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麗
在我省一些鄉村,由村兩委負責組織的“四德榜”、“贍養榜”評選已經形成了傳統,這樣的“榜單”比較穩定地發揮著道德引導的作用,但是,還有許多村莊的道德建設處于空白之中,由誰來打破僵局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現實中,若沒有上級政府或者民間力量的推動,一些鎮村主動開展道德實踐的動力并不足。當問及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時,魯西北地區一位村支書坦言,近些年來村兩委主要忙的是計生和土地,道德建設還屬于錦上添花的內容,如果上級政府不推動,村里較少進行組織。而且,現在各家過各家的日子,如果村兩委致富能力不強、公信力不高,那很難有凝聚力。所以即使村里帶頭倡議講道德,群眾信服不信服還是個問題。聊城市一位鄉鎮負責人也談到了自己的經歷:春節時他所在的鎮提議,春節期間給父母磕個頭、洗次腳、捶捶背。其他鄉鎮的干部聽說這件事后,感到很不可思議。因為按照通常的做法,放假后利用親朋相聚的機會,該多宣傳自己的鄉鎮,多打聽招商引資的信息。
這樣的例子多少體現出,在基層依然存在這樣的認識:追求經濟發展、財富積累還是第一位的,如何滿足農民的精神期待、心理需求還處于較為靠后的位置。由此看來,鄉村的道德建設要真正啟動(而非形式上推廣),必須進行觀念上的變革。
不過,外部力量固然能給鄉村道德建設注入新鮮動力,但這樣的力量一旦撤走,已經改善的鄉村風氣是否還能維持呢?尼山圣源書院秘書長趙法生告訴筆者,他們的想法是,以后還要在村中成立老人互助組等組織,使道德踐行活動融入
村民生活中,使之成為一種自發性、內生性的行動。
去年12月,在書院學者的幫助下,北東野村曾組織過一次好公婆、好媳婦、好家庭評選,把評選的標準、條件制定出來,把選票發到各家各戶,兩三天之后收回統計票,村民的參與度非常高。而在頒發學習積極分子獎這一獎項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主持人念了5個積極分子的名字,結果上來6個人領獎。原來村里兩個大娘重名,其中一位確實是孝道模范,另一位卻是出了名的不孝順。最終,在村民們的積極“表態”之下,不孝的那位交出了拿到手的獎品。
這事雖不大,卻透露出一種好的趨向。當道德實踐真正在鄉村生根,當村民自己成為道德實踐活動的組織者、發動者、參與者,鄉村風氣也將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