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事要聞,感受到編輯的魅力
要聞編輯中心一版編輯 李偉志
個人小檔案:2004年大學畢業一年后進入《半島都市報》從事記者工作;2005年初,調至要聞編輯中心(時稱“總編室”)擔任編輯一職,現任《半島都市報》一版編輯。
2004年4月,本人坐著長途臥鋪車,在一個小馬扎上顛簸了12個小時,從河北滄州來到了千里之外的青島,從此成為了半島都市報的一員。7年多來,有十分之九的時間都耗在了夜班編輯的崗位上,每天下午三四點鐘上班,次日凌晨兩三點鐘下班,編稿、畫版、改錯字、起標題。七年過去了,我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一個個畫滿方格的版面,也從一次次成功與失敗中收獲了很多很多。
從“災難版”到一版
2005年初調到總編室時,我被分配擔任社會新聞版的編輯。由于分到社會新聞版的往往是一些事故、官司糾紛、兇殺惡斗的稿子。因此,那時的我常常自稱是“災難版編輯”。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社會新聞包羅萬象,除了社會的陰暗面,還有許許多多的好人好事、趣聞軼事。
我一直認為,社會新聞版是一個編輯的起步階段,如果沒有寬廣的知識面以及豐富的社會經驗,好多社會新聞類的稿件都不能駕馭,也讓我養成了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直到現在的一版編輯。
從“一”開始,奮力前行
在報紙所有的版面中,一版是報紙的臉面,它應該代表著一張報紙最高的編輯水平。
但不了解一版制作過程的人往往認為這個版面很簡單:不就那么幾個標題嗎,誰不會弄?這是一個純粹的誤解。單就一版編輯的每天工作內容來說,他要了解當天晚上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新聞內容,并能在每天幾十個版面所包含的新聞中挑出市民最貼近、最關心的內容加以導讀。
說到標題,這應該是一名一版編輯起碼的功夫。準確而傳神,讓人過目不忘,看了標題就想看新聞的內容,是制作一版標題起碼的準則。比如,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發生后,7月27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深切哀悼遇難者,決定采取六大措施促進安全生產。次日各報見報多數關注了總理痛悼逝者和要求給人民一個真誠負責的交代這兩點上。而我們的一版標題做的是“輿論揭露的問題要深查”。
為什么要挑這個點做標題?從7月初京滬高鐵接連發生故障到溫州動車追尾事故,作為一種新興媒體,微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到要關注輿論揭露出來的問題,無疑是對媒體作用的肯定。
從2010年9月25日擔任《半島都市報》的一版編輯,到現在為止我做了還不足一年。可以說,在一版編輯的崗位上,我還是個十足的“新兵”。但我愿意從這個“一”開始,盡自己全部的力量把這個版面做好,要把每天報紙最精彩的內容奉獻給關注《半島都市報》的每一名讀者。
半島·大事
1999年8月9日 ,《半島都市報》創刊。
2004年,半島網建立。據第三方瀏覽量統計,2010年,半島網在國內新聞門戶類網站排名32位。
2007年8月9日 ,位于南京路110號半島都市報社新辦公大樓落成,半島員工遷入新大樓。
2008年~2010年,半島都市報社印刷廠連續3年總印量位居全國第三位。
2009年5月,《城市信報》納入“半島報系”,并迅速成為青島市最大的社區報,日均發行量70萬份,零售量在青島市報媒中穩居第二,也是山東唯一在濟青動車組上發行的報紙。
2009年11月,半島都市報社與濰坊日報報業集團就《濰坊晚報》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濰坊晚報》成為“半島報系”的一員。經過一年的成功運營,濰坊晚報發行量達到25 萬份,經營總收入突破8000萬元,穩居濰坊地區生活類報紙第一位。
2010年,半島都市報位列世界日報第48強。
2011年5月 19日 ,山東大眾報業集團半島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宗合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好]
相關專題:
半島都市報創刊十二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