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法熱線|高空拋物受傷,整棟樓都應擔責?半島問法熱線聚焦人身損害賠償,兩位律師為您普法明理
交通出行、工作、購物游玩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突發情況,那么,人身損害發生后應該找誰承擔責任?承擔責任的比例應該如何確定?11月26日,半島問法熱線80889800聚焦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我們邀請了山東創凡律師事務所的劉宗霖律師和李慧敏律師在線解答市民疑惑,就人身損害事件給予分析并給出合理建議。
上午9點30分還沒到,兩部熱線電話就接連響起。“前一段時間我們小區發生一起高空拋物事件,一名行人被從樓上飛下的雜物打傷,但是由于沒有監控,并不清楚是哪戶丟下的雜物,現在我們整個單元,除了一樓二樓都被起訴了。”張女士來電表示,“可是事發當天我在外出差,家中并沒有其他人一同居住,我是否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針對張女士提出的高空拋物的責任人劃分及賠償問題,李慧敏律師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首先,要確認高空拋物的來源,如果能夠明確具體侵權人,由直接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其次,如果找不到具體侵權人,那么可以要求整棟建筑物的使用人承擔侵權責任,當然建筑物使用人也可以通過舉出其不在場證據,提出抗辯。最后,如果物業公司對高空掉落物品負有安全保障義務,也可以要求物業公司承擔侵權責任。”李律師表示,如果張女士能夠向法庭出示事件發生時自己不在房屋居住,且房屋內并沒有其他人居住的扎實證據,那么法院審查后很可能會免除張女士的責任。
公共場所意外受傷,在現實生活中時有發生,受傷較重后的賠償問題一直是一個爭議的焦點。
前段時間,陳先生母親王阿姨就遭遇了這樣一個意外。“當時我的母親在商場購物,沒注意到前方商場保潔剛剛打掃過的地面,一腳踩上去之后突然滑倒,倒地的瞬間用手撐地,導致胳膊骨折。”陳先生表示,事件發生后老人被送往醫院緊急治療,后來我們得到消息后去找商場協商治療費等賠償的問題,商場表示愿意支付2000元作為賠償。
“保潔剛剛打掃的地面,沒有擺放醒目的標志進行提示,導致了老人誤入、摔倒,我認為商場應該全部承擔我們的損失,最終雙方意見不一致,我想問問律師,這種情況,商場是否應該承擔全部責任?”陳先生詢問。
“判斷責任比例是一個復雜而細致的過程,不僅需要考慮到法律法規的規定,而且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劉宗霖律師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定,特殊主體如商場等經營者或管理者負有安全保障義務,如未盡到上述義務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商場管理方作為公共場所的管理人,對顧客負有安全保障義務,有義務采取一定措施預防損害的發生,根據陳先生的描述,商場地面濕滑導致老人摔倒,因此要承擔大部分責任,同時,老人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充分預見可能發生的危險,但其未盡到注意義務,對自己損害后果的發生亦應承擔一定責任。?”劉律師表示,陳先生應當保留好相關證據跟對方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到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承擔賠償責任。
上午來電情況較多,記者根據市民咨詢對部分問題進行了整理,供市民參考。
問題1:掛靠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被掛靠人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李先生開設了一家運輸公司,近幾年經營業績非常亮眼。同學黃先生知道后,也計劃辦理一家類似的公司,但因各種原因遲遲無法取得運輸經營權。黃先生便找到李先生,商量將購買的運輸車輛掛靠在李先生公司名下,李先生礙于同學情面,就答應了他的要求。前段時間,黃先生購買的一臺車輛因駕駛員疲勞駕駛引發交通事故,致使一輛私家車嚴重受損,司機也受傷了。現受傷司機找到李先生,要求他的運輸公司承擔自己損失的賠償責任。李先生認為,該車輛僅是形式上登記在自己公司名下,本質上與自己公司無關,詢問律師,該事故的賠償責任是否應由黃先生單獨承擔?
律師說法:機動車掛靠是指為了滿足車輛運輸經營管理上的需要,個人將自己出資購買的機動車掛靠于某個具有運輸經營權的公司,由該公司為掛靠車主代辦各種法律手續,并借用該公司運營資質、以該公司的名義對外進行經營運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一條規定:“以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李先生的運輸公司是取得經營許可證的道路運輸企業,他允許黃先生掛靠,是一種變相轉讓、出租經營資質的行為,違反強制性行政法規,具有不法性。而黃先生明知自己不具有運營資質,掛靠李先生公司名下運營,對風險的發生主觀上同樣有明顯過錯。因兩者的過錯相互結合造成事故發生,符合共同侵權的要件,故李先生的運輸公司應當為黃先生對造成他人的損害承擔連帶責任。
問題2:開套牌車引發交通事故,車輛所有人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陳先生的妻子駕駛私家車在某高速公路某段行駛時,與同向行駛的貨車相撞,兩車沖下路基,陳先生的妻子受傷嚴重。經交警部門認定,貨車司機負全部責任,陳先生的妻子不負事故責任。事后,陳先生在處理事后賠償事宜時,發現貨車號牌在車輛管理部門登記的貨車并非肇事貨車,事故貨車為肇事司機一從朋友處借用的套牌車。現肇事司機沒有賠償能力,陳先生詢問律師,是否可以向肇事車輛所有人主張賠償?
律師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將機動車號牌出借他人套牌使用,或者明知他人套牌使用其機動車號牌不予制止,套牌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的,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與套牌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因此,陳先生不僅可以向借車給肇事司機的套牌車所有人主張賠償連帶責任,如果有證據證明真實貨車的所有人有故意出借機動車號牌或明知被套用不制止的行為,則該車主也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問題3:老人在養老院中發病離世,養老機構是否承擔責任?
張先生將母親安置在某養老機構的養老院養老。前段時間,養老院通知張先生其母親感到身體不適,張先生將母親帶到醫院進行了檢查并配備了藥品,后送母親回養老院。次日,張先生又接到養老院電話,稱其老母親病情發作,已經撥打了急救電話。因為剛帶母親檢查過并無大礙,張先生并不太在意,沒有馬上趕過去。沒過多久,張先生被告知,當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老母親已無生命體征,經搶救無效死亡。事后,張先生找到養老院,認為養老院未對母親盡到及時救治的義務,應對母親的死亡承擔賠償責任。養老院稱,自己已經履行了告知、撥打急救電話義務,并且張先生母親的死亡是突發疾病,與養老院無關,無需承擔責任。張先生詢問律師,母親在養老院因病離世,養老院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律師說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侵權責任相關規定,判斷是否構成侵權責任往往需要看是否存在侵權行為、損害結果以及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張先生母親在養老院離世是損害結果,關鍵在于養老院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行為以及與老人死亡之間有無因果關系。如果經過事后調查核實,張先生母親所患疾病確實屬于極其突發、難以預料且發展極為迅速的情況,即使養老院按照常規流程采取了相應措施,可能也無法避免悲劇的發生。在這種狀況下,養老院履行了基本的撥打急救電話等義務后,從客觀上來說難以苛求其做到更多去改變結果,責任相對會小甚至可能無責任。當然,雖然養老院撥打了急救電話,但還需要看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的過程中,其工作人員有沒有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合理救助行為,如果完全沒有采取任何輔助急救措施,只是消極等待急救人員,那可能存在一定過錯,需要承擔相應責任。還有就是要看張先生與養老院簽訂的養老服務合同中對于老人突發疾病救治相關責任承擔、具體服務內容等方面的約定,如果合同明確約定了養老院在老人出現疾病等緊急情況時應達到的具體救治標準、流程等,而養老院沒有按約定履行,那么養老院需要根據合同違約情況承擔相應責任。總之,根據張先生目前的描述,還不能確切判定養老院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還需要進一步深入調查老人所患疾病具體情況、養老院當時采取的具體應對舉措以及查閱養老服務合同約定等多方面詳細內容后,才能綜合判定養老院應承擔的責任情況。
問法感悟
劉宗霖律師:日常生活中,人身損害糾紛較為常見,人身損害賠償即自然人因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等幾項具體物質性人格權遭受侵害,由賠償權利人請求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損害賠償。一般來說,作為侵權行為的責任后果,當事人得以侵權客觀成立為基礎主張相應的人身損害賠償,如果受害人與侵權人就賠償問題協商不成,則受害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李慧敏律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遭受人身侵害后提出賠償時,應當有相關事實和依據,且要合情合理。其中,財產損失、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應當存好相關票據并保持其合理性;誤工費則應當以合理的休息期間實際減少的收入為依據確定賠償數額;精神損害賠償需要遭受嚴重精神損害時,才會被法律所支持。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 蔣凱 宋泓睿)
- 問法熱線|樓盤虛假宣傳,可以要求賠償嗎?半島問法聚焦房產糾紛,律師與讀者連線答疑
- 問法預告丨房產遇糾紛?律師為您支招!1月21日9:30聚焦“房產糾紛”
- 問法熱線|放棄繼承遺產還需要配偶同意?聚焦婚姻家事問題,專業律師在線解答
- 半島V視|問法熱線:探望權受阻,可否拒付撫養費?聽律師解讀婚姻糾紛
- 問法預告|別讓婚姻家事糾紛拖垮生活!半島問法熱線1月14日9:30聚焦“婚姻家事糾紛”
- 半島V視|問法熱線:出借車輛有風險,自選4S店修車有隱患!聚焦交通事故糾紛
- 問法預告|交通事故糾紛難解?1月7日上午半島問法熱線律師在線來支招
- 半島問法熱線聚焦執行難題 律師給您支招懲治“老賴”
- 問法預告|12月31日上午9:30半島問法熱線聚焦“執行難題”
- 半島V視|問法熱線:公證能做什么?可不光公證遺囑,家里被淹也能幫解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