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灣仔小區9號樓9成居民姓辛 樓內親上加親(圖)

2014-09-25 13:50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香港花園社區灣仔小區9號樓。



  

侯淑榮展示其獲得的"優秀黨員"榮譽證書 。



  

辛克雨和丁美香。



  “由于我們樓上大部分人都姓辛,論起來大家都是親戚,見了面也是格外親,所以在我們樓里住的感覺就是兩個字‘舒服’。”9月18日,住在香港花園社區灣仔小區9號樓3單元的居民辛克雨笑著說道 。辛克雨所在的9號樓,是個“辛”姓大家庭,記者探訪后發現,其中的故事可真不少。

  ■趣味事

  年齡不算大,輩分卻最大

  要說9號樓最大的特色,住在2單元的辛兆泉說:“我們樓里超過九成居民都姓‘辛’,這應該算是最大的特色吧。”9號樓里為什么有這么多“辛”姓居民呢?辛兆泉向記者介紹說:“在明朝嘉靖和萬歷年間,辛氏宗族的后人辛九經、辛榮業先后由嶗山大埠東來浮山腳下定居,起名‘辛家莊’,一直沿用至今。而我們樓里的居民基本上都是辛家莊村莊改造的回遷居民,所以才有這么多姓‘辛’的。”

  辛兆泉今年57歲,雖然歲數不大,但在樓里輩分可不小。據辛兆泉介紹,辛家莊現在在世輩分最大的是“承”字輩的,往下依次是“肇(兆)”、“克”、“若(悅)”、“華”“顯”。“由于我們樓里現在沒有‘承’字輩的,所以‘兆’字輩就是輩分最高的了。”辛兆泉笑著說道。

  “我今年78歲了,可見了他還得叫叔呢。還有住在我們單元4樓的兆庭,今年60多歲,我也得叫他叔。”住在3單元的辛克雨在旁邊笑著說道。

  據了解,目前9號樓里“兆”字輩年齡最大的是4單元的辛兆京,現在已經80多歲了,年齡最小的就是辛兆泉。要說樓里哪個輩分的人最多,辛兆泉說:“那要數‘克’字輩了,初步估算48戶得有20多戶是‘克’字輩的。”

  ■溫馨事

  這家老兩口,都是熱心人

  辛克雨老兩口是社區里有名的熱心人。辛克雨今年78歲了,從前年開始一直擔任老年大學山水畫班的教師;老伴兒丁美香今年也已經74歲了,退休前在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退休后又積極投身社區事務,為居民們排憂解難。

  辛克雨說,有一些學生剛開始學畫沒有基礎,他就手把手教,有時還幫“開小灶”。“我一直鼓勵學生們們多畫多問,從來不覺得他們在占用我的私人時間 。”辛克雨告訴記者。辛克雨家住在6樓,每次去上課上下6樓都要在中途休息片刻。即使是這樣,他上課從來沒有請假或是遲到過,“只要身體允許,我就會繼續教下去,給社區老年人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讓大家的晚年過得更加幸福。”

  辛克雨忙著教畫,老伴兒丁美香也沒閑著。2006年丁美香正式退休,但她為居民服務的心卻沒“退休”。那年6月,灣仔社區物業公司由于服務價格與居民產生矛盾,在沒有任何警示的情況下突然撤出,社區衛生等服務徹底中斷,垃圾隨處可見。關鍵時刻,丁美香挺身而出 ,與老伴一起寫安民告示,張貼在社區的各處,號召大家自己管理自己,把社區建設好。如今的丁美香沒事還經常回社區衛生服務站轉轉 ,與醫務人員聊聊天,探望病人、指導用藥。社區居民多,家家戶戶有個頭疼腦熱基本上都會想到她,而她也隨叫隨到,為此經常會休息不好,但她從來不抱怨。“大家能找我,就是對我工作的認可。”丁美香笑言。

  ■新鮮事

  “編外”好樓長,也住這樓里

  家住9號樓的居民侯淑榮有個特殊的身份 ,她還是12號樓的樓長。侯淑榮說:“在搬來9號樓之后,因為年紀大了,就想先辭了樓長的職務,畢竟自己已經不是12號樓的居民了。但每次12號樓的居民有什么事情,還是會找我商量。既然居民們信任我,我決定還是干下去。”

  由于當時蓋樓時防水沒有處理好,12號樓平臺總是漏水,修了好多次就是修不好。侯淑榮干樓長后,決定把這個困擾居民多年的問題解決好。后來,她找了專人來幫忙勘察漏水的地方,分析平臺漏水的原因,最終,在侯淑榮和居民的努力下,解決了漏水的問題,現在12號樓的平臺再也沒漏過水,“感覺把腿都快跑斷了,但一想到為居民把事解決了,我就感覺自己特幸福。”

  搬到9號樓后,熱心的侯淑榮開始兩頭跑,除了幫助12號樓的居民解決困難之外,9號樓里的事她也義不容辭。9號樓的樓下一直有一個燒烤攤,到了晚上,油煙味道特別大,燒烤攤里的吃客們喝酒、說話影響了9號樓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我們4單元的居民被熏得最厲害,玻璃都熏黃了,因為燒烤攤就在我們4單元邊上。”侯淑榮告訴記者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聯系了幾位同樣家住在9號樓4單元的居民,向社區反映了這個事情,最終解決了這個麻煩事,燒烤攤也從此沒有出現在樓下。

  ■和諧事

  油煙不擾民,商住一家親

  說起和樓下商戶的關系,侯淑榮對記者說道:“搬來這么多年了,我們從來沒有和樓下的商戶發生過爭吵,并且也能夠相互體諒。“我們樓上居民晾衣服、收拾衛生什么的都很注意,就是怕給樓下商戶帶來困擾。”9號樓樓下現在有4家飯店,不可避免地存在油煙排放問題,尤其是夏天居民家里經常能聞到油煙味,樓上的鄰居們雖然有怨言,但也都表示理解。“他們做生意的不容易,而且我們知道他們也在想各種辦法減少油煙排放,正是這種相互體諒,才使得我們相互間的關系比較融洽。”一位姓張的居民說道。

  居民們如此體諒商家,那樓下的商戶又是怎么做得呢?記者隨后來到樓下的小本家烤肉店,店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店里今年花費了1萬多元改進了廚房排氣裝置,新裝的凈化系統可以過濾掉大部分油煙和有害氣體。并且傳統中式餐廳里常存在油煙大、排氣猛的情況,但我們店主要以烤肉為主,煙氣排放相對比較緩慢,凈化系統能夠充分將其過濾。”隔壁的樸式烤肉店在開辦初期,就自覺安裝了油煙凈化裝置,店主樸經理告訴記者,這套設備需要定時維護,每月光電費成本就接近300元。“我最初挺擔心和居民產生矛盾的,”樸經理說,“所以開店的時候就自覺裝了油煙凈化系統,爭取把帶來的污染減到最少。”此外,他說自己的店每天晚上九點半就準時關門,也是為了減少噪音擾民。

  ■背景資料

  辛姓大家庭都是回遷戶

  如今的灣仔小區是辛家莊舊村改造的最后一批項目,2000年竣工,竣工后居民們陸續回遷。9號樓高6層,共有4個單元,每單元12戶,共48戶居民,據片長丁美香介紹,“由于我們樓里大部分人都姓辛,樓上鄰居論起來都有親戚關系。大家碰見,該叫大爺,該叫叔,都論得很清楚。尤其是過年,大家出來拜年才叫一個熱鬧,輩分大的人家里每年去家里拜年的人都很多,人多得有時候家里都坐不下。”辛克雨說:“拆遷的時候我們出去租過一年的房子,住了一年我們和當時的鄰居還都不認識,想找個人幫忙都幫不上,所以還是搬回來住舒服、順心。”

  文/圖  本報見習記者 劉欣  黃俊凱  賈志偉

  我們的樓座我們的故事

  樓座,是街道社區的一個基本單元,也是工作生活的一個重要場所;樓座,見證著社會發展,也記錄著滄桑歲月;樓座里,有普通的居民,也有感人的故事……你對社區哪些樓座比較感興趣?你所在的樓座有沒有故事?本報推出的《樓座》專欄,將探訪每一個有特色,有故事的樓座,也歡迎居民朋友與我們講述有關樓座里的那些人和事。聯系電話:18560605887,QQ:232188065,郵箱zhuhainews@126.com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