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旱廁:被城市遺忘的衛生死角

2011-04-19 10:24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多年前,曾有來中國旅游的外國游客評論說:“中國人只講究進口(飲食)不講究出口(廁所衛生)。”為了改善這種狀況,讓國人用上清潔、舒適、照顧人隱私和尊嚴的廁所,我們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推行“廁所革命”——完善公廁上下水設施 、凈化美化公廁環境,其中最首要的一步,就是改造城市和鄉村的旱廁。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成效顯著,如今在鄉鎮特別是城市,配備清洗、管理設施及人員的標準化公廁已十分普遍,但是,即使是在像青島這樣的東部沿海城市,依舊有少量旱廁成為“漏網之魚”。

  老旱廁市區還有40多座

  旱廁,又稱為“化糞廁所”,是廁所的一種,如今常見于鄉村及郊外地區 。這類廁所適用于缺乏下水道設備的地區,傳統的旱廁沒有沖廁設備,由于糞池長期暴露于空氣中,因此會有滋生蚊蟲等衛生問題。據市政公用局市容環衛處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青島市內四區共有公廁300多座,其中旱廁就有40座,絕大部分位于四方、李滄的城中村以及老工業區職工宿舍周圍。這些廁所設施簡陋陳舊,但由于多數處于待拆遷區域,目前暫時沒有更新重建計劃,只能加以改造并完善清潔和管理措施。

  除此,還有一些盡管有下水設施,但衛生條件一樣簡陋的老式公廁仍舊被繼續使用著。老式廁所一般位于本市的平房聚集區 ,和路邊常見的公共廁所相比,老式公廁常年有著固定的服務對象——住宿條件較差的平房住戶。記者在青島晶華玻璃廠宿舍老式廁所采訪時了解到,大多數居民都是全家擠在25平方米的房子里。

  “有人說我們住宿條件差、房租低,所以只能用條件簡陋的廁所。可簡陋一點不打緊,關鍵是得干凈呀,每天有人來打掃打掃也好。”晶華玻璃廠宿舍的一位老住戶抱怨說,旱廁成了被城市文明遺忘的角落。

  “我們每年都會分批升級改造,逐步淘汰老式廁所。”針對市民們的心聲,市容環衛處工作人員答復說,20多年前青島存在有1000多座旱廁,要全部改造完畢需要一個過程,在旱廁沒有完全消失之前,他們會首先保證一點,那就是將現有老式廁所的衛生狀況盡量維持好,讓居民們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不能沖水,不能洗手,甚至連門都沒有,你還是多走幾步路去公園的公廁吧。”4月11日下午,從太平山上散步回家的市民林先生,這樣發表了自己對山腳下的兩個旱廁的意見。在他眼里,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的大城市里,還使用著旱廁實在不怎么文明。但,這正是太平山龍潭路附近的50戶居民、鄭州路19號300多戶居民最基本的生活狀態,這兩個地方雖然一個在市北一個在四方,但都還在使用著旱廁。

  ■鄭州路19號

  城里人仍在用“大茅房”

  鄭州路19號是清一色的平房,因年代久遠很多房子已經十分破舊。整個片區的道路崎嶇不平,大多數地方還都是黃土路,上面還被橫七豎八的挖出粗細不均的溝渠 。那些沒來得及清理的污泥上沾滿了垃圾 。就這樣自東向西,各家各戶的污水 ,順著溝渠千回百轉地流到大街上,最后一直流進片區盡頭馬路的古力井里。

  4月16日陽光不錯,但街角路邊幾乎找不到一位曬太陽的居民。偶爾遇到幾個路人,他們也是匆匆而過。在這樣的生活環境里,居民不可能有閑情逸致。

  使用帶有化糞池的旱廁,是片區沒有下水道的一個標志。

  居民們說,這些旱廁使用壽命已近60年。一度漏雨,直到去年冬天開平路房產所才派人進行了維修。

  旱廁衛生通常由四方環衛一名負責收撿片區垃圾的環衛職工劉師傅打掃。由于胡同狹窄,專門的環衛掏糞車進不去,糞便都由劉師傅開著小車一座廁所一座廁所地清理出來。很少有人愿意干這個差事,劉師傅一個人還承擔著附近鹽灘社區 、鄭州路社區約10座公廁的糞便清理工作。與之相對的,是廁所的高頻率使用,這樣一來,廁所很難每天都得到有效清理。就在前不久,劉師傅的車子出了故障,之后又得車輛年審,這些小意外已經讓劉師傅多天沒開工了。

  同樣,太平山腳下龍潭社區附近的平房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房子,大多也是租住戶。在路邊,分布著3個旱廁,一個連男女廁所的指示標志都沒有,一個化糞池被毀,糞便流淌到了居民院子里,一個沒了屋頂,居民雨天上廁所還得撐著傘。“要不是親眼所見,恐怕沒有人會想到青島市區里還有這樣‘原始’的廁所吧?”附近居民介紹說,平日里,廁所衛生也沒有專人打掃。有一些老人在路邊開辟了小菜園,偶爾會用旱廁里的糞便給蔬菜施肥 ,這就算是旱廁得到了一次清理。

  排隊上廁所排了幾十年

  廁所門口是一個四方形的化糞池,沒有蓋子,里面的污濁物全部暴露在外。塑料袋、啤酒瓶、剩菜剩飯,你能想象的垃圾在這里都能找到蹤影。捂著鼻子走進旱廁,需要更大的勇氣 。沒有廢紙簍,便池外面的衛生紙扔得滿地都是,這還不是最糟的,有的便池已經破損,糞便從殘缺處流了出來。

  今年14歲的劉偉跟隨父母在鄭州路19號片區的院落里住了10年。他的家緊鄰其中一座旱廁,夏天時在屋里都能聞到隔壁旱廁的臭氣。讓劉偉印象最深的是雨水灌進沒有及時清理的化糞池、路面上污水橫流的場景。“蛆都爬出來了,走哪兒都踩一腳臟東西。”劉偉說,一到夏天,廁所里綠頭蒼蠅橫飛,滋生的黑蚊子個頭老大了,一叮起很大一個包。

  今年80歲的老住戶曹秀華還記得 ,當年她擔任片區的小組長時 ,每天都帶領幾個熱心的住戶義務打掃廁所。那時的旱廁里,干凈明亮。如今每戶每個月收取2.5元的衛生管理費,衛生狀況卻越搞越糟。也正是因為如此,曹秀華的小孫子每次過來探望,都不愿意在這里過夜。

  旱廁除了衛生狀況差以外,還有一個難題就是太擁擠。曹秀華的家就在鄭州路市場附近的旱廁旁邊。在她的印象里,除了下雨天,幾乎每天早上廁所旁總有幾個人站在外面排隊,而這樣的場景已經延續了幾十年。“有人等不及了,就生氣地罵上一句,小跑著再去找其他的廁所。但其他廁所情況也是一樣,還得排隊,還不如在一個地方‘死守’著。”曹秀華說,跑著找廁所的大多是那些沒有經驗的新住戶。而即便搶先占了位置,在里面上廁所的滋味也很難受。“很多人的素質不是特別高,又沒有門,時不時就有人進來看看,一句話不說,你也知道是在催你。”而像曹秀華這樣的老人,大多行動不便,在高峰期上廁所成了一種挑戰。因此,他們還是在家里用尿盆。

  這是低房租的代價?

  在鄭州路19號片區里轉悠,時不時就有一則租房廣告冒出來。為了招攬生意,有的住戶還自制了一塊租房的招牌,用竹竿挑得高高的,將廣告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居住環境越來越糟,那些有條件的原住戶選擇了搬離。如今,堅守在這里的,大多是收入水平較低的租住戶和年紀大的老住戶,這里的房屋月租一般也就三四百元錢。

  小高也是其中的一個房客。2006年,小高從青島科技大學信息管理專業畢業后,和女朋友租住在這里。一個客廳加一個臥室兩間平房月租金350元,相對兩人每月3000元的收入,非常實惠。4月10日下午,他想趁周末休息把租住的小屋重新粉刷一下,“這樣能看起來亮堂一些”。小院里的自來水管突然停水,讓他的計劃落了空。墻皮脫落,沒有供暖,這里的住宿條件甚至比小高的農村老家還要簡陋。但讓小高最頭疼的,還是上廁所的問題。去最近的一個旱廁,不到兩分鐘,但他們晚上從來不敢出門。“胡同里黑咕隆咚的,廁所里也沒有燈,晚上不敢出去。”小高解釋說,這里人員混雜,治安狀況不好。“我們現在賺錢比較少,是你們認為的‘社會底層’吧?要租這么廉價的房子,也就只能忍受這么臟的廁所,這就是低房租的代價吧。”

  和小高住在同一個院子的,還有3戶人家 。雖然同住一個院子里,但和常見的大雜院不同,因住戶搬來搬去人員流動頻繁,這里的鄰居之間打交道并不多,大多數情況是只有在湊水費電費的時候能夠見上一面。小高比較熟悉的是住在自己隔壁的那個哥們兒。但當問及鄰居的姓名時 ,他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 ,只說“是干物流的”。大學畢業那會兒剛搬過來時,小高曾經對每個鄰居都很熱情。曾經有一次,住在對面廚房里的小伙子,向小高開口借相機,結果剛拿到相機的第二天就卷鋪蓋走人了。從那時起,對同在屋檐下的鄰居們,小高也有了防范意識。

  ■探究

  拆遷中斷,廁所改造掉進“空當”

  站在鄭州路19號片區最東端的街頭,能夠看到不遠處的跨海大橋露出了雛形。破落的屋舍之間,矗立出一座水泥鋼筋的現代化建筑,新舊對比之間,凸顯的好像是不同的兩個時代。對于跨海大橋,曹秀華這樣的老人本來也很期待—— 她期待著建大橋能拆遷到自己家 ,然后他們全家能遷到更好的房子里。可惜的是,斷斷續續的拆遷改造至今并沒有把鄭州路19號片區拆了,居民們仍舊住著破舊的平房、使用著不干凈的旱廁。

      原本有望拆遷改造

  早在2001年,經有關部門批準,鄭州路19號地塊已經被列入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項目,由青島世嘉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而伴隨著膠州灣跨海大橋青島段落戶青島中北部城區,鄭州路兩側城區改造項目于2006年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但在2006年及2007年期間,這里共拆遷了五六十戶居民,隨后拆遷工作一度中止。

  “這與鄭州路19號的房屋產權不無關系。”據青島世嘉置業有限公司工程部的范先生介紹,鄭州路19號平房產權非常復雜:一類是1958年沙嶺莊搬遷安置房,一類是閻家山村的原有住戶,一類是原青島化工廠自管房。“產權不一,拆遷方案也不一樣。比如200多套單位宿舍拆遷參照的是舊城改造補償方案,而像閻家山村、沙嶺莊等城中村的房子參照的是舊村改造補償方案。看似一字之差,其實兩者在計算面積和補償標準上有很大差別。因與自己期望的補償金額相差較大,城中村的居民們對此很難接受。

  “當時,600余戶拆遷居民中僅有68戶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造成該項目無法開工建設。”范先生介紹說,因補償標準和計算方法難以達成統一,拆遷工作最終陷入僵局,至今該片區有400余戶居民尚未拆遷。在此過程中,有關部門頻繁修改拆遷方案,并多次召開現場辦公會商討解決方案。“原來說3月底會有動作,但沒成行。最近有消息說,可能在5月底發布拆遷公告,但這也難確定。”范先生表示,對于工程進度,還要看相關部門的批復。

  而記者電話咨詢青島市四方區拆遷辦公室時,對方稱鄭州路19號已經列入改造計劃,但一時半會兒還啟動不了。

  就這樣,這個片區的居民只能繼續使用旱廁。

      有的旱廁不得不廢棄

  “原來有10個旱廁,現在只剩下8個半了,有一個成了垃圾場,進不去人,另外半個只能用男廁。”對于該轄區的情況,鄭州支路社區居委會的閆大姐再熟悉不過。她說,居委會原本想出資1000元雇人,把堵上的、成為垃圾場的旱廁清理出來,可這活又臟又累,對方張口就是1500元,而且這還只是清理一個廁所的價錢。這次改造的嘗試最終不了了之。

  廢棄的旱廁四周,堆滿了生活垃圾 。這個原來人口流動性極大的場所,如今一片荒涼,偶爾有幾只小貓小狗駐足。住在附近的居民紛紛繞遠“轉戰”其他旱廁,除了傾倒垃圾 ,沒人會主動接近它。

  由于疏于管理,那些在使用的旱廁,情況也不容樂觀。暴露在外的化糞池夾雜了塑料袋、衛生紙等雜物,眼看就快溢出來了,還不時有居民提著小桶往里面傾倒垃圾。

  在市垃圾管理處監管一科白科長的印象里,鄭州路19號的旱廁是個老大難問題。他告訴記者,近年來工作人員曾多次到現場察看,化糞池的淤泥越積越重,即使抽糞車能進去,也抽不出來 ,難以進行徹底清理,這樣帶來的一個后果是化糞池容積越來越小,由此陷入了一個惡性的循環。

  “再不想辦法,剩余的那幾個還能用的旱廁也要遭殃了。”老住戶曹秀花搖搖頭,深嘆了一口氣。

  ■延伸

  老式廁所,讓方便成了“不方便”

  除了鄭州路19號,還有一些地方的旱廁雖然經過了簡單改良,有上水系統,但不能自動沖廁,仍需要保潔人員定期清理便池。像四方區瑞昌路67號青島染料廠宿舍、嘉定路青島晶華玻璃廠宿舍、鞍山二路貿易市場、閻家山村新區等地的老式公廁就屬于這樣的情況。記者探訪時注意到,除了閻家山村新區的那座老式公廁以外,其余的4座公廁條件簡陋,衛生狀況堪憂。

  青島染料廠宿舍 廁所鐵門神秘失蹤

  青島染料廠宿舍的這座公共廁所,夾雜在四幢樓房中間,看上去有些突兀。廁所的水泥墻體被涂上了黃色,屋頂是紅色的石棉瓦。一個大大的“女”字深嵌進黃色圍墻里,看上去感覺像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另一端男廁的圍墻是去年冬天鋪設暖氣管道時被拆掉后又重建的,還是一截單調的水泥墻。廁所里唯一的一個水龍頭,被封進了1米高的水泥圍墻里,還被上了鎖,只有保潔員沖洗廁所時才會打開。

  雖然有下水道,但糞便隔上幾天才會被清理一次。還沒走近,就已有一股惡臭襲來。廁所內部的條件也是相當簡陋,甚至連基本的吊頂都沒有,抬頭就能看見房梁和石棉瓦。地上的一堆臟水已呈黑色,如果要到最里面的便池上廁所,必須踩著兩塊轉頭“過河”。

  青島染料廠宿舍大院里,共有3處平房聚集區。一處在廁所正對面三四米開外,一處在廁所南邊的山坡上,另一處在大院的入口處。三處平房里大約住著22戶居民。

  今年50多歲的朱師傅是廁所附近的住戶,他指著廁所的入口處說,因為使用者太多又缺少人清掃,有一段時間為了防止平房以外的人上廁所,社區居委會安裝了兩扇大鐵門,并上了鎖。每家平房的住戶花兩塊錢,專門配了鑰匙。可過了沒多久,兩扇鐵門就神秘失蹤了,有人說是被人卸下來當廢品賣了。這唯一的一次改進廁所管理的嘗試由此也落了空。

  晶華玻璃廠宿舍 晚上要自備手電筒

  嘉定路青島晶華玻璃廠宿舍有兩處老式廁所,一處在人民路與嘉興路交界處,一處在人民路第一小學對面。前者的女廁只有3個便池,人民一小對面的女廁總共有8個,廁所內部的水泥地面也全部用鋼筋鋪設了,可以防滑,而且在臺階處以及每個廁所的隔板上都安裝了鋁合金扶手,方便老人使用。兩個廁所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兩處都沒有電燈,晚上上廁所要自備手電筒。另外,衛生狀況也不無例外得差,廢紙扔得到處都是,想找個干凈的落腳處都很難。

  兩處老式廁所正好處在平房聚集區的對角線上,主要服務對象是周邊138家平房里的住戶。對于來方便的那些非平房住戶,人民路一小對面的公廁一度曾經收取每位2角的費用。2008年5月,被貼上“公共廁所”的藍色標牌之后,過路的行人、周邊商鋪的打工者都可以免費上廁所。

  如果允許列一個“最差條件老式廁所”排名,鞍山二路貿易市場內部的公共廁所能排到前列。這個廁所在市場的最南端。一進門,寫有“小心地滑”字樣的白色木板歪歪扭扭地定在門框上方 ,窗框斑駁得已經看不出原來的顏色,玻璃上面也是斑斑點點,顯然很長時間未經擦洗。右邊一排是男便池,左邊的空間被分割成男廁所和女廁所。女廁所位置靠里,男廁所是女同胞上廁所的必經之地。男便池的木門常年開著,往往讓那些來上廁所的女同志很尷尬。

  居民自述“討厭它,又離不開它”

  據了解,青島染料廠宿舍大院的老式公廁是1956年建造的,算起來已經“服役”55年。而晶華玻璃廠宿舍大院老式公廁的使用壽命也有60年左右。

  “那些有經濟條件的人家都搬走了。只要平房一天不拆遷,我們這些老住戶就一天離不開它。”染料廠宿舍朱師傅的這句話可能代表了平房住戶的心聲。同樣,晶華玻璃廠宿舍的138戶居民也不知道自己何時能夠搬離擁擠狹小的空間。記者注意到,這里的平房前后間距也就一米多,狹窄的通道里幾乎容不下兩個人并排行走。站在附近的樓房上俯視,幾乎每家的房頂上都用塑料紙、石棉瓦、帆布和木板打著“補丁”。

  晶華社區居委會的常主任介紹,晶華玻璃廠宿舍的這批平房仍沒有具體的拆遷日期。而經過改制之后的晶華玻璃廠,如今已經停產,無力對老片區的宿舍區進行修繕 。由此,這里的住戶還得像過去的幾十年一樣,每天到老式廁所里方便。“裝個燈,裝個可以自己沖廁的系統,保持一下衛生,還能湊合著用。”有的住戶提出,至少這些措施能夠讓他們“方便”的時候更加方便。

  ■困局

  “共用廁所”的管理空白

  是什么絆住了老式廁所的“進化之路”?

  市容環衛處的職責之一是,指導和監督檢查環衛設施的管理和垃圾、糞便的消納處置及監測工作。但老式廁所的衛生狀況并未納入市容環衛處的監管范圍。“從2008年開始,對老式廁所執行一個專門的管理標準。一二類公廁必須不定時不間斷地清潔,但老式廁所只要每天沖洗4次即可。”市容環衛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位于老城區或者大雜院的老式廁所,更確切地應該叫做“共用廁所”。

  與公共廁所相比,這些老式廁所人員流動相對較小,多以居民住戶為使用對象。按照《青島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單位、居民區的共用廁所,保潔工作分別由所在單位和街道辦事處負責,因此其衛生狀況并不納入市容環衛處的檢查范圍。目前,多是街道社區自行管理,有的也由產權單位委托環衛部門代為管理,但每天都有專人打掃很難落到實處。

  而按照《青島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共用廁所”由產權單位負責修建,其修繕改進工作也歸產權單位負責。“‘旱改水’工程,需要由責任單位提出接通公共排水管道申請。經市排水處派人現場察看,對照圖紙 ,確認施工符合技術規范,不會破壞公共排水管道后才能施工。”市排水處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審批門檻比較低,之所以老式廁所長期改造沒能成行主要還是沒有責任單位過來提出申請。

  “大多數老式廁所都在待拆遷區域,如果投入資金大規模改造,產權單位也覺得不值得 。”市垃圾管理處監管一科白科長告訴記者,因建設需要必須拆除的,建設單位必須事先提出拆遷方案,報青島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審批,但目前老式廁所列入改造計劃名單的并不多。與此相對的另一個情況是,像青島晶華玻璃廠、青島染料廠等產權單位已經破產,因此不在近期拆遷的范圍,老式廁所的改進也無人問津。

  對于老式廁所的問題,很多人也在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今年4月初,市排水管理處及各區市排水管理部門在全市13處廣場、社區集中開展了排水條例集中宣傳活動。受太平山旱廁問題困擾的市南區龍潭路社區居委會郭主任,現場求助市排水管理處 。排水管理處馬上組織人員到現場察看,技術人員經過現場測量,決定新設DN200排水管道近40米,新建檢查井4座,其中包括一段近6米的豎直管線,將旱廁鋪設管道接入排水管線,盡快解決居民的排水問題。對此,排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坦言,這并不在其工作管轄范圍,屬于特事特辦。

  伴隨著城市新一輪的規劃改造,老式廁所的淘汰命運已成定數,但是何時提上日程,還不確定。B2~B3版文/圖 記者 朱艷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桑燕庭]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旱廁 青島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