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訪離開煙大的保潔員:人在哪節約種子在哪發芽

2014-06-23 09:41   來源: 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齊魯晚報訊(記者 張倩倩)從2013年5月開始,煙臺大學七餐廳的七名保潔員就開始撿學生的剩飯吃。本報對此率先報道后,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學生聯合會和山東諸多高校發出“崇尚節約、摒棄浪費”的倡議,節儉之風蔚然興起。七名保潔員成了節約的典型,日前還被評為“全國節約之星”。

  2014年新學期開始,七名保潔員離開了煙臺大學的餐廳,去了不同的地方,但他們把“節約”、“儉樸”的精神帶到了新工作和新的環境中去。近日,本報記者對其中的四位進行了采訪。

  

6月18日,羅玉龍坐上公交準備去富士康上班。本報記者韓逸攝



  羅玉龍:在新單位仍然愛“叨叨”

  66歲的羅玉龍個頭不高,還有點兒駝背,但他眼睛里總是透露出一種光芒。作為吃剩飯的發起人,羅玉龍不僅把自己的節儉觀念告訴自己的家人,還把它帶到自己現在的工作中,以宣傳節約為榮。

  在煙臺大學,羅玉龍可是同學們心中的“ 名人”,同學們親切地叫他羅大叔。通過好幾次被請到班里做演講,羅玉龍被許多的同學知道,不少同學在校園里遇到他,都會跟他打招呼,這讓他覺得特別歡喜。

  “我喜歡教育孩子們,就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他們不知道過去的苦。”羅玉龍從上臺演講會緊張,到侃侃而談,最后成為節儉的“布道者”,現在他帶著這種使命來到了新的崗位。今年4月份,羅玉龍來到了富士康工業園一家餐館,和他原來的老哥們兒姜德芝一起洗餐具。到了新的崗位,羅玉龍也不閑著,看到浪費的現象,他還是會說道說道,對于年輕的同事,他也會教育一下。

  “可能我比較能叨叨,年輕人都會煩,但我就是想宣傳這節儉。”操著濃重的四川話,羅玉龍每次講完話總喜歡哈哈大笑,就像個老頑童。

  

18日,吳明華在煙臺大學對面的商場超市中做保潔。本報記者 韓逸 攝



  吳明華:看不慣年輕人亂花錢

  64歲的吳明華是吉林省四平縣人,來到煙臺有兩年了。每天下午兩點半,他開始穿著工作服在新世界百貨超市打掃衛生。像在煙大餐廳一樣,吳明華對待顧客總是笑瞇瞇的。

  說起去年吃剩飯的事,他還是頭頭是道。1950年10月,吳明華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用他自己的話,當時全國的經濟條件非常差,一家人經常挨餓,一年到頭,天天吃高粱面。盡管日子很苦,吳明華還是上了學,初中畢業后就當上了小學老師,這一教就是19年。后來沒有轉成正式老師,所以無奈下崗。不過,他在教書育人時就愛給學生們講過去艱苦的日子,對于自己的兒女也一樣,總是把“省著點”、“別浪費”掛在嘴邊。

  “對于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不浪費就是很自然、很習以為常的事。”吳明華說,去年重陽節他兒媳婦花了100多塊錢給他買了一件李寧的短袖,他感覺挺貴的,“都能買兩件了”。他總說看不慣年輕人花錢大手大腳,他總是算計著花錢,他已經付了兩套房子的首付,他說都是自己攢下的辛苦錢。對于吳明華來說,節約就是一種習慣,改都改不掉。

  

姜德芝目前在一家川菜館打工。本報記者韓逸攝



  姜德芝:不花錢的飯更不能浪費

  與在煙大餐廳不同,姜德芝現在所在的富士康工業園這家餐館是管吃的,也就是吃飯不用花自個錢。姜德芝說,來餐館吃飯的都是打工的,知道掙錢不容易,所以浪費很少,“花錢的不能浪費,不花錢的飯更不能浪費”。

  姜德芝是海陽西石蘭溝村的,在來煙臺打工之前,一直在地里擺弄果樹,后來因為兒子在煙臺忙不過來,他和妻子來給兒子看孩子、幫忙,現在孩子大了,他就開始打工,主要還是以餐飲業為主。

  不過,他已經很久沒吃剩飯了。“不浪費就是好事。”姜德芝說,與學生不同,上班族上班比較辛苦,偶爾出來改善一下伙食,下個館子吃頓飯,所以很少有浪費。“如果有浪費厲害的,我們看到了會建議他們打包。”

  有時一些員工并沒有煙大學生那樣聽從姜德芝的“教育”,對于姜德芝說的“節約”觀念不以為然,這令他很苦惱。姜德芝現在吃飯不花錢,但他仍然吃得節省,“雖然是管吃,那也不能浪費,米飯我都是吃多少拿多少,不夠再要,越是不花錢的,越不能浪費。”

  

周立勝目前在東北老家,這是他以前在煙大工作時的場景。(資料片)



  周立勝:窮人富人都得學會節儉

  與其他幾個保潔員相比,周立勝比較內向,不愛說話。對于他來說,撿學生的剩飯吃,一是感覺浪費糧食十分可惜,二就是可以省錢,減輕生活的成本。

  60歲的周立勝最近回東北老家了,他是黑龍江省牡丹江人,大概一個月才能回來。這次回鄉,主要是把家里的一百多畝田地處理下,然后回到煙臺落戶。他和老伴身上都有病,這也使整個家庭生活變得比較困難,節儉也成了很自然的事。

  周立勝說,每一個普通人,只有肚子鼓鼓的時候才能去考慮別的事,他吃剩飯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可以省錢。目前,周立勝和老伴兒、兒子在煙大附近租的房子,一個月1500元,他現在唯一考慮的就是攢錢、買房,然后等待兒子成家,這是他唯一的愿望。去年吃了將近半年的剩飯,讓周立勝能省下兩千多塊錢的生活費。周立勝說,生活困難的,只有節儉才能讓日子過得更好一些;生活富有的,也只有節儉才能讓富有的日子更長久。所以他總喜歡告訴身邊人不要浪費。

  原來的幾位“節約之星”離開了,但節約的美德留下來。現在煙大很多保潔員仍在撿吃學生們的剩飯—— — 雖然學生們的剩飯已很少了。

  文化的魅力使節儉成為風尚

  山東省人大代表、煙臺大學教授王全杰:煙大保潔員這次舉動,從個體行為成為一種風氣,成為一種校園風尚,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具有穩定性、慣性,不需要號召,不需要強制,不管保潔員一茬一茬換,老生不斷畢業新生不斷到來,這種節約的風尚會慢慢傳承下去。

  中國之聲觀察員、資深評論員朱熙:首先,保潔員的價值觀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節約的慣性,這種習慣在他們意識里已經難以改變,并滲透到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僅僅是不浪費這一件事。

  其次,反映出保潔員對糧食的深厚感情。他們經歷過糧食極度短缺的年代,他們永遠忘不了那種對糧食短缺的緊張感,這種記憶難以磨滅。

  再次,默默地接受他們、默默地給他們一個微笑比把他們推到風口浪尖是更大的尊敬。保潔員吃剩飯,克服了很大的心理障礙,那就是擔心被別人看不起。

  最后,從節約行動上講,每個人應當從盯著自己的飯碗,要求自己減少浪費,不再讓他們二次消費這些食物,慢慢讓自己也形成這種節約的慣性,并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這對于他們才是最大的尊重。

   [編輯: 林永麗]

相關閱讀

煙大 保潔員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