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祥璽 1999年注定與眾不同。上一個千年就要終結,新的千年即將開始,衰老與新生,荒誕和真實,在這里彼此交織纏繞。 這時,在青島市濰縣路55號樓下,砸破“鐵飯碗”應聘到半島的劉延珉和洪琥,正哼哧哼哧地把桌椅板凳往一座小樓上搬,這地方樓層不高、地方不大、門頭很小,里面卻已經忙得熱火朝天,一群來自山南海北的年輕人聚集在這里摸索嘗試,一張報紙在這里悄然醞釀。
于是,1999年8月9日這天,半島都市報與青島市民,開始了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她雙面彩印,濃眉大眼,談的都是百姓事,說來無不關民生,一出生即風華正茂,與眾不同,很快就俘獲了百萬讀者的芳心。
從此,這座城市,因為有了這張報紙,神采倍增,從此,這張報紙,因為深深植根這座城市,愈發枝繁葉茂。從單獨一張報紙到報系方陣,再到現代傳媒集團,半島與這座城市一起,實現著跨越式發展。
15年后的今天,已是她和讀者的第5371次見面。新鮮感雖然少了點,但老朋友之間的默契信任和欣賞卻與日俱深,如今的半島 ,也變得更加沉穩、大氣、高端、主流,和讀者一起,成長為這座城市的中堅。
一次又一次的親密接觸,一個早晨又一個早晨的如約而至,“有事看半島,有事找半島”,早已成為一種習慣。那么,這張報紙背后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呢?寫到這里,我不得不報幾個同事的料。
2008年初我采訪春運時 ,在青島開往菏澤的綠皮火車里,一個蜷縮在過道邊的老大娘聽說我是半島的記者,趕緊爬起來,問我認不認識一個叫李雯的記者,她說去年她和老頭在中韓的一個工地打工,半年多一分錢也沒領到,有工人給半島打了求助電話,李記者來了后,直接闖進工地找了“老板”,很快就幫他們好多人把錢要了回來。她就知道這個記者叫李雯,很感激她,但一直沒有機會給她說聲謝謝。她一再囑托我,見到李記者,一定替他們夫妻倆說聲:謝謝。
一家單位的負責人曾告訴我同事:他對半島記者的最初印象,來自一位叫趙君瑤的記者,有一次趙記者到他們單位采訪,采訪結束,他們請記者吃中午飯,但這個記者說什么也不吃,半個小時后,他開車經過公交車站時 ,恰好看到這位記者一邊捧著包子吃一邊等公交,他當時既感慨又感動,他說,從那之后,他就要求,單位的工作人員,要主動為半島的記者提供線索。
而就在您看到這篇稿件的此時此刻,15年前往濰縣路55號小樓搬桌椅板凳的劉延珉記者,正在一線采訪,參加過“越戰”的他,15年來一直沖鋒在采訪的第一線,從國內的西藏、汶川、玉樹、酒泉、大涼山,到國外的日本、紐約、大堡礁甚至南極……往往剛從一個新聞現場出來,又要立即飛往下一個,作為同事,我們也和讀者一樣,大多時候,只能在報紙上見到他。
15年來,正是這樣一群人,不分白天黑夜,奔走在這城市的街巷和里院,傾聽著百姓的每一聲訴說,無論喜怒哀樂、歡笑悲憂,還是家長里短、柴米油鹽……然后飽蘸眼中熱淚、心間熱血,于字里行間,記錄著這所城市前行的每一個腳印,書寫著對這座城市對百萬讀者的熱愛。新聞最終都會成為歷史,但我們也要記下有溫度有態度的歷史,豐滿這座城市的記憶,豐富市民的生活,這是大眾報人的一貫傳承,也是半島人永遠不變的情懷和擔當。
下一個15年,我們一如既往。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