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龍貴 4月2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擬對現行刑法和刑事訴訟法7個法律適用問題作出解釋,其中最為公眾關注的是,騙低保者將追究刑責。按照解釋草案,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險待遇的,屬于刑法第266條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 這就意味著,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出臺之后,“開著豪車騙取低?!边@種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并且廣為民眾詬病的現象將在法律上被定性為犯罪行為,面臨刑法的制裁。
“開著豪車領低?!钡仍p騙行為,一方面侵害和剝奪了低收入群體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損害了社會公平和社會誠信。低保政策是一種國家行為,是以政府的公信力為制度保障的。一旦發生“騙?!毙袨椋瑒t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低收入群體,還包括政府威信和整個社會的公平和誠信體系。如果說一般的詐騙行為是弄臟河流的話,那么“騙?!毙袨閯t相當于直接破壞了水源,危害尤烈。
因此,對于“騙?!毙袨槔響獜膰乐卫恚哟髴吞幜Χ?,從而提高其“犯錯”成本。但從現實情況看,很長時間以來,“開著豪車領低保”等詐騙行為之所以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甚至在某些地方呈現愈演愈烈之勢,根本原因就在于“犯錯”成本太低。實踐中,對于“騙?!毙袨?,有的地方按詐騙罪追責,有的給予行政處分,更普遍和常見的是一退了之,在追回保險金或者待遇后,不再追責。這無異于鼓勵和縱容人性中“惡”的一面。
“騙?!毙袨橹蚤L期逍遙于法律制裁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樣一個認識誤區:“騙保”屬于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只有通過道德規勸的方式來加以糾偏,所謂法律的歸法律,道德的歸道德。法律是一種基礎性的力量,打造公平與正義,構建社會誠信,固然需要道德層面的不斷啟發和激勵,但同樣需要法律的剛性約束和驅動。頭頂星空,腳踏大地,既要敬畏道德,又得尊崇律法,這便是“騙保
入罪”的最大意義。(作者系媒體人)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