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冬至日,張剛大篷車發起"寒冬送暖"活動,在濟南市佛山苑小區為困難居民集中發放愛心棉衣棉被。記者 徐延春
這是一位記者的答記者問:
“你寫新聞有什么訣竅?”“用腳底板寫新聞。”
“你最初的新聞理想是什么?實現了沒有?”“一開始想當大記者、名記者,沒想到跑了11年社區 ,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記者‘ ,這不但是新聞理想的實現,更是新聞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輕人想要做記者,你會對他說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適合當記者;如果想發財致富,請不要當記者;如果對苦難冷漠,就不配當記者。”
這位答記者問的記者,就是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濟南市人大代表、齊魯晚報社區記者張剛。
全國有幾十萬記者,為什么要寫這個在胡同、社區鉆了11年的“土記者”?也許,我們要從張剛的身上,為三個問題尋找答案:
做什么樣的記者—— —在這個全媒體、自媒體時代,我們
需要什么樣的記者?“干這點活兒,累不著”
張剛是2000年從蘭州大學新聞系畢業考進齊魯晚報,報社沒按慣例給他分“口”,卻讓他去跑社區,張剛就沒掩飾住心里的失落:心目中的記者,應該是見大世面,報大事件。
盡管并不十分情愿,張剛還是決定試一試。第一次到青年公園街道槐蔭廣場社區建立聯系點,居委會主任何希梅用疑惑的眼光看著他說:“哎喲!多少年了,我們這里從來沒來過記者,省報記者能到最基層的社區來?”人家的懷疑反倒激起了張剛的犟勁兒:“這社區我還跑定了。”
一輛自行車、一張地圖、一瓶礦泉水,是張剛跑社區的基本裝備,很快,最初聯系的槐蔭區的12個街道辦事處、120多個居委會都留下了張剛的足跡。
在妻子牛曉玲眼中,張剛是個“錯時癥”患者:“人家都是8小時工作制,他從早晨7點出門,晚上十點十一點才回來,我和孩子,有時一天和他不朝面兒。”
為了配合張剛的“錯時癥”,剛結婚的那幾年,牛曉玲雙休日的節目就是和張剛一起去采訪。牛曉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3年夏末,張剛騎自行車帶著懷孕4個月的她去醫院做例行檢查,突然大雨如注,地勢低洼的濟南北部有幾個地方被水淹了。雨勢稍減,張剛帶著牛曉玲直奔被水淹的白鶴莊一帶。醫院沒去成,現場新聞發回了報社。
如果你說張剛敬業,他的回答讓你一愣:“干這點活,累不著。在我老家一些地方,想喝口水都得挑著擔子上坡下嶺走幾里路,咱從小干農活的人,寫個稿能累著?”“幫這幾個錢,窮不了”
一個“勤”字讓張剛敲開了社區的門,“有事找張剛”成了不少社區居民的口頭禪。時間長了,本來是到社區找“稿”的張剛,卻有了意外的收獲——認親。
“老牛去年‘七一’走了。”說這話時張剛眼圈一紅。多年前,在槐蔭區振興街采訪時,居委會主任韓秀芝把張剛領進了牛漢武的家。老牛因車禍成了植物人,妻子趙俊英辭了職,一邊侍候丈夫,一邊靠賣包子維持生計。在趙俊英的悉心照料下,老牛奇跡般地蘇醒了。長篇通訊《真愛喚醒植物人丈夫》見報了,讀者們給老牛家捐了錢、送來了輪椅。工作結束了,張剛和老牛家的緣分沒有斷。妻子牛曉玲也經常跟著張剛一起去看老牛,就像走親戚。
這些年,張剛習慣了走街串巷,也習慣了隨時伸手扶別人一把。去天橋區一所小學采訪被民警解救的孩子小燕子,幫她墊上生活費;去采訪受傷的民工,給人家墊上藥費。要知道,那時的他上大學時欠下的4000元債務尚未還清,老家的弟弟妹妹上學需要學費,妻子剛到濟南一時還未找到合適的工作。
11年社區跑下來,有人說他傻:“張剛,你說你當個記者,怎么還倒貼錢,圖啥?”張剛說:“幫這幾個錢也窮不了,圖個心安。”
做什么樣的新聞—— —有什么樣的記者,就有什么樣的新聞。一如人品支撐作品,作風決定文風。
人在現場,心在現場 2000年張剛開始跑社區時,社區還是個新概念,什么是社區新聞,社區新聞怎么寫?沒人能告訴他。
張剛一頭扎進社區,從好人好事寫起。可是幾篇倒金字塔結構、“五個W ”俱全的稿子寫出來,卻遭了批評:同事說僵硬,讀者不愛看。張剛不氣餒,有事沒事就泡在社區,細心觀察,耐心體會。幾篇白描式的現場新聞一見報,同行稱贊,讀者愛看,張剛一下子找到了社區新聞的感覺。
在晚報發出第一篇重頭稿的過程,張剛至今歷歷在目。離春節還有幾天了,張剛從部門主任手里接過200元錢,也接過了一個新任務:當一星期水果販,寫篇體驗新聞。
販水果,得有輛三輪車。好容易才找到租三輪的地方,交上押金推出來,才想起自己還不會騎。找了個空場,練了大半天,總算能騎著三輪走了。第二天凌晨4點即起床,5點鐘,張剛滿頭大汗趕到位于八里橋的水果批發市場,卻發現來晚了,好幾種水果已經批發完了。第二天起得更早。
就這樣,一周后,一篇6000多字的體驗新聞見報了。很長一段時間,張剛做體驗式新聞上了癮:搬家工、送水工、環衛工、動物飼養員……張剛和底層百姓的距離,報紙和底層百姓的距離,就在這一篇篇報道中越來越近。
入得現場,出得現場 對社區的人越來越熟,對社區的事了解越來越深,但一度張剛也很困惑,如何從柴米油鹽、路燈井蓋的瑣事中跳出來?
一次又一次的采訪,張剛漸漸悟出,記者手中的筆,要用來解決百姓一時一事的困難,更要關注帶有普遍意義的熱點、難點問題。
做介入式新聞,張剛連續多年跟蹤報道下崗女工胡立華,尋銷路、找資金、倉庫失火后如何重新站起來,每一篇稿子都直指下崗再就業、創業難題。做介入式新聞,通過《守著公交站,坐車卻犯難》的報道,協調相關部門解決了西周社區周邊6000多居民乘公交車要走半小時的難題。做調查式新聞,張剛與同事持續追蹤泔水豬,連發十多篇報道,直至引起中央高層批示,8部門聯手徹底根治泔水豬。
新聞記錄歷史,有時,新聞也引導社會變革,推動歷史發展。雖然做的是社區新聞,張剛依然有這樣的雄心壯志。
做什么樣的媒體—— —媒體是產業,更是輿論陣地,還是社會良知。有什么樣的媒體,就塑造什么樣的記者,報道什么樣的新聞。
“六字訣”帶出一群徒弟 在山東新聞界,張剛不是一個個體,張剛是一種“現象”。
跑社區一年,鑒于張剛在百姓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齊魯晚報專門開辟了《張剛在您身邊》專欄,這是齊魯晚報創刊以來第一個以記者名字命名的新聞專欄。張剛“社區記者”的大名片也掛進了多個社區。2002年2月,山東省、濟南市新聞界、理論界專門召開“張剛現象理論研討會”,探討張剛現象對于媒體踐行“三貼近”的意義和推廣價值。2003年,張剛當選濟南市人大代表。
2004年初,齊魯晚報成立了“張剛工作室”,從單打獨斗到帶領一個團隊,張剛把自己總結的胡同記者“六字訣”:認準一個“苦”字,落腳一個“民”字,做到一個“實”字,堅持一個“廉”字,突出一個“新”字,咬定一個“學”字,傾囊傳授給了工作室的年輕人。一個張剛,帶出了一群“小張剛”。
2010年記者節,張剛與大眾報業集團(齊魯晚報為大眾報業集團旗下子媒體)旗下十幾家媒體的青年記者們一起赴創刊地沂水尋根。這一天,又一口由大眾報人出資上百萬元打下的深井,涌出了甘甜的清流,又有幾個村的群眾告別了飲用“地窖水”的歷史。那天,看著現場的群眾有的捧起水喜極而泣,張剛的眼睛濕潤了:“大眾報人與老區人民70多年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讓我領悟到,我們與群眾的感情,不是同情憐憫,更不是施舍,而是水乳融、血脈相連。”
自行車變“大篷車” 2010年3月7日,一輛特別的“大篷車”徐徐“開”進了濟南市七東社區,齊魯晚報新聞服務社區項目——“張剛大篷車”正式啟動,張剛服務社區的平臺再次升級。為市民免費檢測食品安全、網購維權大講堂、幫貧困母親圓夢、帶貧困學子游世博、新春送暖……每個活動,都踩準了市民的關注點、社會的興奮點,“大篷車”的品牌迅速叫響了。
上了“大篷車”的張剛,更忙碌了,策劃活動,他要出主意、想辦法;活動現場,他是總指揮;哪個環節缺人手,他立刻又成了補崗的小工。
活動越搞越大,“張剛大篷車”開出了濟南,人氣越來越旺,吸引了一批規模龐大的鐵桿“車迷”,每場活動,都有身份各異、年齡千差萬別的“車迷”志愿者義務來幫忙。“張剛大篷車”像一塊磁鐵,凝聚起一股服務基層、服務百姓的強大力量。“張剛大篷車”更像一座橋梁,擔當起疏通民意、聯通上下、構建和諧的責任。
其實,“張剛大篷車”只是齊魯晚報擔當社會責任、以新聞服務民生的一個側面,但百姓們的態度,卻為他們需要什么樣的媒體做了最好注腳。在不久前舉辦的“張剛大篷車”百期座談會上,熱心讀者自發給“大篷車”送來件件樸實無華的禮物:一個自編的中國結,一袋自家種的小石榴,一沓環保垃圾袋……更多的讀者,送來的只是一句囑托,一條建議,但這感情,這信任,是對媒體的最高獎賞。記者 李海燕 郭靜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修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