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青島金繕手藝人:金粉補碗 如閃電如唇印(圖)

2014-10-04 07:50   來源: 青島早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一個碗、一個杯子,摔碎了怎么辦?扔掉,買新的。這是絕大多數人的做法。那么花20多天把它一片一片補起來呢?是古代的事吧!不,現在也有一些人愿意這樣做,還樂此不疲。人稱"醉鶴兄"的閆世乾就是一個,而且他玩的是當下最熱、懂的人很少的金繕修補法。剛玩了沒多久,就玩出了名氣,很多身邊的朋友拿著碎了的茶盞、瓷碗找他修補。但他堅決不接受被稱為匠人。"20年后,等我修了1萬件以后才能叫匠人!"閆世乾說。

    【走近匠人】

    大學講師自學修補


    閆世乾雖然自號的"醉鶴"是個很老派的別號,但他其實并不老,是1975年生人。十幾年前,他從聊城師范畢業,做過記者、開過公司,后來到青島,在某大學外貿學院做客座講師,教授古典文學。

    "也許是整天在古典文學里泡著的原因吧,我對傳統文化特別有興趣,很早開始了收藏。"閆世乾說,他喜歡茶道、喜歡鑒賞各種茶盞、收藏折扇。收的漸漸多了,就難免破損,他先是自己動手學會了簡單修理折扇,但茶杯的修補手藝要更難些,他一般都是快遞給濟南的老師傅做鋸釘。去年以來,他得知了"金繕"這個手藝,就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能學學。

    他多方打聽,知道無錫有一個人做金繕比較有心得,而且也是個同齡人。于是他就從網上聯系到了這個師傅,詢問幾個困擾了很久的問題。"我問到第三個問題,對方就直接把我拉黑了。"閆世乾說,或許是門戶之見、或許是怕人偷師,對方的拒絕讓他有些失望,但是做金繕的心情反而更熱了。

    "別人能自學,我為什么不能?"閆世乾說,他搜羅了幾十本書,從今年開始自學。開始他不敢修補瓷器,就用鵝卵石試手,把摔碎的石頭重新補起來。后來熟了一點,就開始修補茶杯、瓷碗,如今已經有了幾十個作品。雖然他自己認為差得還很遠,但是在身邊的朋友看來,已經嘆為觀止了。

    作品別有一番美感

    修補杯碗,在記者的印象里最深的就是兒時那本《燕子李三》連環畫了,里面有一段修補破瓷碗的情節,讓人印象深刻。用鋸釘的手藝延長碗的使用時間,不求美觀但求實用。再后來就是一些文玩鑒賞欄目中提到的文物修復,那是"高大上"的技藝,講究的是修舊如新、看不出痕跡,不過與一般老百姓關系不大。

    但閆世乾做的金繕顯然和上述都不同。記者走進他收藏茶盞的藏室,立刻被幾個金繕修復的茶盞、茶碗吸引了:深色茶盞上一道修補后留下的金線,猶如劃破夜空的閃電;淺色茶碗被修補后的邊角,猶如金唇美人飲茶后的唇??;還有那縱貫杯身的金線,像樹枝、像溪流,都別有一番情趣和美感。雖說是修補殘損后的痕跡,但卻給原先的器物平添了新的意趣。

    記者還看到了幾個鋸釘的杯子。杯子上還能看到淺淺的裂縫,一排細細的銅釘橫跨裂縫,把杯子釘合在了一起,雖然是修補,也另有一番美感。

    金繕鋸釘各有千秋

    "鋸釘是濟南于大爺的手藝,有名的老匠人。金繕是我做的,這是兩種不同的手藝。"閆世乾見記者不明白,就開始從這兩種手藝說開來。他告訴記者,鋸釘和金繕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修補手段,各有千秋,各有專擅。鋸釘比較常見,一直從古流傳至今,這個手藝擅長修補將碎未碎的瓷器裂縫,加上釘子后更加牢固耐用,但修補的過程需要鉆眼,對器物有二次傷害。金繕更適合修補塊狀殘缺的器物,這時候用鋸釘的方法無法修補,只能依靠大漆和木胎進行填補。

    閆世乾說,金繕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就是以金修繕,先用天然大漆粘合器物,然后在漆面上刷金粉。這種技藝是以中國古代的漆藝為底子的,但在日本發揚光大,加上了刷金粉或貼金箔的技藝。他是思考比較再三最后選擇了學習金繕,目前在國內研究這個技術的人還很少,"研究最早的不過兩年,我才剛學了幾個月而已!"閆世乾笑著說。

    【體驗手藝】

    昂貴金粉1220元1克


    觀看閆世乾修補需要耐心,看著他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拼接瓷片,調試位置,性急的人會起身離去。但他卻專心致志、樂在其中。

    記者采訪的時候,閆世乾正在修復一件青瓷茶盞。這個不大的茶盞他收藏了七八年,偶爾用來喝喝茶,但上周被一個朋友不小心摔到了地上,碎成了3塊。

    "茶杯不值錢,但是用久了有感情,就修起來吧。"他說,幸好摔碎的3塊相對齊整,沒有更小的碎片,否則修補起來就更麻煩了。

    工作臺上,已經放上了簡單的工具:折刀、滴管、橡皮筋,此外還有大漆、糯米粉、蛋清。大漆當然是修補的主角了,所謂大漆,就是人工割取的天然漆樹汁液,呈棕褐色。"視不同的器物材質,往大漆里添的東西不一樣,可以是糯米粉,也可以是黃土粉、白灰。"閆世乾說,他試過用糯米粉、蛋清調入大漆做粘合劑效果不錯。

    如何將殘片復原到原來的位置,這已經在閆世乾的腦子里想了很多遍,所以這次修補粘合的過程不復雜,但也用了半個多小時。經過拼接,3片茶杯殘片已經粘合在了一起,在粘合處的邊緣是一層粘合劑。下面的一道工序就是固定和清理了。

    閆世乾拿出已經準備好的橡皮筋,反復調了幾次松緊度,然后橫著"箍"在了杯體上。"這時候粘合劑還沒干,必須小心,盡量輕柔,要是再碎開就麻煩了,必須清洗干凈再重做。"閆世乾說。

    隨后,閆世乾進入了粘合的最后一步,用折刀清理碎片邊緣的粘合劑。他的動作更輕了,特別是行至邊緣,每一刀都是小心翼翼。"這個過程要控制好時間,粘合劑凝固了就無法清除了。"

    經過1個多小時的操作,破碎的茶杯在粘合劑的"幫助"下重新立了起來,再次成為了一個完整的杯子。

    "再晾幾天才能貼金,這也就是金繕的關鍵步驟了。"閆世乾說,貼金有兩種方法:涂金粉或者貼金箔。他現在用的辦法是涂金粉。而這種金粉是非常昂貴的。

    "最好的金繕金粉122元0.1克,比金子貴多了。"閆世乾說,好的金粉研磨得更細,涂在裂縫上更平滑細膩,便宜的也要70多元。

    【幕后】

    被大漆"咬"了 重則危及生命


    記者注意到,在做金繕的過程中,閆世乾做了充分的防護措施:操作全過程都戴著口罩和橡膠手套,即便這樣,在完成時也是小心翼翼地收拾好工作臺,把大漆清理干凈,才肯把口罩和手套摘下。

    "天然大漆來自于漆樹汁液,極易引起皮膚過敏,就這樣防護也難免中招。"閆世乾擼起袖子給記者看,只見他的胳膊上起了不少紅色的過敏疹塊。他告訴記者,老師傅們常常說的被大漆"咬"了,就是指的大漆過敏,輕則紅腫癢,重則有生命危險。

    不過,雖然有危險,但閆世乾仍然不會放棄金繕技藝。"這兩天過敏好些了,又開始做了。必須過這一關,特別是心理關。"他說。

    【感受匠心】

    "匠,是用時間熬成的"


    閆世乾醉心于古代士人的生活:翻書、寫字、飲茶、做手工……泡上一壺茶,他能從中國漆藝的沿革,講到金繕的現代復興,從折扇"文胸武肚"的區分,講到"小李杜"的詩歌成就。翻開他的中國文學講義,里面密密麻麻的記錄,是他志趣的寫照。

    "什么是匠,那是用時間熬成的。"他說,匠人出自于手工業,多數行業技術并不高,"入行的門檻很低,唯一需要的是堅持不懈去做。"

    "比如金繕,做十個、八個能叫匠人嗎?得做一萬個,才能把料性、火候把握到爐火純青。"他說,很多老藝人從入行到死都在做一件事,幾十年下來,才能把事情做到極致。"我現在修幾個東西,就能有一點心得,這就是積累。要長久做下去,才能說懂。"

    是什么讓匠人堅持下去呢?他認為是興趣。"花上幾個小時操作,等上幾十天完工,如果不把這當做樂趣,怎么能堅持的下來呢?" 記者 劉文劍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