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半島調查丨00后導游難覓!旅游熱為啥遭遇“導游荒”?

2024-10-17 20:29 大眾新聞·半島新聞閱讀 (121013)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鐘迎雪 實習生 張薛鈺

旅游市場全面復蘇,“China Travel”更是走紅。熱潮背后,一個現象卻日趨凸顯。

據資料顯示,全國每年有近50萬名酒店和旅游方向畢業生,對口就業率只有15%。高校旅游專業頻頻遇冷,00后導游難覓,70后80后是導游主力軍,很多轉行的老導游也不再回歸,尤其是在入境游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專業人才短缺更顯嚴重。

對此,記者近日尋訪了多家旅行社以及旅游專業院校學生和相關從業者,探究為何出現“導游荒”。

旅行社工作人員做產品設計與規劃。

旅行社招不來人

“旺季的時候,大家到處找導游,旅行社的業務人員等于是身兼數職。”中國國旅(青島)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的胡佳(化名)已經從事旅游行業17年,她身邊從事導游工作的,幾乎都是原來的老導游,極個別的是新人。旅游旺季,導游忙不過來的時候,做業務的也只好上陣替著做導游。

胡佳感慨,00后導游難覓,90后是隨心所欲,80后是服從型,主要還是70后80后留在這個行業,甚至很多60后還活躍在一線。

“有的學生實習,會考慮生活成本問題。”最早的時候,胡佳負責導游培訓,包括帶實習生,當時組建導游隊伍能組30多人,有專門的導游工作部門,然后排團培訓,最近幾年沒有從院校要過學生統一實習。

“我們也很苦惱,沒有新人力量。” 胡佳告訴記者,很多年輕人去博物館、景區等地做了講解員,雖然薪資并不高但穩定,特別是女導游,可以實現朝九晚五工作制,而不是導游時間的不固定。比如曲阜,當地所有的導游工作室都在賣講解,到抖音上一搜,曲阜導游能搜出一群網紅,費用每次在300元到600元左右,而他們的收入就是靠講解“三孔”。

2007年,胡佳剛入行的時候,導游帶一天的服務費在一二百元錢,如今青島暑期最旺旅游季大概每天七八百塊錢,但好時光很短。她說導游有時推銷東西,也是無奈之舉。胡佳表示,伴隨著信息透明化與市場競爭激烈,如今旅行社協議價格和門市價格都一樣,各大網站APP的團購價格也都一樣,導游掙不到差價,所以無奈之下,只好推銷特產,賺點提成。

旅行社歡迎新人加入。

“專科院校學生能力一般,旅行社看不上,本科院校學生直接考研不工作,旅行社還要不來人,這才導致導游斷層十分厲害。”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但凡外語好的,就去干別的行業,極少數會選擇當入境游導游。

“一直在招新人,但是招不來。導游在流失,考導游證的人都少了很多。”從業22年的山東海納百川國際旅行社創始人牟家樂指出,目前一線帶團以兼職導游居多,導游也分幾個品類,第一是帶購物團的導游,收入主要來自于購物的產出,跟業績掛鉤,這樣全年的收入稍微能高一點。第二是導游純帶玩,僅能靠導游服務費生存,這部分導游收入相對來講能低一些。第三則是有的司機還會給導游一些壓力,因為業績跟司機和導游都是相關的,跟旅行社和導游是對賭的,有的區域司機車費給得很低,靠帶購物團產出了利潤,可能有一半的傭金要分給司機,就靠二次產出創收利潤,但有的付純車費,司機也不參與利潤分配。

“干這個活也不是不掙錢,主要是淡旺季比較明顯,讓人感覺不穩定。”牟家樂表示,現在導游主要集中在25歲到40歲之間,有資歷的導游月收入平均七八千元到1萬元,干得一般的月收入五六千元。

“無合同、無社保,遇到一些困難還要自己先頂著。”當記者聯系到80后導游劉明(化名)的時候,他正在安徽帶團,此前劉明在夜市承包了攤位做小生意,疫情過后,劉明又回到了旅游行業,但已經發生了新變化。劉明認為,導游這份工作,除了考驗一個人豐富的文化知識積累,更考驗一個人的情商,而更棘手的是,如今檢驗一個導游是否優秀的標準成了客戶的消費金額,而并不是其個人的生動講解、知識儲備、表現能力、與游客互動等。工作中經常面臨被投訴,多方面的壓力集中在導游身上,一旦出現負面新聞,整個導游群體都跟著受委屈。

“如果在這個行業看不到希望,人家轉行是應該的。”劉明解釋,歷經疫情考驗后,越來越多的導游發現,無論淡季旺季,通過自己專業的服務,持續性獲得穩定收入才是重點。于是同行們紛紛轉型,去做研學導游、精品團導游,不再只是帶傳統的大團。

“做導游一年收入七八萬塊錢,還不如找個穩定的工作,上一年班不用操那么多心。”劉明表示,因為大部分導游為自由職業者,服務于多家旅行社,也就是說需要導游自己購買社保,由旅行社購買社保的導游占比很少,因此極不穩定。而這也是年輕人不愿意來做導游的原因,至于一部分人為何還在堅持,因為還是喜歡這份職業的自由。

旅行社工作人員正在辦理線上服務。

外語人才流失

144小時免簽政策下,迎來入境游利好,外語類導游更是面臨巨大缺口。從事20多年國際入境游業務的李麗(化名),德語專業畢業后就一直在做歐洲團,如今已經成為國內入境游企業中的中堅力量,業務覆蓋全國。李麗沒有轉行,一直在做,也是情懷。

“因為畢竟是敞開了,業務會增加一些,但是免簽還得去第三國,因此數量并沒有大漲。” 李麗介紹,她手下的入境游業務恢復到了2019年以前的一半數量, 主要就是接待韓國、歐洲、東南亞等地的游客入境,而北京、西安、西藏、新疆等地,都是外國游客感興趣的目的地。

“找學外語的兼職,專業的入境游導游越來越少。”去年為了應對一場大型外事活動,李麗和同事們從學校里面找專業翻譯人才,最后從全國各地調十幾個人來協助,最終才完成活動接待。李麗告訴記者,一批精通外語的導游疫情期間轉行,轉向外企、培訓等行業。放眼整個全國導游市場,基本上外語類的導游全是70后80后,甚至連90后都沒有,外語好的年輕人都去從事別的行業,但不會來做導游,主要還是感覺社會認可度不高,也進一步影響了導游隊伍更新,沒有進入行業良性發展。需要提高對導游服務價值的認知,特別是能做好講解輸出的好導游,是配得上高額服務費的。

“做好入境游導游,收入也是可以的,基本上過萬,而導游這個行業,不像別的行業,馬上就可以成熟。”李麗跟記者強調,成熟的導游需要一定的培養周期,起碼在3到5年,而企業都注重效益,很難下高成本投入再去培養新人,而新進來的畢業生又覺得工資低,不愿意干。

“學生以為可以去好多國家旅游,但其實真正做的是接外語團,就跟他們想象不一樣,心理落差很大,很難適應。”李麗說,不僅要接團,還有操作上的詢價報價做產品推廣,這都需要外語人才,帶團是最基礎的一部分,線上工作也需要一定的外語水平。3年能初步培養導游,但是如果做基本業務,做產品銷售,沒有五六年也培養不出人來。他們跟青島的高校合作了十多年,但近幾年各院校學生基本上都考研,很少有直接工作的,即便是實習,也不會選擇旅行社,會選擇到國企或者體制內單位實習。

“別說找剛畢業的來工作,就是高校實習生都找不來。”李麗表示,不僅是單純的外語能力,而是擇業觀的變化,年輕人不想干,覺得工作勞累且沒社會地位,當代父母給子女的擇業觀,可能更希望孩子做一些穩定的工作。

“能讓外國人到中國來消費,我們才能創匯,并且這是硬功夫。”李麗為記者分析,除了導游隊伍建設,硬件的配套和社會服務各方面都需要提升。她指出,現在很多酒店從業人員英文水平大幅下降,星級酒店的運營接待流程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李麗感覺,這些年一直在謀求導游行業的變革,但效果甚微,需要提高內部動力,若入境游市場能夠培育起來會持續增長,而這需要時間來轉變思想,轉變作為,才能從根本上轉變市場發展形勢。

備戰考研的學生

學生多轉行考研

綜合幾天采訪,記者經過深入了解,發現青島某高校的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在今年已經取消,將各專業并到其他學院,從7月份開始,該學院網站已經不再更新動態。

“畢業去向可謂是‘五花八門’,極少數是本專業就業。”某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輔導員王沖(化名)告訴記者,學生去會展公司,去酒店,去旅行社的也有,但是非常少。王沖補充,很多學生都是調劑過來的,本來也不是很喜歡這個專業。這個專業考研上岸率低,就業率低,大部分都是二戰考研考公考編的,基本全是跨專業,跨到教育專業的較多,再就是旅游相關的職業教育專業。

從王沖給記者展示的2024年學生畢業動向統計表上來看,共有95名學生,17人升學,2人考公,42人選擇靈活就業,4人去了酒店,僅有5人從事了旅行業務相關的工作,也就是說不到5%的學生選擇了本專業就業。

小麗(化名)現為大四學生,剛從青島大學保研到中國海洋大學的旅游管理專業。她提到,雖然旅游管理專業不是她的首選志愿,但考慮到青島作為一座旅游城市,國際旅游、海濱旅游、輪船度假、休閑旅游發展較好,因此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將青島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納入填報志愿。談及大學畢業后的去向,小麗表示身邊同專業的同學繼續學習或從事旅游管理專業的人并不多,大部分同學選擇考公,少部分同學選擇考研,只有兩三位同學選擇直接在旅游管理相關領域就業。

關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就業前景,小麗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覺得我們這個專業主要看自己選擇的方向,因為我們在本科以及之后碩士學科學習非常廣泛,涉及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商業運營方面以及Python等技術類學科。如果選擇導游、現場講解、營銷等實踐性較強的工作,對專業的門檻要求比較低,就業人員來源比較廣泛。但如果選擇去OTA即線上旅行社工作,比如攜程、飛豬等,對本專業的要求較高。”小麗認為,總體來說,旅游管理專業比較容易就業,但工作的薪資待遇、發展空間相差很大。

在采訪后,記者總結了多位業內人士的建議,要想破解“導游荒”的難題,絕非一日之功,必須提高行業內驅力,提升整個社會對于導游行業的職業認同感,讓導游真正有獲得感和歸屬感,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愿入行,愛入行。除此之外,強化獎勵制度和適當補助,通過社會力量來加強培訓,變通講解員模式;整頓不良導游市場,提升待遇;再者繼續加強校企合作培養人才,鼓勵年輕人參加導游證考試,景區、景點可組織開展對導游的業務技能培訓,便于提高導游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加強與高校的合作,適當改變畢業生擇業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