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班”之學風
課堂要效率,不靠課后拼
王壯介紹說,他們班級同學主要是向課堂上要效率,而不是課后搞題海戰術,課堂上都是集中注意聽老師講解,不會的直接提問老師。
高三時才分到2班的學生邱甲凡,轉入新班級以后體會最大的就是這點,“我以前從來不做課堂筆記,可是轉到這個班級以后,發現不做筆記根本承載不了豐富的課堂內容,我就跟著別的同學學認真做課堂筆記,發現課堂效率果然大大提高。”邱甲凡在高三還有一大改變,就是仔細整理自己的錯題,這也是跟著別的同學學習的,學習成績也有了較大提高 ,高考中考了621分。
“我們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夠獨立思考、勇于創新,這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高考前最后兩個星期,我們是完全放手給學生們靜悟,不允許老師進入教室內輔導,而且是單人單桌,模擬高考考試場景,這兩個星期的個人靜悟對學習成績提高很有幫助,這都得益于平時課堂教學。”58中辦公室主任袁忠珂表示,學習成績好的班級肯定是課堂效率高的班級,課后死拼只會形成惡性循環。
據了解,58中近些年堅持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堅持“簡單、實用、高效”的上課原則,讓老師精心制作和完善導學案,形成了“學案導學,以學定教”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學習習慣的改進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牛班”之氛圍
溝通無極限,重班級文化
在這3個班級里,老師和學生、老師和家長、學生和學生每天都要進行各種互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溝通,兩位班主任江慧妮、王付波也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江姐”、“波哥”,學生間還流傳著“博導”、“理科小王子”等各種有趣名頭。
“高三這一年,我們班幾乎每周都有班會,高三很辛苦,學生需要體諒、需要有老師在旁邊引導。”江慧妮手機都是24小時開機,晚上11點多也會接到家長或學生打來的電話,但她總是不厭其煩地與家長、學生進行耐心溝通。
1班學生宋楊二模考試考得很差,這個平時不愛說話的小姑娘有種近乎崩潰的感覺 ,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充滿恐懼,焦慮地直掉眼淚。“我們班主任封強發現我的情況后,第一時間耐心地進行了開導,讓我重新找回了自信。”重拾信心的宋楊今年高考理科成績是650分,她表示考得好主要是老師及時幫助她破解了心魔。
進入高三11班的教室,貼在門口墻上的李村河拉練時全體老師和同學打著橫幅和班旗的“全家福”映入眼簾 ,能夠體會到一種強烈的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走進教室,教室后側墻的最高處粘貼的第一次家長會后所照的家長合影,默默地向同學們傳達著這樣的信息:“父母時刻在關注關心著你們。”
11班面向全部學生征集了班名 、班牌、班風、班訓的標語。這個班級文化除了重視學習外,還注重培養一種精神思想,勵志而充滿激情。記者 單俊楠 實習生 王彩云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