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的胳膊被涂上舒筋活血的藥后,包上保鮮膜用神燈烤。
穴位埋線療法,醫生將醫用羊腸線埋進患者穴位中。
記者體驗機器號脈。
在胳膊上涂上藥,用保鮮膜包裹,然后再用燈烤,這種新式的中醫療法你嘗試過嗎?如今,各種現代產物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了古老的中醫上。8月7日,記者在山東中西醫結合醫院便體驗了一次“封包療法”和機器號脈。保鮮膜能讓中藥藥力更多地被人體吸收,這種方法市民在家里也可以使用。此外,記者探訪了解到 ,中醫中還有很多療法,如小針刀療法、穴位埋線療法等,具有創傷性,需要在無菌的環境下操作,療效同樣很好。
■封包療法 包上保鮮膜用燈烤,促藥物滲透 神經內科主任尹愛兵介紹,平時市民在家里也可以做,像扭傷后,可以涂點紅花油,然后再用保鮮膜包起來烤烤,效果不錯。
保鮮膜也能在中醫養生上發揮大作用?剛聽說時記者將信將疑。8月7日,記者來到山東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尹愛兵為記者做了一次“封包療法 ”。“這種療法是先在皮膚上敷藥,用保鮮膜包起來,然后再用燈烤。”尹愛兵說,這種療法就是現代化的中醫療法。
“做治療之前先把肌肉按摩下,讓肌肉松弛緩解下。”尹愛兵一邊給記者按摩胳膊一邊說道。按摩一段時間后,尹愛兵開始在記者的胳膊上擦藥。“擦藥也是有技巧的,得用推拿的手法讓藥滲透進去。”尹愛兵說,并不是藥涂上就可以了,而是要不斷地按摩 ,促進藥物滲透。尹愛兵按摩了大約五分鐘之后,開始包保鮮膜。保鮮膜包好后,尹愛兵又把神燈(即電磁波治療儀)拿過來烤。“用保鮮膜包起來主要是防止水分蒸發,烤的目的是促進藥物滲透。”尹愛兵稱,烤的時候,還可以用紅外線或者艾條。
尹愛兵說,在烤的過程中也是有講究的,神燈離皮膚的距離要在10厘米以上,而且溫度要在40℃到60℃之間,一般烤20分鐘就可以了,如果皮膚敏感的話,烤的時間可以短一些。
“這種方法最早是用于治療中風后肌張力不好的患者,現在逐漸演變到治療關節疼痛。”尹愛兵稱,涂在皮膚上的這些藥是他們自己調制的,用于舒筋活血。
尹愛兵稱,平時市民在家里也可以做,像扭傷后,可以涂點紅花油,然后再用保鮮膜包起來烤烤,效果不錯。
■機器號脈 “望聞問切”,3分鐘就出診斷結果 這臺機器就是一臺電腦連接著“號脈”的輸入端,通過特定編制的軟件就可以達到望聞問切的效果,模式類似于在社區衛生中心開展的“中醫體檢”,但它增加了號脈和觀察舌苔的功能。
現代化的機器在中醫中使用越來越多。在該院治未病門診還有一臺機器更加神奇,它甚至可以代替有經驗的中醫師為患者號脈,完成“望聞問切”給出健康指導。記者看到這臺機器就是一臺電腦連接著“號脈”的輸入端,通過特定編制的軟件就可以達到望聞問切的效果,模式有些類似于在各個社區衛生中心普遍開展的“中醫體檢”,但它的特點就是增加了號脈和觀察舌苔的功能。
這臺機器真得很準嗎?記者決定親試一把。電腦程序打開后,操作員為記者綁號脈的輸入端,她先把這個輸入端固定在記者手腕上,再將相當于老中醫試脈的手指的一個探測點固定在脈搏上,隨后記者的脈搏就像心電圖一樣出現在了電腦屏幕上。“3分鐘左右吧,結果就出來了。”果然,過了幾分鐘,屏幕上就出來了記者的檢測結果:“脈象分析:虛實度:207.52。脈率:71.00。類型:滑。”
接下來,是48道問題由操作員向患者詢問,例如“您的皮膚或者口唇干嗎?”“您容易頭暈或站起時暈眩嗎?”……回答完這些問題,操作員還要看記者的舌苔,從各個角度比對記者舌苔的各個方面,有七八種指標,最后生成了最終診斷結果,并以病歷的形式打印出來——“平和質。建議平時多吃五谷雜糧、蔬菜瓜果,少食過于油膩及辛辣之物。年輕人可以選擇一些強度大的運動比如跑步、打球。”
這個所謂的“中醫脈象診斷系統”診斷結果是否有效?記者又找到該院預防保健科主任劉志杰號脈,“機器檢測的結果基本準確,不過中醫師號脈還能從脈象里看出更多信息,如機器號脈能看出虛體質,但中醫師號脈還能看出是脾虛還是腎虛。”劉志杰說。
■小針刀療法 沿著韌帶剝離,疏通經絡 8月7日,記者采訪時了解到,除了以上的中醫療法外,有的中醫療法是具有創傷性的,需要在無菌的環境下操作,比如小針刀療法。“這個房間我們剛用紫外線消過毒。”當日上午,在給患者做治療前,該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愛民說。這里的醫生都戴著口罩、一次性帽子以及一次性手套,記者進入治療室時,也被要求戴上了口罩。記者看到,患者躺到治療床上后,醫生拿出了一塊無菌巾放在了患者左腿下邊。“這名患者患的是風濕病,這次治療的是左腿,操作的時候需要周圍是無菌的,所以得在下邊放無菌巾。”醫生說。
“摁疼了你就說。”醫生跟患者說道。“這里疼。”聽到患者喊疼后,醫生趕緊在疼痛的地方做了標記。“一會兒扎的時候就扎疼的地方。”醫生說。選好需要扎的部位后,醫生便用碘伏進行消毒,消毒完成后,醫生又拿起了一塊無菌洞布蓋在了患者的腿上,需要扎的地方露在外邊。
“做這個治療前需要給患者打麻藥。”醫生說,他們配的藥里不僅有麻藥,還有促進神經修復的藥物。打完藥后,醫生開始給患者治療了。“治療時用的針是一種小針刀,這種針比針灸針要粗一些,直徑有1.5毫米,針的最前端是扁的。”醫生說著把小針刀刺進了患者的皮膚,然后在皮膚里劃來劃去。“針刀要沿著韌帶剝離,讓有炎癥的肌肉韌帶重新分布,從而達到疏通經絡的目的。”醫生說。
做完之后效果如何呢?“比沒做的時候強。”接受完治療的孫女士說,她今年 68歲,患有風濕病4年了,渾身關節疼,手指頭都伸不直,腿疼得更是走不了路。“我現在在這里住院治療,做完之后走路時腿可以彎曲了”。
李愛民介紹,這種療法比較適合網球肘、腱鞘炎、肩周炎、椎間盤突出以及椎間盤膨出的治療 。不過凝血機制有問題,以及患有傳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能做。這種治療方法就是將炎癥粘連地方松解開,不過做脊柱和腰椎時風險系數會大一些。
■穴位埋線 把線打進穴位,不用天天針灸 據介紹,有創傷性的中醫療法除了小針刀療法之外,還有穴位埋線,不過相對于小針刀療法來說,它的創傷性小一些。“所謂穴位埋線就是在穴位中埋一根線,然后通過線來刺激穴位,這樣就不用每天都針灸了。”李愛民稱,害怕做針灸的可以用這種方法,這根線是醫用羊腸線,就是手術縫合時用的,身體可以吸收,埋進去之后不用往外取。
記者看到,患者在治療時,醫生先將羊腸線剪成了兩厘米長。“一般長度在兩三厘米,根據穴位的不同,長短也不一樣。”醫生介紹。線剪好之后,醫生用鑷子夾起了其中的一根,放到了像注射器一樣的埋線針里,“就像穿針引線一樣,把線放到針里之后,再將針刺入穴位中,將線送進去。”醫生說著,便把針扎在了患者的頸椎部位。“有沒有脹的感覺?”聽到患者說脹后,醫生便將線放在了里邊,“脹的話,放進去效果好。”
“我頸椎增生,每天都做針灸治療,太痛苦了。”接受治療的王先生稱,接受穴位埋線后就不用每天都針灸了,線剛埋進去的時候還沒啥感覺,一般到了晚上會有酸脹麻的感覺。“有這種感覺就是得氣了。”李愛民稱,這根線的療效能持續一周時間,時間長了線就被吸收了。穴位埋線后,不能吃發物以及辛辣食物,且一小時內不能沾水,等小針眼長好就沒事了。 本版文/記者 李曉哲 韋麗麗 圖/本報記者 王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