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孫勛波 7月中旬今麥郎方便面被爆“酸價超標”,此事近日出現逆轉:7月26日,最早檢驗出今麥郎方便面酸價超標的三門峽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開聲明,承認其自身方便面酸價指標檢測資質認證不全,此前對今麥郎方便面的三份檢測報告予以收回并聲明無效,同時對今麥郎公司表示道歉。(7月27日《新京報》) 食品安全檢測機構對其檢測結果“朝令夕改”,這恐怕令很多人始料未及。令人更加不安的是,類似食品安全檢測機構自擺烏龍事件并非首例。據報道,7月10日,湖南省信用建設促進會稱,美贊臣、雅培、惠氏等洋品牌的 1階段嬰兒配方奶粉相關產品里檢測出香蘭素,判定其不合格。這一消息引發軒然大波。然而此后不久,檢測機構湖南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隨后又稱由于工作人員失誤,檢測結果無效,委托檢測的樣品中并未檢出香蘭素……
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的屢屢失誤乃至出爾反爾,令公眾一頭霧水。在懷疑食品安全檢測結果真實性、可靠性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問,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的資質是如何確定的?又由誰來監管其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而如此重要的信息為何鮮見相關部門向社會公示?
如果相關部門認定這樣的信息公眾無需知曉,那么食品安全檢測的送檢單位,比如各地的工商部門,想必對此是心知肚明的。然而,在今麥郎方便面酸價超標事件中,河南省三門峽市工商部門卻將方便面送到了當地疾病控制中心這家根本不具備檢測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地方食品安全檢測亂象從中可見一斑。
對于“肉眼凡胎”的公眾來說,食品安全程度如何 ,唯一能夠相信的便是由國家權威機構發布的檢測結果。而這些由檢測機構提供的檢測數據,關乎民眾健康、企業生存以及政府形象等多方面。因此,如何理順食品生產企業 、檢測機構、政府相關部門三者之間的關系,使食品的安全檢測、復檢、發布以及事后處理能夠規范、有序進行,相關部門任重而道遠。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孟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