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朱永華 4月8日,北京市西城區檢方首次披露,貪污腐敗案件已出現了“35歲現象”。據介紹,最近6年 ,西城檢察院反貪局受理35歲以下職務犯罪案超立案總數的 12%,且呈涉案金額巨大,大案、特大案多等特點。(4月9日《新京報》) 古話說30 而立,35歲時,基本奠定了事業基礎,對干部而言,35歲能擔任一些部門的主要領導,預示著將來的前途無量,也正是創造一番事業,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緊要關口。但是,一些人卻偏偏在這個時候把眼睛盯在了撈錢上,大有一朝權在手便把腐敗行的勢頭,把光明的前途一舉斷送 ,既讓人痛恨又讓人惋惜。
人人都有向上晉升的愿望,在沒有擔任部門主要領導之前,周圍的小環境以及上級主要領導的為政之風貪廉與否,給下屬人員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部門主要領導貪污腐敗,其所“營造”的環境自然也不會清廉,下屬人員必會投其所好,甚至花錢買官。沈陽市于洪區公安分局原局長袁長占明碼標價賣官鬻爵,個別家庭困難的干警,為了能早些提拔,甚至到銀行貸款送錢。這樣的人一旦成為“一把手”,行賄的支出必然想加倍收回,這就是有的單位和部門出現“前腐后繼”的重要原因。
“35歲現象”不是孤立的,現象的背后是腐敗環境的嚴峻,是干部任用過程的不夠透明,個人權力壟斷且夾雜的灰色因素太多。在這種環境下,從不正常的渠道提拔的干部出現貪腐行為也是必然。消除這種不正常的“35 歲現象”,除需要繼續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外,對干部的任用程序和制度必須更加完善并嚴格執行公開透明,同時,對出現“35歲現象”的干部,嚴肅追究其提拔過程中的舞弊行為,也顯得尤為緊迫。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孟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