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改革辦法 讓消費快點“燃”起來
消費有比較大的潛力,但是,消費潛力、內需潛力及由此蘊藏的增長潛力,不會自動釋放出來,它有賴于相關的體制機制環境,需要多用改革辦法來擴大消費。
消費很重要,尤其在當前,有效擴大內需是對沖疫情影響、培育新增長點的重要手段。4月1日,我省召開疫情對經濟形勢影響座談會和擴大內需專題會議,圍繞擴大內需面臨的問題,提出要在前期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基礎上,加快謀劃實施一批新的擴內需、補短板、強弱項項目,培育壯大新動能。
會議強調,要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加快制定標準,配齊配強人員和設施設備,讓縣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分級診療中發揮應有作用。
要加快城市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打造集行政、醫療、養老、健身、文化、公益于一體的社區服務綜合體,方便群眾生活,擴大居民消費。
要加強基層教育設施建設,補齊幼兒園、小學、職業院校、特殊學校短板,強化人才培養,配強師資力量。
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危房改造、農村電力改造,加強農村“四有”公路、高標準農田、農貿市場、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要強化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城市棚改和老舊小區改造。
要加快布局新基建,加強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智慧城市、智慧海洋、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培育信息消費、數字消費熱點。
要充分挖掘家庭消費空間,促進家政、教育、健康、養老、體育、旅游、餐飲等服務型消費,培育不見面服務、宅經濟、夜經濟等新型消費業態。
要堅持市場化、企業化方向,注重培育市場,創新方式方法,強化政策引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培育一批引領性、支柱性產業,打造產業集群,形成良好產業生態。
消費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疫情期間,大部分消費暫時被抑制、被凍結了。這段時間,一些地方的書記們和市區縣長們,帶頭逛商場、下館子,一些地方向當地居民發放消費券購物券,受到廣泛關注。我省這次提出的這些擴大內需措施,把脈會診,對癥下藥,對于提振消費者信心,增強消費意愿,激發消費者“買買買”,讓消費快點“燃”起來,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讓消費快點“燃”起來,關鍵在改革,關鍵要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應看到,我國消費還有比較大的升級空間,還有比較大的消費潛力。這一內需潛力,不僅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是我們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有利條件。也要看到,消費潛力、內需潛力及由此蘊藏的增長潛力,不會自動釋放出來。我省提出的眾多消費舉措,無論醫療、養老、健身、文化,還是不見面服務、宅經濟、夜經濟等新型消費業態,都不是一個個消費“孤島”,它有賴于相關的體制機制環境,需要多用改革辦法來刺激消費、擴大消費。
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要以問題為導向,從供給端入手,通過為企業減稅降費,讓其輕裝上陣,并降低行業準入門檻等,讓企業有能力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從需求端入手,進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保改革等,讓消費者“有錢花”“愿花錢”“敢花錢”。尤其要把九大改革攻堅行動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激發經濟內生動力持續培育消費增長點。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秀嶺)
半島網編輯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