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鄧海建 記者近日深入全國最大的發泡餐具生產地廣東東莞暗訪,發現一些企業按照新料和廢料1:4(甚至1:5乃至更大)的比例——也就是1袋新料加上4袋廢料,混合生產發泡餐具。這些廢料大部分由國外進口的工業膠頭加工而成,為讓生產出來的餐盒增白,企業往往在填料時還添加熒光粉等有毒物質。(5月19日《都市快報》) 俗話說“窺一斑而知全豹”。據公開資料顯示,全國有100多家企業在生產發泡餐具,東莞就有10多家。事實上,東莞發泡餐具份額占市場七成以上,是全國名副其實的最大的一次性發泡餐具的生產地 。從記者暗訪的情況看,發泡餐具的生產或存在著多重隱憂:一是早在國家解禁前七八年,發泡餐具的生產一直未曾止歇;二是在質量上,使用工業廢料和熒光劑、滑石粉等已成為行業明規則 ;三是一旦遇到工商、環保等部門檢查,基本都可以用錢來“擺平”。在這樣的營商環境下,誰能相信解禁發泡餐具是一種環保的、集約的選擇?
14年冰封,一朝解禁。這究竟是給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生產企業雪中送炭,還是讓“白色污染”雪上加霜?面對解禁后的質量與監管之慮,職能部門又該做出怎樣的解答呢?有關數據表明,當今我國發泡餐具生產企業每年可獲利1.5億元,但以每個餐具環保回收投入6分錢計算,每年所需的資金則高達9億元。我們姑且不對解禁的理由做過多的反證與聯想,只想問兩個問題:即便發泡餐具解禁合法合理,工業廢料與熒光劑的大量添加,難道不需要有人出來管管?即便一些國家和地區允許使用發泡餐具,但前提是處置有方、處置有法。同樣是一次性發泡產品,發達國家開發出低發泡、抗高溫的新產品,并建立專門的回收立法、健全的回收系統、嚴格的回收責任和標準,如果我們的“回收難”不能紓解,大量發泡餐具該如何“善后”?
有毒發泡餐具的泛濫、“白色污染”的鋪天蓋地,無論怎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恐怕都無法稀釋現實中的層層憂慮。發泡餐具,不能陷入有人解禁
無人監管的窘境。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