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楚漢 12月15日,鄭州市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將自費購買的150噸蘿卜、白菜向市民免費發放。凌晨4時許,來自四面八方的市民便開始排起隊來。上午10時許,隊伍已經持續綿延一公里。據工作人員估計,全天約有2萬到3萬人前來領免費菜。
菜賤傷農、菜貴傷民,已成為真實的生活寫照。尷尬的是,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情況常常并存。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政府出面購買菜農們滯銷的蔬菜,然后免費發給市民,不失為一個頗具智慧的民生舉措。每人限領10斤,算起來也不過幾元錢,但從市民們歡樂的笑容中不難發現,幾元錢也是民生的需要。
寒冷的冬日,熱鬧的領菜隊伍,這頗具反差的一幕傳遞出濃濃的暖意。不過,欣慰之余有反思,溫暖背后也有民生艱辛的表達。為了幾元錢的免費蔬菜,很多人凌晨就從家里出發,還要排幾個小時的長隊。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有多少人會為這幾元錢的菜如此費力費神呢?“10斤蘿卜、白菜,炸丸子,包餃子,足夠一家人吃上兩三天了。”連幾元錢的蔬菜都需要這般精打細算,足以表明生活成本上升對百姓的影響越來越大。
不要以為這幾塊錢的誘惑,只能吸引“沒多少事情”的老人,如果不是要上班,誰知道那排隊的人群中會增加多少平日里“瀟灑”的年輕人?事實上,此前發生在鄭州的“免費拔蘿卜”事件因為恰逢周末,隊伍中男女老幼,從普通市民到機關干部,無所不有。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前,沒有人是旁觀者、局外人。唯一的區別,只是面對壓力感受程度不一、痛感表現各異而已。
排長隊領免費菜,溫暖背后有艱辛。也許,免費發菜本身只是小事,但其中蘊含的民生理念才是最重要的。面對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政府應多關注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多關注底層人群的冷暖保障,從一項項具體的民生舉措中坐實更多的民生意識,用政策溫暖化解民生痛感。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孟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