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出海一天才賣三千元 有漁民賣漁船打工當船長

2014-10-20 07:32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打撈上來的死螃蟹扔到海里



尹衍波忙完之后抽根煙歇歇



  采訪中,城市信報記者了解到,今年開海以來,人工費、油費成本增加,而海鮮價格降低,不少漁民感覺從大海里獲取收益逐漸走低,甚至不少人準備退出這個行業。來自日照的安師傅就告訴記者,今年海貨最少的時候才賣了3000元,也就剛剛夠油錢,還沒有計算三個工人的人工費。像這種情況很普遍,不少年輕人都不出海,大多都是40歲以上的人。

  成本一天達到4400元

  今年以來,漁民打魚的成本逐步攀升,主要集中在人工費和油費。

  在采訪中,城市信報記者調查發現,以尹衍波雇的收貨船為例,船長老李一天人工費是600元,主要負責開船兼記賬,小馬和安炳柱一天500元,負責船上所有雜活。“現在一天500元還是少了,最高的時候達到800元呢。不過也有更少的,一天才400元。”小馬說。

  來自日照的安師傅表示,他船上雇了3個工人,以前是一人一天600元,現在已經漲到800元。

  在魯日船漁36338號漁船上作業的劉師傅,是按季結算工資的,一個秋季開價是3萬元。而如今像劉師傅一樣的長工已經很少見了。

  除了人工費,油費也是成本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尹衍波為城市信報記者算了一筆賬,出海一天一夜,“至少要燒掉兩個油”,這里的兩個油并不是開車時的油,是指兩桶柴油,每桶就是200升,一桶就是1400元。這意味出海24小時,人工費加油錢,已經到了4400元。

  海貨價格卻在逐漸走低

  在成本逐步攀升的同時,海貨價格卻在逐漸走低。

  “今年海上生產,海鮮價格便宜、人工費貴。”船長老李的一句話,道出了今年漁業生產的辛酸。據老李介紹,八帶現在售價就是6元一斤,以前可是9元一斤,下降了約三分之一。收益一年不如一年。

  安師傅表示,現在一斤大螃蟹,從漁民手中收貨價格為15元~18元,小螃蟹5元~7元。以前是一斤二三十元,2012年最貴,“達到40元一斤”。

  來自日照的安師傅表示,今年海貨最少的時候一次性賣了3000元,也就剛剛夠油錢,還沒有計算三個工人的人工費。像這種情況很普遍,最多一次海貨才賣了4000多元,差不了幾百元。今年開海以來,一次性賣貨能超過4000元的,不過十來次。

  而老李更是直接,今年禁漁期就賣掉了自家漁船,解散了兩個雇的工人,然后來尹衍波這里當船長,干一天領一天錢。

  “生產船效益都不好,收貨船自然也會跟著走低。”尹衍波說,“前幾年一個秋季能賺十幾萬,現在一個秋季能有四五萬就不錯了。”

  十網才能捕撈30斤鰻魚

  在利潤逐漸走低的同時,漁民捕撈量也在大幅降低。

  “現在賺錢少了”,看著收貨船,船主尹衍波嘆氣說。12個貨箱,只裝滿了6個,其中4個裝的螃蟹,2個裝的是鰻魚。

  城市信報記者在老李手中看到,16日中午至17日中午,收貨船出海一天,總共收了900余斤螃蟹,400多斤鰻魚。而這個數據,尹衍波表示和今年開海以來,差了一半,10月上旬,最多一次收了3000斤海貨,這些數字基本上就是保本。

  收貨船收的貨物不給力,這也說明生產船產量不多。

  在西楊家洼村楊船長的船上,先后十次下網,才撈起大約30斤鰻魚,每兩三網才會有一波螃蟹,而在以前,一網下去,就能撈出100斤左右的螃蟹。

  楊船長出海兩天,才撈了160余斤螃蟹,可惜的是,有60余斤因為養殖不善,不是受損嚴重就是已經死亡,被拒收,只好拋到大海中。“十網30斤鰻魚,差太遠了。上次收貨的時候,三網還賣了244斤。”尹衍波說。

  魯日山漁63999號漁船的孔船長表示,自己出海五六天了,才賣了兩次貨,其中第二次大概賣了1200元。算算自己的人工費、油錢,這兩次貨要是賣不到八九千,根本沒法回本。

  偷捕、污染導致產量下降

  魯日船漁36338號漁船蘇船長猜測,可能跟市場有關,最近消費的也少了,導致貨賣不動。“我打算等過了大雪以后就不出海了。雖然不賺錢,但趁這個時候能多賺一點是一點。”蘇船長說。

  綜合多位常年打魚的漁民經驗,城市信報記者發現,過度捕撈、偷捕、海水污染等導致洋流破壞,都是造成捕撈量下降的原因。

  老李表示,禁漁期有不少漁民偷偷下海捕撈海產品,那個時候,只要撈上來就是錢。“正在母魚懷孕的時候,把母魚撈上來了,結果小魚沒法繁殖了,將來產量能不下降嗎?”老李說,“現在海水污染也比較嚴重,到處都泛著白沫,我感覺這也是影響產量的一個原因。”

  而尹衍波告訴城市信報記者,不少港口基建,會導致洋流改變,進而導致原有魚區消失,新的魚區又沒有及時發現。

  下降的捕撈量,增加的成本,迫使不少漁民跑到更遠的地方捕撈,或在海上長時間捕撈,而這就促使了收貨船的出現。

  40歲以下本地漁民幾乎消失

  在西楊家洼村,城市信報記者注意到,幾乎所有漁民都是中年男人,其中沒有女人,也沒有年輕人的身影。而西楊家洼村是個傳統漁村,家里幾乎戶戶有船,在這種環境下,年輕人都去了哪里?

  多位漁民表示,現在村里40歲以下本地漁民幾乎沒有。40歲以下漁民,幾乎都是來自外地的。對于原因,一名漁民表示,家里有錢的話,誰會舍得讓孩子吃這個苦,又臟又累賺錢也少,危險性還高。

  在收貨船上的小馬,現在35歲,從河北來青島七年了,幾乎每年春秋季都來當漁民。而日照的安師傅更是表示,家鄉400馬力左右的大鐵船幾乎已經全部停港了,不下海了。因為出海不賺錢,許多漁民就放棄了,甚至連工人每個月1萬元的基本工資都保證不了。

  城市信報記者發現,出海時危險也是隱藏在身邊。最明顯的就是,漁民為了活動方便,沒有一個人穿救生衣,而一旦發生墜海事故,再加上風大浪急,救援幾乎無望。

  在村里貼的一張懸賞公告上,城市信報記者看到,就在9月14日晚,魯黃漁養0696號漁船被撞翻,兩人落水下落不明。

  “干不了多久我也不干了,準備去搞養殖,都是從海里討生活,養殖最起碼輕松一些。”老李說。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琦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出海 打工當船長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