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人文青島]猶思昔日青潮(圖)

2014-06-24 09:13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葉克飛

  王統照故居就在外婆家附近,僅五分鐘路程,小時候常在那院門前游蕩而過,當時那院落并未刻意修葺,殘舊中卻有韻味。那時我不知王統照其人,后來讀他的《山雨》,才知這位如今聲名不彰的作家其實是新文學的重要人物,《山雨》在當時與茅盾的《子夜》齊名。

  后來專程去尋訪 ,院門口已掛上了“王統照故居”的牌子。

  那日,我從原總督府側面的小路拾階而上,走到觀海二路。總督府是德式建筑,極是壯美,小路由石板鋪就,層層階梯,兩側是大塊花崗巖筑成的建筑墻面,上面布滿綠意盎然的爬山虎,讓人忍不住伸手觸碰,墻角也伸出幾朵小花。

  我不由浮想聯翩:當年,那些文學青年攜青澀文稿造訪王統照時,是否也是走這條路?

  走到盡頭,便見到一條蜿蜒著的半山小徑,有一個個需拾階而上的院落 ,兩側矮墻伸出朵朵櫻花、紫藤或桃花,那一個個略顯殘舊的窗臺前,也總擺放著一盆盆小花。

  這便是觀海二路,與之平行的還有一條觀海一路。所謂“觀海”,是因其地勢高,依山而辟,可憑窗觀海。

  當年,這里是熱切的,身為新文學干將、成名已久的王統照,提攜了眾多文學青年。吳伯簫曾回憶,“觀海二路的書齋里,同你送走多少夕陽,迎來過多少回山上山下的萬家燈光”。當時在國立青島大學讀書的臧克家也常來王宅拜訪,他的第一本詩集也由王統照籌資出版。許多客居青島或赴青游玩的作家都曾做客于此,俞平伯就曾留下“故人邀我作東游,可惜年時在早秋。三面郁蔥環碧海,一山高下盡紅樓”的詩句。

  也是在這棟小樓上,王統照編輯出版了青島歷史上第一個文學刊物《青潮》。在創刊號上,他寫下《我們的意思——代創刊詞》,其中寫道:“我們想借助文藝的力量來表達思想,在天風海浪的浩蕩中,迸躍出這無力的一線青潮。”

  1931年,他游歷東北,寫成報告文學《北國之春》,回青后又寫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以東北鄉村為背景的《山雨》。

  因此書敏感,遭當局警告,刪除部分內容后方準印行,王統照則選擇赴歐游歷。

  抗戰期間,青島淪陷,觀海二路49號也被日軍占據,此時的王統照正在上海工作,日軍叫人通知他回青“合作”,可歸還房子,他自然不肯做漢奸,可憐故居多年藏書毀于一旦。抗戰勝利后,他回到青島,終于得到了國立山東大學的聘書,觀海二路的小院也得以收回,雖已家徒四壁,但這條路總算重回往昔寧靜。

  如今的觀海二路依舊寂靜,走了半天 ,只見到幾個老人慢慢從路邊踱過,或坐在門口的小凳子上擺弄花草,一派悠然。

  如今,海畔高樓林立,這些院落恐怕已看不到海,更聽不到濤聲。當年,為了看海,王統照專門在書房外修了個小平臺,起名望海臺,他曾寫道:“每天下午,太陽光正射在院落里,夕陽西下,照得海水一片通紅,海色天風,最適人意”,他也曾在《青島素描》中寫過青島的云,“如有點稍稍閑暇的工夫,在海邊看云,能夠平添一個人的許多思感與難于捉摸的幻想。”

  王統照

  (1897年~1957年),字劍三,作家,諸城人。1924年畢業于中國大學英文系。1918年辦《曙光》。后與鄭振鐸、沈雁冰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曾任中國大學教授兼出版部主任,《文學》月刊主編,暨南大學、山東大學教授。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省文化局局長等 。著有長篇小說《山雨》等 。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人文青島 王統照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