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尹寶昌撈海參“摸”出產業之道 曾遭同行威脅

2013-12-02 07:34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第九屆國際農交會上,"老尹家海參"獲獎。(資料圖片)



  開欄語

  繁華都市中,我們經常看到成功的企業家,所到之處被鮮花、榮譽、掌聲包圍著。殊不知,每位成功的創業者背后,都有一段痛苦煎熬的創業歷程。在奮斗過程中,到底經受了多少磨難,經歷了多少挫折,只有自己知道。而成功企業家所經歷的歡笑淚水、經驗和教訓,對想創業的你我又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從今日起,本報黃島新聞開設“企業家面對面”欄目,通過采訪成功企業家,記錄下他們在創業路上所經歷的淚水和歡笑,總結出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希望能給予正在創業或即將踏上創業路的人們一些參考和啟發。

  提到青島“老尹家”海參的尹寶昌,可謂是青島海參行業響當當的人物。“雖然我是‘蛙人’出身,但這些年我在經營海參時一直堅持一個底線,那就是既然選擇做食品行業,就要給市民拿出最高質量的產品,否則會愧對這個行業和廣大客戶對我的信任。”12月1日,尹寶昌對記者說,海參這個行業如果“稍微動點手腳,就是一個暴利產業,但我為了堅守自己的底線,曾多次受到過威脅。做食品就要對得起良心,不受利益熏心,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變”。

  摸海參險丟命,“蛙人”上岸

  在“老尹家”海參創始人尹寶昌的倉庫內放著一套黑色的潛水裝備,氧氣管、腳蹼和鉛墜等一應俱全。尹寶昌說,這套潛水裝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代表了他光環的背后經歷了多少心酸。

  1991年,在薛家島上一個叫“煙臺前”的漁村里,17歲的尹寶昌因為家庭貧困不得不放棄了學業。“為了貼補家用,我讓父母給我買了一套潛水裝備,下海為養殖戶撈海參爭錢,圈里叫‘蛙人’。那個時候,每次下海撈上來一斤海參能掙3毛錢,只要肯賣力,一天能撈上來1000斤左右的海參,這個收入在當時來說已經非常高了,而且工錢都是日結。”尹寶昌說 ,掙得多,付出的代價自然也是相當高的,“潛入水下,風險、恐懼以及體力嚴重透支,不是誰都能承受得了的,很多年輕人都不敢干、不愿干”。尹寶昌說 ,做“蛙人”,由于受潮水,風浪、暗流等水下不確定因素影響,甚至生命都會受到威脅。

  “我記得那是個晴朗的下午,我和幾名同行一起,穿上裝備后就一個猛子扎進了水底。”透過潛水鏡,尹寶昌看到水下的海參密密麻麻地吸附在礁石上,蠕動著身子尋找食物,“于是,我們幾個人一起趴在水下小心翼翼地挑選著海參,誰也沒想到,此時的危險卻正在一步步向我靠近”。

  就在尹寶昌專心挑選的時候,他的身子突然失去了控制,隨著海水迅速打轉。另外幾名一起工作的“蛙人”立即游了過來,分別抓住他的胳膊和腳 ,用力地把他拽離了這個暗流點。尹寶昌得救了,但這次危險的經歷讓他改變了想法:“我不能把自己的命賭在水下,我要上岸,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

  1998年,尹寶昌告別了長達8年的“蛙人”生涯,拿著積攢了5萬元的積蓄,走上了創業之路。    

  血汗錢打了水漂,重頭再來

  “我已經和海參打了8年的交道,所以我當時的首選就是海上養殖”。于是,尹寶昌把5萬元都投入了海上養殖。但天有不測風云,一場臺風襲來,錢全打了水漂。

  “怎么辦!我當時就一個想法:不能這么容易被打倒!”沒了本錢,尹寶昌又重新穿上那套潛水服,繼續下水和他們一起撈海參攢本錢。2003年,尹寶昌看中了餐飲行業,再次創業。但好不容易開起的一個小飯店開張5天,卻沒有幾個客人。尹寶昌果斷關門,“這個行業不是我能干下來的”。

  養殖賠光血汗錢,飯店又無法經營下去,那就來做干海參,市場大,風險也相對小一些。雖然經歷了太多的失敗,但堅韌的意志力和不服輸的闖勁讓尹寶昌第三次創業。

  起步的困難程度遠遠超過尹寶昌的想象。活海參收回來后,沒有現代化的加工車間,他只能用當時的傳統工藝——草木灰加工法;沒有銷售門頭,他就拿著海參走上街頭自己推銷,可是別人看了這種沒有品牌和包裝的海參,都搖頭不買……見此,尹寶昌回到家里和父親商量,要給自己的海參起個名字。他想了很久,打算用自己的姓來命名品牌。父親卻說 ,用“尹”字注冊品牌可以,但是海參的質量一定要過關,絕對不能摻假,否則就不能用這個名字。

  尹寶昌答應了。于是,第二天,他先去租了個小門頭,然后拿著海參到店面所在的街上叫賣。“小伙子,我要半斤海參。”在小店門口的街上叫賣了一個星期后,尹寶昌終于迎來了第一位客人。“當時這個客人對我說,前幾天他收了我送的一個海參,回去發開后,發現質量和口感都很好,所以才來買的。”第一次見到了回頭客的尹寶昌說,他也是從那時感到口碑的重要性。

  叫板劣質海參,屢遭死亡威脅

  靠著過硬的質量,尹寶昌在干海參行業終于有了一席之地。從2005年起,海參市場上開始出現“劣質產品”。海參屬于高端消費品,利潤還算可觀,可一些不法分子依舊不滿足,在海參內摻入大量的鹽和糖,營養成分大量流失,一旦辜負消費者的信任,整個市場都被連累。

  讓尹寶昌決心維護這個市場,是受一位老人的觸動。有一天,他正在店里招呼顧客,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走了進來,她從口袋里摸出一塊手絹,顫顫巍巍地打開,里面包著一個海參。“老人問,這個海參怎么樣,是不是好東西,從她的眼神里能感覺到,她很珍惜手里的海參。”尹寶昌說,老人的舉動讓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2005年秋天,這種海參制作“新工藝”蔓延開來,加工干海參添加鹽分和糖分,每千克可增重400克,按當時行情計算,可獲利500多元。可尹寶昌仍堅持按標準工藝加工,為此公司拒絕了50多萬元的“肥肉”。

  尹寶昌回憶,2006年春節前,由于天冷海上封凍,無法下海捕撈鮮海參,再加上春節客戶集中購買,外地一些海參販子看到“商機”來了,帶著次等海參找到他,想貼牌銷售,從中謀取高利。尹先生當即表態,不能為一時的蠅頭小利坑了消費者。“堅守底線,是對食品行業的責任,也是當初對父親的承諾”。

  2006年,尹寶昌果斷站了出來,告知媒體海參摻假的危害,一時引起軒然大波。一些不法商販急了,威脅短信和電話撲面而來,有的還揚言要“搞死他”,“不管怎樣,我不能讓劣質海參亂了市場。”尹寶昌說。

  經歷風雨的考驗,尹寶昌的海參產業如今在島城成了金字招牌,都說這家的海參貴,銷量卻一直上揚,憑的是什么呢?就是質量和口碑。尹寶昌說,質量就是他的生命,現在“老尹家”牌子越做越響,已經從當初的傳統工藝發展到現代化流水作業。

  2008年一次全國展會上,尹寶昌拉出“堅決抵制糖參”的橫幅。這樣的做法再度受到全國許多同行的威脅,但依然阻止不了他維持行業秩序的行動。繼續呼吁、奔走,2011年,尹寶昌在大連參與了行業國標制定,這個榮譽對海參經銷商來說是無上的。

  文/圖  本報記者黃超  周晉華(署名除外)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尹寶昌 撈海參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