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印記:東南西北的小吃在這兒都有
直到現在,運河文化的基因仍流淌在這座古城的血液中。
臨清運河文化愛好者劉英順分析,常年的對外交往,讓臨清人既像京城人好禮節,也學習了南方人的精細打算,更有山西人的豪爽,而且經商意識很強。
18日晚接近12點,臨清一家街邊小店里,還有不少食客在吃夜宵。劉英順說,這就是當年漕運讓臨清人養成的習慣。來往商船日夜不息,沿河商鋪半夜照樣營業,臨清人養成了吃夜宵的習慣,延續至今,不少飯店下半夜照樣經營。
在臨清想吃上美味一點都不難,清真八大碗、捶雞面、溫面、燒麥……劉英順介紹,萬歷年間來往臨清的主要是徽商,清代以晉商為主,民國時則以京津商人為主,每個時期的商人帶來不同的飲食文化,讓臨清小吃獨具特色。
19日中午,臨清老城一條路邊,一個賣生活用品的小攤上傳來京劇聲,攤主邊聽邊拿著癢癢撓,背過手去撓著背。臨清人愛聽京劇,很多人都知道。劉英順說,當年徽班進京時,落腳在臨清碼頭,總要演出一段時間,就把京劇帶到了這里。
就在不遠處,矗立著一群并不算老的徽式建筑,白墻灰瓦馬頭墻。這讓隨行的濟南社科院副院長、山東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張華松教授感到震撼,“看得出當地人對文化傳承的愿望,他們有這方面的意識。”
一城之憾:很多南方人都不知道臨清了
繁盛隨著斷航逐漸褪去。上世紀70年代,北方大運河斷航,臨清也進入另一個發展時期。
鍋市街——臨清曾經賣鍋的地方,仍有幾戶做竹貨的商鋪。75歲的田寶珠在屋里打竹簾。田家做竹貨,他是第三代,兒子、孫子也繼承手藝做這行。但如今生意遠沒法和過去比,“比以前難做多了,還不如打工掙得多。”
在老城,做老手藝的人家已經不多。斷航后,臨清的產業發生變化,曾經暢銷的皮貨、哈達、絲綢等漸漸淡出,被紡織、軸承生產等替代。
臨清人心中多少會覺得遺憾。“我們繁盛的時候,跟濟南差不多。”住在老城的龐女士說。
在劉英順看來,夸耀的背后,實際上是失落。現在很多南方人都不知道臨清了,所以介紹自己時,他只好說自己是聊城人。
臨清人對臨清的再次崛起充滿期待。“我們都愿意保護好運河,城市好了我們也跟著好,最好能通航,再跑起船來。”在運河邊散步的一位市民說。
臨清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運河文化是臨清的一張名片,臨清就是要靠運河打響文化品牌,用文化的潛力和影響力再次繁榮。當地會抓住時機做好發展文章,“重現當年神采”。
臨清再騰飛,可深挖運河文化資源
運河帶走了昔日繁華,現在,臨清這樣的城市還能靠大運河打什么牌?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旅游系教授王晨光說,臨清的老城區保留得相對完整,包括當地人世代傳承的生活方式都有保留,十分難得。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他建議臨清把這些資源轉化出來。
濟南社科院副院長、山東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張華松教授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說,有些運河城市在運河衰落后及時轉型,重新進行產業布局,走出了新的發展路子。而臨清在陸路交通方面優勢不明顯,所以解放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雖然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取得很大成就,但相比明清通漕時期,仍有巨大落差。如果僅靠發展工業,臨清沒有特別的資源優勢,所以他建議臨清因地制宜,充分發掘利用深厚的傳統文化和旅游資源,加強對老城區歷史文化資源的發掘、調查、研究和提升,進行高水平的科學規劃和建設,發展具有濃郁臨清特色的旅游觀光業、休閑產業及服務業,打造“江北運河第一名鎮”。
本報特派記者 馬云云 喬顯佳 張榕博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