,“八大關”作為一個整體區域概念,在這一時期已經正式確立下來。

  建筑是凝固的樂章

  建筑是藝術,是立體的美術,建筑是凝固的音樂,站在形態各異的建筑前,猶如響起精彩的樂章。

  八大關的特色,一方面是因為美麗的自然景觀,而主要的是里面的建筑特色。原青島市文物局局長魏書訓就說,八大關建筑的難能可貴之處在于,它們不但沒有破壞景色,還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正如劉白羽所說:“青島所有屋頂都是紅色的,極目望處,宛如碧波中蕩漾著千萬朵紅玫瑰花,這紅玫瑰花反轉過來又襯托出綠色更加鮮明悅目了”。

  八大關中的小樓錯落有致,依山而建,是東西方文化理念的交匯與對話。據悉,參與建筑設計的有俄 、英、法、德、丹麥、希臘、日本等24個國家。其中不乏中國中青年設計師的杰作。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建筑界正是中國建筑師的自立時期,八大關成為劉耀宸、王云飛、張新齋、徐垚、劉銓法 、王節堯等人的“試驗場”,它們大部分既面海,又向陽,就連一扇扇窗戶,也都有自己的風格。有些房屋三面鑲著玻璃,人們在里面游動,就好像在綠海中暢游。諸多有著精巧構思的露臺、老虎窗和拱廊、挑臺等無不風韻卓然,“摩登”建筑表現了全新的建筑思維,當然還有中國建筑元素的閃現。“每一棟房屋都是一個設計作品”,姜岱積說。

  又有了疑問,為什么這里集中了這么多的特色建筑?在青島市規劃展覽館,記者看到了 1932年的《青島市暫行建筑規則》,其中的《特別區域建筑物法規》明確規定了建筑的高度和密度:“建筑物之地位須由工務局指定不得隨意位置;基地面積,在六百方步(平方米)以上者,其建筑物之面積,不得超過基地面積之30%,在三百方步以上者,不得超過40%,在三百方步以下者,不得超過50% ;建筑物之高度、層數,須由工務局審查四周環境,酌量指定之。”而對于建筑風格則要求“同一條路上,不得建造同一式樣房屋”,顯然是對多樣性提出了要求,綠地除非萬不得已不得砍伐,而且對圍墻、鐵欄、屋檐、房屋粉刷、瓦片和磚石顏色等的要求都要風格鮮明,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別致的小樓掩映林海中了。

  這些別墅當初的所有者都是哪些人?從上世紀20年代末到40年代初期,這里就成為政界、商界、軍界和文化界名人的高級居住地 ,晚清軍機大臣吳郁生,北洋政府外交總長王正廷、民族實業家周志俊等都曾在此地居住。土豪和高管的金銀財寶,設計師和建筑師的聰明才智,結合出如此多的經典之作。不過,不要以為這里可以隨便居住和蓋房,即使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各國領事館內的領事,也需要交租金。而且這里規劃的是居住區。據悉,當時一位俄商要在這里開咖啡店,結果未批,說明這里執行高級居住區的規定是很嚴格的。和中心市區的殖民地色彩不同,這些建筑是中國文化吸納域外文明的典范。

  作為著名的休養區,青島的美聞名遐邇,來這里度假居住的大人物絡繹不絕。20世紀40年代,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等曾下榻八大關別墅,美國第七艦隊司令柯克、西太平洋艦隊司令白吉爾等亦曾在此居住。新中國成立以后,八大關別墅成為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國元首的重要場所,毛澤東也光臨過八大關,在此暢游大海。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人及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等曾下榻山海關路9號。山海關路17號因為有彭德懷、劉伯承、賀龍、羅榮桓、徐向前、葉劍英6位元帥的下榻而被稱為“元帥樓”。

  八大關以海為魂,化秀美入浩茫,融合萬方。再加上名人蹤跡,成為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

  美景頻被定格和傳頌

  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一看旁邊栽種的花木,就知道路名,這是八大關的又一大特色。

  魯海告訴記者:“八大關的綠色面積占80% ,四季長青,三季有花,不僅有大小園林,行道樹的栽植也費盡了心思。”記者對樹木不太專長 ,但仍然被各條道路上的樹木所吸引:正陽關路上的紫薇仍然綻放,因為它花期很長 ,正所謂“紫薇花開半年紅”,亦為“百日紅”;秋水吹紅了嘉峪關路上的五角楓,又正把居庸關路上的銀杏慢慢染黃,過幾天它們就會變成金黃,據路邊負責清掃的環衛工說,等楓葉和銀杏葉落的時候,他們按規定兩到三天不準清掃。落葉與秋陽,多美的景色;韶關路上的碧桃和寧武關路上的海棠春天綻放,所以秋冬是它們靜默的季節;過了秋季就是冬天了,不要以為八大關會變得蕭條,因為臨淮關路上的龍柏會為冬日增添一抹墨綠,而雪后的紫荊關路上的雪松也會讓人流連忘返。正是“春入櫻花香作國,夏來浴場海為盆。秋高霜葉艷難畫,雪后云山望不分。風雨陰晴無不好,就中堪賞是朝暾”(周至元《詠青島》)。

  美景給人浪漫的感覺,所以八大關從不缺乏浪漫。一路走來,拍婚紗照的新人一對又一對,親昵甜蜜。情侶更是成雙成對,臨淮關路和居庸關路交口種植成三角形的綠柏形成天然的包廂,是許多情侶們牽手漫步的地方,因而被稱為“愛情角”。單身男也可以去碰碰運氣,說不準“轉角遇到愛”。當然,這里更是美術學生和畫家們寫生的好地方,在函谷關路上,記者遇到了來此地寫生的湖北美術學院的大三學生,他們整個年級專門從武漢趕到青島八大關,將優美的美景收入畫布當中。

  風景優美,建筑風格各異,而且青島氣候宜人,被稱為天然攝影棚。在山海關路上,就有劇組正在取景。青島著名外聯制片人李建成告訴記者 ,他每次帶劇組選景,一般都首選八大關,“這里既可以拍現代劇中的浪漫場景,也可以在建筑中拍年代戲”。幾十年來,有數百部電影、電視劇來此地拍攝。包括洪深編劇、胡蝶主演的《劫后桃花》(1935年)、許幸之執導的百年經典電影《風云兒女》、老舍名作《二馬》、潘霞執導的《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們》等。

  “有些電影為了節約成本,把八大關當成國外的場景來拍攝”,魯海講述了幾個有意思的細節,“《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們》拍的時候,潘霞為了節約成本,沒有去美國取景,而是把居庸關路14號里的小樓當成美國來拍,還真以假亂真,這處小樓現在就叫‘宋家花園’。傅藝偉主演的《風流女諜》是以川島芳子為原型的故事片,影片有些在日本的內容,拍攝時在居庸關路11號乙掛上日式燈籠,安排穿和服的群眾演員,屏幕上看完全像是在日本。而《二馬》有倫敦的鏡頭,也是在八大關取的景”。魯海還說,北大一位講師在青島拍了張照片,謊稱是在倫敦拍的,周圍的朋友和同事都相信。

  八大關除了出現在游人的鏡頭和熒屏、銀幕上之外,還出現在了文化名人的筆下。比如著名詩人、劇作家賀敬之就有一篇《八大關漫步》:

  碧桃雪松幾重關,烽火煙云恍惚間。

  行到落櫻小憩處,又見白鷗搏海天。

  文學家、教育家葉圣陶1957年春來青島,住在八大關,每天去第二海水浴場,就寫下了“不觀滄海十年久,復狎風濤五月晨。猶有童心兄與妹,履灘揀貝折腰頻”。現代詩人蕭三1956年來青島休養,住在了正陽關路,就曾寫下詩歌《青島海濱晚憩》:“星點,燈塔——互相擠眉弄眼。商船,漁筏——來往破浪迎風”。此外,作家劉白羽、文學家田仲濟等也分別寫下了《翡翠城》《我愛青島》等名篇。

  山、海、樓成一體,從上世紀50年代后期,八大關就基本確立旅游景區的身份,成為城市地標之一,并逐漸和棧橋、一浴一樣成為城市名片,并有趕超之勢。l992年,八大關建筑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八大關近代建筑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評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一。2009年,入選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委給出的理由是:“八大關的美麗在于山、海和歐式建筑的完美統一。這種獨一無二的景觀風貌使得八大關成為不可復制的范本,而其多樣的建筑風格集中體現了當時東西方建筑藝術的流變軌跡。”一語點出了這里的特色,但它的美麗顯然遠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理由不能窮盡 。

  四季有特色,路路花不同

  山海關路

  山海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號稱“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路1號是一座法國式別墅建筑,建于1933年,劉耀宸、俄拉夫林且夫設計,有著濃郁的法國建筑風格。瑞典瑞中友好協會主席米爾達,葉劍英元帥、中央領導人粟裕和藝術大師劉海粟等先后在此下榻。山海關路9號曾是一位美國商人的別墅,后來許多外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來青也下榻這里,被稱為青島“釣魚臺”國賓館。山海關路17號,它是一座日本式建筑,十大元帥中6人居于此,因而人們稱它為“元帥樓”。

  居庸關路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位于昌平縣城以北20公里的峽谷中。

  居庸關路初定名為濤雒路。道路兩旁種滿了銀杏。一到秋季,黃葉滿地,如金黃的地毯,是人們賞秋的最佳去處。這條路有名的建筑也比較多,如居庸關路9號曾作為青島療養院的療養樓。歷史學家,藏書家歷史地理學家顧頡剛1956年住這里。位于居庸關路10號的公主樓是一座典型的丹麥建筑,整個建筑造型別致,風格獨特,彭真來青時曾居住在此。居庸關路14號,建于1937年,是俄國建筑師帕夫潤夫設計的一座美國式別墅。電視劇《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們》在此拍攝,該樓后改名為“宋氏花園”。

  紫荊關路

  紫荊關位于河北省易縣西北,為長城內三關重鎮(另兩關為居庸關、倒馬關)之一。

  紫荊關路初定名為臨沂三路。夾道的是高大的雪松,雪松是青島的市樹,圣誕樹多用雪松,而這里棵棵高大挺拔,遮蔽了兩旁建筑。著名詩人光未然寫有一首《紫荊關路小照》:千手觀音著綠紗,雪松夾道吐芳華。一日三回看不足,翠袖相邀最是她。

  寧武關路

  寧武關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是明朝長城防線外三關之一(另兩關為偏頭關、雁門關)。

  寧武關路初定名為臨沂二路。寧武關路建筑不多,行道樹以海棠著稱,海棠樹兩側向街中心傾斜,夾道花開是海棠節日,南部是楓樹,秋季紅葉勝似二月花。寧武關路南端是第二海水浴場的正門。

  嘉峪關路

  嘉峪關地處河西走廊之咽喉,南枕祁連山脈的文殊山,北依連綿起伏的黑山,以明代萬里長城西段起點而著稱于世。

  嘉峪關初定名為為成山路。道路兩旁種植的是五角楓,深秋枝頭盡紅,煞是好看。東端有解放后新建的嘉峪關路小學。

  函谷關路

  函谷關位于河南省靈寶市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

  函谷關路初定名為石島路。函谷關路1號建于1934年,由建筑師郭淄文、穆留金(俄)設計,5號是一座二層小樓,許多年里是一座療養樓。

  武勝關路

  武勝關是古代大別山與桐柏山之間重要隘口。位于今河南省信陽市南。

  武勝關路初定名為俚島路。在馬路中間有綠化隔離帶,這也是八大關有隔離帶的唯一馬路。西端通向新改建的匯泉廣場和天泰體育場。

  正陽關路

  正陽關是淮河中游重要水運樞紐;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在此設立收鈔大關。

  正陽關路初定名為靜海路,是八大關最寬的一條馬路,因而也是八大關的主要交通干道,兩旁種植了花期最長的紫薇。八大關最迷人的還是位于正陽關中路的那處小公園,青島人親切地叫它“小西雙版納”。這里的樹木達400多種。1945年,義聚合錢莊出資在正陽關路36號建了一座別墅,1947年,蔣介石來青曾入住。

  臨淮關路

  臨淮關北瀕淮河,南控群山,為皖、豫淮上要沖;清同治四年(1865年)開始設關卡收稅。

  臨淮關路初定名為青口路,是龍柏夾道的綠廊,在全國是罕見的。東端是解放后新建的青島療養院6號樓,另外全路只有3座小樓。《金婚》許多鏡頭鏡頭取自八大關及第二海水浴場等地。臨淮關路口稱“角園”,因有櫻花及雙櫻(八重櫻)也稱“櫻園”。

  韶關路

  韶關位于廣東省北部;清康熙年間開始設關卡收稅。

  韶關路初定名為臨沂一路,是八大關小區里南北向最長的一條路,由香港西路一直到山海關路海濱公園。兩旁種植有春季開花的碧桃,且有各種建筑風格的別墅小樓。韶關路26號與居庸關路的公主樓并稱為“姊妹樓”。

  文/記者 張文艷 實習生 劉盈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八大關 前世今生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