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令之時互送賀卡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本身并無可厚非。但近年來一些機關單位公款印制并寄送賀卡逐漸泛濫,印有單位名頭、宣傳語的賀卡變成了缺乏人情味的例行公務往來,有些賀卡甚至連一個手寫漢字都看不到,與送賀卡的初衷背道而馳,不僅造成了資源和經濟浪費,也傷害了賀卡文化。 隨著“公款賀卡”
禁令的落實,賀卡產銷急劇降溫,賀卡設計、印刷、銷售等全產業鏈的日子都不好過。賀卡銷量大跌,市場反應冷清,就連中國郵政的賀年有獎明信片也未能幸免。“公款賀卡”的消失也波及了個人賀卡市場,除網上銷售渠道稍有活力之外,不少原本銷售賀卡的實體店鋪已經轉型或瘦身,市面上一卡難求已非個別現象。
“公款賀卡”禁令是對賀卡行業的深度淘洗,打消掉了在公款長期扶持下賀卡業的虛假繁榮。有人認為,如果不是一直以來有公款支撐,寄送紙質賀卡這一傳統交流方式恐怕早已落寞。
不過,我們也應意識到,賀卡并不完全姓“公”,承載著濃厚情感的賀卡,依然是一些人喜愛并堅持使用的人際交流方式。以個人合理收入購買并寄送賀卡合理合法,不應在對“公款賀卡”禁令的片面解讀之下,以一哄而上的方式把賀卡完全打壓直至消失。
我們應看到正常購買賀卡積極一面,以理性的態度保護并弘揚賀卡文化,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并使用賀卡,莫讓本來美好的賀卡感到“心寒”。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