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井底人”王秀青近日生活受到媒體的關注,很多單位愿提供工作機會,但王秀青沒有答應,他稱不想給人添麻煩。王秀青11歲的小兒子說“平常上下學走在路上,看到井蓋時,就會想起來,我爸就是在那底下住著的。” 王秀青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很多熱心人士向王秀青拋來橄欖枝……不論是哪一種形式的幫助,都將溫暖著這一家。這是一個好現象,這說明社會不缺好人,令人欣慰。然間,我想問的是,王秀青被熱心人士救助是否尷尬了官方救助機構?王秀青們不愿望接受官方救助,官方救助機構是否反思過?為何不與時俱進、主動建立制度化幫扶式救助模式呢?比如,幫助王秀青們聯系好心人,以解決就業問題,這應該不難吧。
官方救助還只滿足于救助流浪漢,只適合救助那些失去生活來源的人。雖然王秀青們生活過得艱苦,但他們希望憑自己的雙手養活一家人。當下社會救助停留在“不餓死人”的低水平階段,這又怎么能滿足王秀青們的需要呢?難怪王秀青不愿被救助。
事實上,這提醒官方救助要升級,建立復合性救助機制。即在臨時救助基礎上,把社會底層窮人做一次調查摸底,建立檔案,募集有志于救助底層窮人的企業和成功人士,建立結對幫扶。同時,官方要儲備救助公房,為底層貧窮的創業者提供廉價的住所,為底層窮人創業和奮斗提供幫助,讓底層窮人通過自身努力實現改變生活現狀的愿望。這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作者系時評人)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