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醫改的績效工資制度,讓不少患者擔心以后看病會更貴。 本報見習記者 孟達 攝
青島新醫改政策中明確提出,要在全市推行以服務質量及崗位工作量為主要指標的綜合績效考核以及崗位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政策一經公布,“績效工資”便成了醫生們和患者們談論的熱門話題 。記者9月13日采訪了解到 ,已經有患者擔心醫生實行績效工資會加重患者們的負擔,使看病貴現象更加突出。對此,有關醫學專家指出,千萬不能將績效工資變成醫生變相創收的“動力”,關鍵在于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
>>>患者擔心以后看病會更貴 “醫生要拿績效工資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按他們每天看病收入提成?”新醫改政策出臺后,記者在采訪時發現,有不少市民對此表示擔心。
家住市南區的市民孫飛非常關注青島新醫改政策,他特別注意到,青島要在醫院推行績效工資,對于“績效”二字,孫飛心里面存在很多疑惑,“我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讓醫生多勞多得,但是這樣以后看病會不會花錢更多啊?”
孫飛告訴記者,有一次她感冒之后到醫院看病,醫生給她查了血,做了尿常規檢查,而且當時醫生說她可能肺部感染,還讓她做了CT檢查,等她做完檢查后一算,看個感冒花的檢查費竟然有300多元。“說實話,我也不清楚做這些檢查有沒有用,但自己到醫院看病也不能討價還價,只能醫生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大部分市民都不懂醫學,醫生如果想從中增加收入是很容易的 。沒病也可能看出病來,要不然從哪里找績效?”
孫飛的顧慮也是部分市民所擔心的 ,不少市民都害怕醫生績效工資的評價標準就是單純的工作量和治療費,如果是這樣,醫生們的績效工資就只能由患者來“埋單”,這與醫療信息不透明以及目前虛高的藥價有著直接的關系。
記者在401醫院采訪時,正在打吊瓶的邱雪告訴記者,醫生靠開處方也能增加不少收入,她感冒3天了不見好轉,到醫院檢查后 ,醫生給她開了3天的吊瓶,她到收款處劃價一看,打一天吊瓶就要花費上百元。邱雪說,她覺得藥費有些貴,就回去找醫生換成了青霉素,結果藥費只有16元錢。“要是醫生們的績效工資直接和患者的治療費、藥費掛鉤,那么肯定會增加患者的看病負擔。”對績效工資不是很了解的邱雪,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現狀多數醫院還“吃大鍋飯” “我們也不是很懂,如果只看業績或者效益的話,那就是把醫生簡單地推向了市場經濟,這樣肯定會出現多開檢查單、開大處方的現象,變相加重患者負擔。”青醫附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生稱,他們現在的工資是按照職稱和資歷的不同發放的,并沒有根據工作量進行明細劃分的工資標準,一個高級職稱的主任醫師一個月工資只有三四千元。
這名醫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像他們科室做一個手術,往往是一個醫療團隊參與,醫生、護士都包括在其中,沒法詳細計算一個人究竟能創造出多少效益。“患者的手術是個整體過程,缺少了哪一項也不行,有時候還有好幾個科室聯合進行會診的情況,這更難評價誰的功勞大。”
“新醫改政策中,我比較關注績效工資的事,相信這也是眾多醫護人員所關心的話題。”401醫院一名醫生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的工資都是按照級別,一天做一個手術和一個月做一個手術沒有太大區別,干多干少獎金都差不多,這樣的考核制度只能體現資歷的差異,資歷老不一定干活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現在醫院的薪酬模式一般是基礎工資加績效獎金,首先是根據醫院員工的職稱、學歷、工齡等差異,定出數額不等的基本工資,然后再根據員工在工作中職責輕重、經濟效益以及管理運行質量高低等因素決定績效獎金的數額,而由于績效獎金的評定存在較大彈性,而且實際所占比例較小,所以多數醫院的薪酬現狀還是“吃大鍋飯”。
>>>期望建立科學績效考核體系 青醫附院東院泌尿外科主任邵世修教授對于績效工資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在邵世修看來,現在醫生們的薪酬與其實際勞動顯然是不成正比的,但他同時認為,醫院推行績效工資絕不能搞成變相創收。“推行績效工資本意肯定是要激發醫護人員的積極性,但如果只是簡單地推行多勞多得,那就難免會產生大處方和過度治療,加重患者們的負擔。”
“實行績效工資后 ,應當將服務質量和崗位工作量列入考核,這樣干活多工資高是合理的,同時還能體現出醫生的價值。”孫俊杰向記者介紹說,在同樣級別的醫院中,對病人服務好可以決定病人量,也能給醫院帶來效益。而服務質量不單純是指服務態度,還有看病的質量,如果不追求看病質量的話,反而會給醫院帶來負面效應。
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邢曉博認為,青島新醫改政策提出推行績效工資,這已經觸動了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部分,推行情況是好是壞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公立醫院改革的成敗。“現在大部分醫院確實都是在吃‘大鍋飯’,醫療機構實施績效工資難在績效評定方面,醫院不同于企業,應當分成經濟績效和公益績效,而公益績效更應該占到主體地位。”邢曉博認為,國家在醫療系統推行績效工資,必須在財政上予以充分保障,這樣才能保證醫生不是從患者身上賺錢,同時醫院也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記者 單俊楠 韋麗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