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周刊|魯蜀通達!2561公里的奔赴
詩仙李白慨嘆“蜀道難”,其實,愛上蜀道并不難。
如今,從東方瑞士青島奔赴天府之國成都,雖然山高海遠,相隔幾千里,也只需要31小時多一點。
1999年7月18日,青島至成都的臨時旅客列車L182/3、L184/1次正式開通。次年10月21日,該線路被納入固定運行圖,并調整車次為K208/5、K206/7次,標志著青島與成都間從此正式實現了直達鐵路連接,成為山東首趟入川列車。
彈指間25年過去,這趟榮譽等身的列車隨時代加速,變身Z318/5、Z316/7次,穿梭在膠濟線、京滬線、隴海線、寶成線上,一次次跨越崇山峻嶺、溝壑大川,深刻影響了魯蜀兩地無數人的生活軌跡,承載了太多的故事和回憶,其背后蘊含的情感與變遷,足以書寫成一部豐富多彩的長卷。
列車62小時后到站
1999年青島往返成都的列車開通時,紀向東從北京車隊調到成都車隊,做了乘務班長,負責管理十二三名列車員。“那時候單程運行就要,一個來回近一星期時間。所以我們值班都是上六天,休六天。”
場景猶在眼前。紀向東還記得從青島入川的第一趟列車奔波62個小時后,在成都站臺停車送客時,一對老夫婦跑到他跟前,不敢相信地問道:“這是山東過來的車嗎?”
紀向東
當得到肯定的回答時,夫妻倆激動得老淚縱橫,“我們是山東人,年輕時來支援大西南的,山東終于有直達車了……”
紀向東熱情地回應:“歡迎你們坐山東的車回家看看。”
彼時,承擔這條線運營任務的列車條件有限,沒有空調,夏天車廂里就像大蒸籠,車頂的風扇吱呀呀地轉,走道上則站滿沒有坐票的旅客。冬天沒有取暖設備,也沒有自助取用的熱水,鍋爐在列車的一頭,乘務人員拎著一個大水壺給旅客們送水,走一趟得花兩個多小時。
“燒熱水用的是煤炭,每次值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臉洗脖子,脖子上都是灰,洗手盆里第一遍的洗臉水都是烏黑的。衣服上摸一下,手立馬能按下黑掌印。”紀向東回憶說。
那時他的兒子只有兩歲。“上完一個星期的班回家,兒子經常看著我發呆,也不叫爸爸,因為他不認識我了。”紀向東說,每次回家倒頭就睡,能睡個兩天兩夜。爬起來剛跟兒子熟絡一陣子,又要登車出發了。
“進入四川境內,最大的風景就是山洞,有一個晚上加一上午都在鉆山洞,大約得有300個山洞。”紀向東笑著說。
一路風景舊曾諳,走著走著,相伴的列車卻已然換了模樣。
2005年1月25日,熟悉的綠皮車更換為25G型空調列車;2024年1月,車底更換為25T型客車,“K”字頭的快速旅客列車升級為“Z”字頭的直達特快旅客列車——Z318/5、Z316/7次,列車往返運行時間由124小時壓縮至63小時。25年前跑單趟的時間,如今基本可以跑個來回。
“除了比高鐵慢點,咱這趟車細節條件都不錯。”紀向東笑著說,比如自動取用的熱水,座位旁邊備上充電插座,這些小的改善也很關鍵,都極大方便了乘客的出行。
對比高鐵1000多元的車票價格,這趟車現在的硬座票價273.5元、硬臥463.5元——不難看出,它仍是一趟經濟實惠的客運列車。
來自大涼山的旅客
隆隆的列車,長長的旅程,串連起遙遠的寄托,也承載著對夢想的追求。在紀向東眼里,自己服務的這位老伙計,同在中國鐵路線上馳騁的上萬趟旅客列車相比,并不普通。
“這趟車之所以特別,因為它給四川彝族同胞提供了來山東打工的機會。”紀向東介紹,從四川上車的旅客以大涼山的彝族同胞為主,這趟列車的開通,使得他們有機會走出大山,到山東濟南、濰坊、青島等地務工,從事建筑、畜禽養殖等工作。
在列車上為農民工提供招工信息
一過完春節,紀向東就會在車門前迎來外出打工的彝族鄉親,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背著大布包,里面裝著百十斤重的臘肉,“他們經常十幾個同鄉組成一個隊伍,坐滿一節車廂。”
但列車上最熱鬧的時候還數春節前返鄉,“那時候他們成群結隊擁進車廂,一上車就在餐車里買上成箱的青島啤酒,一邊唱歌一邊慶祝。”有彝族同胞告訴紀向東,來山東打工一年,收入能達到五六萬元,“他們會驕傲地說:我成當地的大款了。那些掙到錢的年輕小伙子尤其開心,因為家里早尋好親事,回家就能風風光光地娶媳婦了。”
“因為語言風俗不同,少數民族旅客如果遇到問題,我們會格外用心幫他們解決。”列車上難免遇到突發事件,讓紀向東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他值班時遇到一個彝族小伙子來求助:“我想借你水桶用一下……”
紀向東感到納悶,問他要水桶做什么用?彝族小伙子吞吞吐吐,好一會兒才說:“我媳婦在廁所生了。”
“趕緊帶我去看看。”紀向東心里一緊,跟著就來到車廂,發現小伙子的妻子正拿一件外套包著剛出生的孩子。紀向東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在下一站下車就醫,可以聯系120接站,但這對年輕的彝族夫妻均表示不需要。他只好快速取來藥箱,同時安排廣播找醫生,協助給產婦和孩子做檢查。“我還找來新床單,把孩子包裹起來。”來來回回,忙得紀向東滿頭汗。
在列車上為農民工提供招工信息
在這趟列車上生孩子的事并非偶發情況,成都車隊的鞏濤也遇到過,“一個彝族婦女突然在火車上生了,她同行的姐妹們不知道怎么辦,找到我們乘務人員。我當時正在值班,生產的女子告訴我,她懷的是雙胞胎,在列車上只生出了一個,我們馬上聯系了下一站附近的醫院和120。”那真是一次爭分奪秒的搶救,好在后來這兩對雙胞胎都平安無事。
“還有一次,一位彝族同胞將錢包綁在腰上,上廁所時,錢包從廁所的洞里掉了出去……”鞏濤回憶,那時候的列車廁所都是直排式,手機如果掉下去,基本就摔碎了,錢包還有希望找一找。列車工作人員馬上通過車站聯系上了路段巡道工,找了一個上午,終于找到了裝錢的黑袋子,將彝族同胞打工掙的幾千元錢完璧歸趙。
正是這些意外經歷,讓這列火車有了一個“民族列車”的別稱,還獲得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的殊榮。
“民族列車”獲得的榮譽
這一路不只有風景
對四川資陽人劉仕春來說,這是改變她命運的一趟列車。
17歲時她發生意外,雙上肢高位截肢,一直輾轉在四川當地打工。2004年,22歲的她通過自學考入青島黃海學院,這趟列車就成為她到山東求學的唯一交通工具。
“在這列車上,我結識了很多好心人,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的人生之路一點一點變得順利起來。”劉仕春說,在列車上認識的第一位好心人是列車員王友軍,“每次上車,王叔叔都會幫我搬行李,放寒暑假有時候買不上票,我也會打電話求助王叔叔,幫我上車補票。”
還有同路的熱心乘客,他們是到成都進貨或者開會的山東老鄉,看到自強不息的劉仕春,會給她留下聯系方式,經常寫信鼓勵她,寄錢資助她的學業。
幫助殘疾人乘車
2006年,劉仕春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小伙,河南南陽人。巧合的是,南陽正是這趟列車途經的一個站點。劉仕春還記得,一年后第一次跟著男友回家,兩人先從青島坐這趟車去了南陽,見完家長后,小伙子又送她返回青島上學。
車上,看到劉仕春找到了帥氣的男友,王友軍非常高興,還請他倆去餐車吃飯,“點了芹菜炒肉、炒菜花、西紅柿炒蛋等,四菜一湯。”其間,王友軍還以家長的口氣囑咐劉仕春的男友:“今后,你要好好照顧小劉啊。”
后來兩人結婚,劉仕春大學畢業留校當了老師,在青島安家生子。很長一段時間,她回四川老家沒有再坐火車,而是選擇更快捷的飛機或是自駕,差點都快忘了這趟列車。
去年暑假,劉仕春想著帶兩個孩子走一下自己走過的路,于是全家訂了Z316次列車的臥鋪票,從成都返回青島,“沒想到孩子們很高興,他們覺得在火車上睡覺,這件事很新鮮。”
交織著久別重逢的感慨和孩子們的興奮,一家人光顧感受這趟懷舊之旅,結果到站時把一個包落在了車上,這個包里裝著親戚們給孩子的幾千元壓歲錢。劉仕春發現后馬上聯系火車站尋找,沒想到這趟車的列車員在打掃衛生時,已將她遺落的包妥當保管。
“這么一個不顯眼的袋子,乘務人員還能注意到,真是太不容易了。”原來,這是一個裝輪滑鞋的手提袋,里面最初還裝著水果,后來水果被吃掉,塞滿了果皮,不仔細查看,就會當作裝垃圾的袋子。“這趟車的服務還是一如既往的好!”為此,劉仕春專程給車隊送了一面錦旗。
“這是一趟可以看到很多風景的列車。以秦嶺為分水嶺,過了秦嶺,南方的氣息更濃,風都是柔軟的、暖暖的。列車進入河南后,一馬平川,讓人辨不清方向。”劉仕春難掩激動地回憶,“上學那會兒,每年放完暑假坐這趟車時,都會感慨窗外風景的變化,比如秦嶺以南的稻子都收完了,北方的玉米還沒開花呢。”
隨著列車緩緩啟動,窗外的風景開始變換,從城市的高樓大廈逐漸過渡到郊外的綠野山川,這趟車陪著劉仕春走過很多人生重要節點,對她來說,車窗外的風景也是人生的風景。
成都車隊部分乘務人員合影
一列車濃縮人間百態
的確,列車不僅是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承載著人間百態。每一天,從清晨到深夜,穿梭于高山大川之間的列車上,演繹著一個個或溫馨或感人或驚險的故事。
2024年5月10日,由成都車隊成都五組值乘的成都西至青島北Z316次列車,在引鎮站開車后,列車員陳雨彤注意到,軟臥車廂里攜帶一名女嬰的兩名女子,整晚沒有出過包房,也未聽見孩子哭鬧聲。兩人持有成都西到濟南的車票,陳雨彤覺得孩子太小,這么長時間都沒有聲音有點奇怪,便向列車長司磊作了匯報。
司磊得知情況后便和陳雨彤來到包房,以幫助旅客打水為由進入包房查看情況,發現嬰兒被放在床尾位置,旅客對其照料看護并不上心。這讓司磊覺得事有蹊蹺,便將情況告知列車乘警,乘警隨即到場了解情況。
經調查,女嬰是其中一名女性所生,因是未成年,家長不知此事,孩子父親不肯承擔撫養責任,自己又無能力撫養,便通過網絡找到愿意收養孩子的人家,約定以9000元將孩子賣給濟南的收養人。由于列車乘務人員的警覺性,一起販賣人口案被及時破獲。
“因為運行時間長,這趟火車上的突發情況也是最多的,遇到的最常見問題是幫旅客找東西,幾乎每趟車次都有落東西的旅客。”紀向東說,手機、電腦、身份證,這三件是最常見的遺失物品,“還有很多拿錯包的。行李架上并排的黑色雙肩包,旅客到家了打開一看,物品一樣也對不起來,才知道是拿錯了。”
為乘客找回遺失物品
南來北往的乘客多,紀向東早已習慣了幫大家解決各種大小問題。曾有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來到車廂對我說,叔叔我餓了,想吃飯。我一看他的車票,是一張救助站的證明車票。”紀向東摸了摸口袋,正好有50元錢,都塞給了男孩,并帶他到餐車吃了盒飯。送到站后,紀向東又把自己帶的4包方便面給了他,“這個孩子和我兒子年紀相仿,真希望他以后能有好的去處。”
一幕幕場景在列車員們的娓娓講述中具現,所有大事小情在這趟列車2823公里的風馳電掣中,化作對工作和生活最溫暖的記憶。
1月12日中午12時許,陽光穿透冬日薄霧,灑在站臺上,再過一小時,青島往返成都的旅程又將開啟。
火車站內人來人往,行色匆匆的人們懷揣著各自的目的和夢想,準備登上通往遠方的Z318/5次列車。他們有的是為了生計奔波,前往大城市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有的則是歸心似箭,結束一年的辛勤勞作后踏上回家的路;還有的是充滿好奇與期待的游客,渴望探索未知的風景。無論目的如何,列車都成為了他們共同的旅伴,承載著他們對生活的期許。
■短評
見證中國速度
展現中國溫度
又一年春運大潮即將于1月14日開啟,綜合研判,2025年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鐵路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規模有望創歷史新高。
在中國,高鐵與綠皮火車不僅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出行方式,更彰顯了國家發展的雙軌并行——既有令世界矚目的高速進步,也有溫暖人心的傳統堅守。猶記2023年,一張照片引發網絡熱議:一列高鐵呼嘯著快速超過一輛綠皮火車,這一剎那,被譽為“中國速度與中國溫度的完美碰撞”。這不僅是技術的飛躍,也是人文情懷的體現。
隨著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高鐵已成為國家的一張新名片,而那些行駛在大山深處、服務偏遠地區的綠皮火車,則以其特有的溫度,成為不可或缺的民生線。
在科技不斷刷新紀錄的今天,中國的高鐵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比如復興號CR450AF型電力動車組是中國鐵路自主研發的電力動車組,設計時速可達400公里每小時。中國高鐵的迅猛發展,不僅提升了國內交通效率,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科技實力與發展速度。
與此同時,綠皮火車依舊以它獨有的節奏,在廣袤的國土上緩緩前行。這種“慢”不是技術的滯后,而是溫情的選擇。在一些邊遠地區,綠皮火車是連接外界的重要交通工具。它們常在崇山峻嶺間穿行,雖然相比高鐵很慢,卻能到達最需要的人群中,提供最大的便利。
淄博至泰山的7053次旅客列車,就是一列網紅火車,它是山東省唯一的公益性“慢火車”,乘客們坐著火車趕大集,吃農家飯、買土特......多年來為魯中山區百姓提供交通便利的同時,在助力沿線脫貧攻堅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綠皮火車的存在,反映了中國對均衡發展的承諾。它們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傳遞關懷與溫暖的紐帶。比如這趟往返于青島與成都之間的列車,為兩地居民提供了實惠的票價和必不可少的生活出行服務,促進了東西部協同發展。
無論是飛速發展的高鐵還是溫馨堅守的綠皮火車,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獨特的交通生態。高鐵象征著中國的速度與效率,而綠皮火車則代表了中國的溫情與包容。這兩種看似對立的存在,實則相輔相成,共同推動著中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在未來,高鐵和綠皮火車還將繼續在各自的軌道上奔跑,一個是速度的極限挑戰者,另一個是溫情的守望者。雙軌并行,共同構建了南來北往的鐵路大脈絡。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高芳 通訊員 翟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