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
黃島區
環保部門了解到,今年以來,該區把環境準入作為經濟發展的“調節閥”,對新、擴 、改、遷建項目全面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上半年,共
審批建設項目173個,拒批不符合審批原則的項目7個,杜絕了新污染源的產生。同時 ,環保部門將《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審批時限進行了最大限度的壓縮,由法定的60日、30日、15日分別壓縮至10日、5日、3日。
上半年審批建設項目173個 黃島區環保部門遵循“先算、后審 、再批”的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實行建設項目審批“總量指標”和“容量許可”雙重控制,嚴把建設項目審批關,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或處在環境敏感區的建設項目實行集體審查、集體決策,一律經過建設項目環保審查委員會研究討論,對存在環境安全隱患、能耗物耗高、環境污染重的項目堅決予以拒批 。2013年上半年,該區共審批建設項目173個,拒批不符合審批原則的項目7個,杜絕了新污染源的產生。
采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環保部門建立實施“誰審批、誰簽字、誰負責”環保審批負責制,凡越權審批、違法審批的,將嚴肅追究審批人員的責任,努力做到“不欠新賬、多還舊賬”,從源頭堵住環境容量的無序使用。
審批時限最大限度壓縮 在“批得好”的同時,黃島區環保部門還加大了服務力度,努力做到“批得快”。將《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審批時限進行了最大限度的壓縮,由法定的60日、30日、15日分別壓縮至10日、5日、3日,加強環評機構的監督管理,實行星級評定考核,督促環評單位盡快完成環評文件編制,使重點項目以最短時間進入審批流程。
據悉,建立健全重點項目環保審批服務機制,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實行容缺受理、容缺審查、并聯審批和網上聯審聯辦,對重大項目環評審批實施跟蹤服務,專人負責,提前介入,在環評文件編制和環評報批過程中實施跟蹤指導,幫助建設單位協調解決問題,審批效率大幅提高。同時,對建設項目驗收流程進行了重新梳理,制定了《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暫行辦法》,建立建設項目驗收“一次性告知、一次性辦理”制度,實行項目管理、環境監察、監測并聯集中驗收,壓縮驗收時限。今年以來,先后完成34個建設項目的驗收和5個項目的試生產審批,9家企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驗收,促進了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記者 周晉華 本報通訊員 張君臣 王珂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