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葛豐
根據國務院要求,全國審計機關于8月1日起全面展開
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這是審計署第二次組織
地方政府性債務全面審計,同時也是首次展開包括中央在內的五級政府性債務徹底摸底和測評。
相比于政府性債務危機頻發的歐美國家,我國在此問題上暫時安然無虞。一方面,即使按照極端估算,中國的政府性債務規模相比同樣巨大且增長強勁的財政收入規模,尚屬于可承受范圍;另一方面,我國的銀行體系實際依然坐享國家信用背書,其流動性狀況并不敏感于信貸質量波動。
但伴隨情勢變遷,我國的政府性債務安全正在逼近系統性風險積累的閥值,而上述兩項安全閥近來也已經亮起警燈,具體來說就是:一方面,在經濟增速業已出現拐點的背景下,連年超高速增長的財政收入不可避免地因為稅制設計中暗含的放大效應而加速下行;另一方面,在去杠桿化的總體政策思路下,中國的銀行體系流動性至少不再像以往那樣有無盡“父愛”可憑恃,而不久前驟發的“錢荒”,也從某種角度傳遞出這一信號。
在宏觀經濟景氣度下行時期,原本被暫時掩蓋的風險很可能加速引爆,這也是新一屆政府未雨綢繆,及時展開政府性債務全面審計原因所在。下一步要在摸清底子的前提下,堵、疏結合對癥下藥。(摘自《中國經濟周刊》)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