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青島44年除夕海鮮大餐變遷:從"看魚"到洋貨(圖)

2014-01-16 14:48   來源: 青島晚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wǎng)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在青島,海鮮幾乎貫穿了每個青島人生活的記憶。從提著小筐跟隨爺爺奶奶去海邊趕海的孩提時代,到和同學好友吆五喝六“哈啤酒吃蛤蜊”的青年時代,再到事業(yè)有成時宴請賓客的推杯換盞……海鮮始終是揮之不去的存在,在每個年代的記憶深處閃爍。

  伴隨著時代的變遷,青島人餐桌上的海鮮無論是品種還是檔次,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上世紀70年代,生活條件普遍較差,不少青島人宴請賓客時擺上用木頭刻的“看魚”,以示隆重,熱情中透露出諸多無奈。如今,面對超市、農(nóng)貿(mào)市場品種多樣的海鮮,很多人早已“吃膩了”,開始青睞洋海鮮。

  作為“海鮮之城”,居民餐桌上海鮮的變化也折射出這座城市的變遷。正所謂,“小海鮮,大城市”。

  1970年

  招待客人擺上“看魚”


  老家是黃島藏南鎮(zhèn)的臧先生回憶起小時候上世紀70年代過大年的場景,仍記憶猶新,記得當時家里很窮,村里的親戚鄰居也都沒有經(jīng)濟能力吃上鮮魚,“那時候過年時吃上個白面饅頭都覺得很幸福,更別說吃魚了! ”于是村里的家家戶戶都普遍用木頭刻出個“魚的模樣”,“當時稱為‘看魚’,只能看不能吃”,他笑著解釋。農(nóng)村的人把“看魚”擺在招待重要客人的飯桌上,既在客人面前顯得“好看”,又符合農(nóng)村輩輩相傳下來,對過年要求“年年有魚”的老傳統(tǒng)。

  1985年

  懷孕時才能吃到大蝦


  在臺東住了30多年的王女士是地道的老青島,會過日子的她將一家老小的吃喝打理得有滋有味。今年58歲的她歷數(shù)起餐桌上海鮮的變化頭頭是道,“這么多年來最大的感覺就是海鮮種類豐富了,老百姓選擇的余地大了,價格也高了。 ”王女士說,自己小時候根本沒有這么多海鮮可以吃,最多就是吃個蛤蜊,海蠣子,多數(shù)情況還是趕海時撈上來的。王女士一直記得30年前自己懷孕的時候,為了補充營養(yǎng),家人專門花了一元錢給她買了一只大蝦吃,“那時候蛤蜊也就5分錢一斤,一元錢夠一家人吃好幾天飯了,買個大蝦吃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

  在王女士這些老青島的記憶中,1976年之前,基本都是靠糧票購買海鮮,而且能吃到的都是小海鮮,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海鮮的種類才稍微多一些,農(nóng)貿(mào)市場也開始出現(xiàn)了,可以自己花錢到農(nóng)貿(mào)市場買點海貨打牙祭了。那時候,他們最常吃到的還是蛤蜊、小立蝦等。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會比較奢侈買一次鲅魚。每到鲅魚下來的時候,女婿帶鲅魚上丈母娘家甚至成了一種風俗。而如今,鲅魚已經(jīng)不再是稀罕物了,因為市場上可供選擇的有魚類、蝦類、螃蟹、海螺等等,實在太多了。

  2000年

  以前不愿吃的現(xiàn)在很暢銷


  和很多老青島一樣,家住西鎮(zhèn)的馮芝蘭最愛吃的還是海鮮,“我們青島人對肉啊什么的不是太感興趣,就是淡水魚蝦也沒興趣,就愛吃海貨。 ”馮芝蘭說,每年休漁期之前,她都會買一些海魚存放在冰箱里,供休漁期間一家人食用。馮芝蘭說,很多海貨以前是不知道吃的,如今卻受到了市民的青睞,有些甚至成為大酒店的“特色菜”,比如海腸子,衍生出了很多種有關(guān)海腸子的做法。

  此外,像毛蛤蜊之類的海貨,如今幾乎退出了歷史舞臺。在她的感覺里,如今的物價確實高了,連蛤喇都賣到了幾元錢一斤,“其實還是老百姓日子過好了,手頭的錢多了。 ”

  2014年

  本地海貨吃夠青睞洋海鮮


  作為80后,今年31歲的小劉是土生土長的青島姑娘,從小就是吃著海鮮長大的,從她記事起,餐桌上幾乎每頓飯都少不了海貨。吃了這么多年的海貨,從大海鮮到小海鮮,小劉幾乎吃遍了,但最青睞的還是鲅魚、蛤蜊那幾種,“現(xiàn)在還是每天都吃到海貨,基本上都吃膩了,現(xiàn)在吃海貨遠沒有小時候那么香了。”

  如今的年夜飯,會擺上滿滿一桌子海貨,龍蝦、鲅魚、海參、鮑魚應(yīng)有盡有,這在小時候是不敢想象的。即使如此,小劉仍覺得不過癮,如今過年,她都會到超市買一些進口海鮮吃,“雖然價格貴一些,但還是愿意嘗嘗。”

相關(guān)閱讀

青島 除夕 海鮮大餐

?

熱門推薦

房產(chǎn)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