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院開出雙胞胎姐妹花!膠州一中姐妹倆笑對逆境向陽生長,萬元獎學金助力她們追夢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靜 徐杰
家住膠州市鋪集鎮蘇家泊村的朱家麗和朱家慧是雙胞胎姐妹,父親患病去世后,姐妹倆與媽媽相依為命。今年高考,姐妹倆分別考出了588分和560分的分數,成了左鄰右舍人人稱贊的爭氣孩子。為減輕媽媽負擔,倆姐妹在鎮上一處快遞站找了份小時工,掙錢補貼家用。“能攢一點是一點兒,我們該把媽媽身上的擔子接過來了。”姐姐朱家麗說。今年夏天,本報聯合阿里巴巴公益發起“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一起助力逆境學子上大學,為他們發放萬元勵志獎學金。自強的姐妹倆成功入選這一計劃,將獲得共計一萬元勵志獎學金。
高考優異
姐妹倆分別考了588分和560分
在膠州市鋪集鎮蘇家泊村的一處農家小院,這個夏天,雙胞胎姐妹朱家麗、朱家慧成了左鄰右舍人人稱贊的爭氣孩子。“今年高考我考了560分,家慧是588分。”姐姐朱家麗告訴半島記者,今年高考,她發揮得比平時要好一些,對自己560分的成績是比較滿意的,但妹妹對588分的成績稍有不甘心,“她一模二模都在600分以上,高考沒發揮好,有點小失落。”朱家麗說。
雖然沒有考到理想分數,但妹妹朱家慧也不允許自己低落太久,稍微收拾下心情,就和姐姐一起研究填報志愿。一直以來的自強自立,鼓勵著倆姐妹積極、樂觀向前。“填報志愿我想試試免費師范生。”姐姐朱家麗說,而妹妹原本心儀中國公安大學,但現下的分數明顯不夠,“再考慮考慮別的吧。”
記者了解到,姐妹倆自上學以來一直沒有分開過,一起上幼兒園、小學、初中,升入高中后,倆姐妹又神奇般地分在一個班。形影不離的姐妹倆是同伴,也是好友,盡管有時也會吵架,但更多的時候都是有事一起商量著辦。姐姐有點兒粗線條,妹妹心思細膩,有時候妹妹反而幫著姐姐處理一些瑣碎的事情。
姐妹倆與媽媽合影,后面的墻上貼滿了獎狀
雖然姐妹倆高考成績優異是家里的大喜事,但面對兩個人的學費,媽媽孫增玲還是犯了愁。于是,在高考結束后,為減輕家里負擔,懂事的姐妹倆就去鎮上尋找暑期工作機會,“我們問了一圈輔導班,人家優先要大學生,我們還問過奶茶店、服裝店等都沒成功,后來好不容易找了個快遞站,他就招一個小時工,我倆輪流上班。”妹妹朱家慧說,她們很珍惜這個既能鍛煉自己又能賺錢補貼家里的機會,干起活來認真仔細,從不偷懶。
堅強樂觀
父親患病去世,她們成為媽媽的“暖寶寶”
采訪中,記者發現,姐妹倆性格開朗活潑,臉上總是掛著陽光的笑容,感染著身邊人。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份樂觀的背后,是一份讓人敬佩的堅強。原來,姐妹倆的父親患病多年,于三年前去世,獨留姐妹倆與母親相依為命。
“在我倆小的時候,我爸就身體不好,患了肝硬化,干不了體力活,當時查出來的時候就是中晚期,一直保守治療。”姐姐朱家麗說,在她倆八九歲的時候,爸爸就生病了,印象中媽媽總是陪爸爸去醫院看病,小小的姐妹倆要么去奶奶家,要么就去姥姥家待著。“有的時候,早晨起床一看爸媽都不在,就我倆在家,兩個人就抱頭哭。”回想起以前,朱家麗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而在妹妹朱佳慧看來,那時候姐妹倆還太小,對爸爸生病并沒有概念,對于家中經濟狀況也不了解,“那個時候不懂事,還覺得沒有人管還挺好,挺自由,后來才慢慢覺得這不是個好事,擔心爸爸身體,擔心他有一天離開我們。”朱家慧說。
“后面幾年經過治療,我爸的身體狀況穩定下來,雖然不能干體力活,但是一般的家務活也是能做的,而且我倆上初中后,他還能接送我們。”朱家慧說,那段時間雖然家里經濟狀況不是很好,但是父母都在,姐妹倆只需要安心學習。
姐妹倆獲得各種證書、獎牌以及獎杯
直到讀初三的下學期,兩人突然接到了老師的電話,“當時是過完元旦不久,我爸很突然就走了。我倆住校,老師接到電話通知我們,也沒說具體什么事,就說家里有事,有人接我們回去。”姐妹倆紅著眼睛回憶,回家后才知道爸爸走了,很懵、很突然。來不及放縱自己的傷心,姐妹倆還學著其他親戚一樣寬慰媽媽,成為媽媽的“暖寶寶”,防止媽媽過度悲傷而倒下。
相互扶持
母女三人相依為命,成為彼此的依靠
當姐妹倆回憶寒窗苦讀的時光時,媽媽孫增玲一直在旁邊默默地聽著。記者了解到,孫增玲今年42歲,腿部因為之前騎車摔倒受過傷,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只能在家附近的帽廠打點兒零工維持生計。
“孩她爸是2013年查出來的肝硬化,當時陪著他四處看病,家里的積蓄都花光了,后來辦了低保就好些了。”孫增玲說,丈夫生病之前,從事建筑行業,夫妻倆勤儉持家,不僅翻蓋了房子,還把老一輩留下的饑荒還清。原本剛想攢點錢給兩個女兒更好的生活,可老天卻開了個大大的玩笑。“先是我騎電動車摔了腿,留下后遺癥,接著第二年丈夫就查出來肝硬化,2021年元旦后去世的。”孫增玲哽咽著說。
家庭頂梁柱倒下后,孫增玲被迫成為家里新的頂梁柱。“好在倆閨女都很聽話,不用操心,學習很好,年年都拿獎狀。”孫增玲說,村里人說起來她們家的遭遇都十分同情,“她們都說我命苦,替我嘆氣,說這可怎么辦,但我自己覺得還好,兩個閨女給了我很大的勇氣,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
樂觀豁達的孫增玲用柔弱肩膀扛起來一個家,也在無形中把這份樂觀和堅強傳遞給了兩個女兒。她長舒了一口氣說,“我就勸慰自己,愁有什么用,走一步看一步唄,而且還有社會上的好心人關注和幫助著我們娘仨。”孫增玲告訴記者,家里出現變故后,村里給她們及時申請了低保,兩個女兒都是春蕾女童計劃的受助對象,還有星火義工隊的志愿者以及其他社會熱心人定期來家里幫扶,讓她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暖。
回想起父親剛去世的那段時間,倆姐妹眼淚一個勁兒地在眼圈里打轉。“就是突然很空,也會想爸爸,但是從不在媽媽面前提,怕她傷心。”妹妹朱家慧說,平時姐倆住校,父母在家朝夕相伴,父親去世,受打擊最大的是媽媽,“我爸剛走那幾天,我晚上做夢總是夢到他回來了,醒來就流眼淚。”那段時間,恰逢初三的下學期,姐妹倆努力克制悲傷,更加認真地學習,周末休息回家的時候,搶著幫媽媽做家務。中考的時候,姐妹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膠州一中。
文體兼長
足球田徑比賽,獎牌擺滿桌子
在姐妹倆的家中,除了簡單的家具陳設外,最耀眼的無疑是墻上貼滿的獎狀和櫥柜里一排排的運動競賽獎牌和獎杯。孫增玲告訴記者,如果光看外表的話,可能很難想象身材纖細的倆姐妹最喜歡的運動是足球。此外,兩人還喜歡手球、跑步,只要與運動相關的事情,姐妹倆都很熱衷。
“小學的時候,我倆就被老師發掘到手球隊,當時比賽還拿獎了。小升初考試的時候,我倆一個靠田徑特長,一個靠足球特長,考進實驗初中。”姐姐朱家麗說,姐妹倆從小就喜歡體育運動。進了初中后,倆姐妹同時入選校足球隊,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獲“最有價值球員”“最佳守門員”等若干獎項。“真的是特別喜歡足球,跟隊友們一起踢比賽,很開心,那時我們實初女子足球隊所向披靡,拿了不少獎項。”妹妹朱家慧說。
姐妹倆都很愛笑
到了高中,盡管學習緊張,但倆姐妹還是擠出時間參加足球比賽。此外,姐妹倆還喜歡跑步,讀書期間,學校400米、800米跑步比賽的前兩名,幾乎每次都被姐妹倆包攬。看著桌子上擺滿的獎牌、獎杯和證書,媽媽孫增玲眼里滿是驕傲。
“少年不懼歲月長,彼方尚有榮光在。”這是姐妹倆都十分喜歡的一句話,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常常用這句話激勵自己。“感覺這句話很有力量。其實我倆平時也沒覺得苦或者累,也沒有因為家庭情況自卑,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沒什么過不去的。”朱家麗說。
整個采訪過程中,姐妹倆臉上時常掛著明媚笑容,“從小到大,很多人幫助過我們,從小學開始,學校有些資助,老師們也都很好,還有社會上義工隊的叔叔阿姨關心著我們。等以后我們自己有能力了,也要把這份溫暖傳遞出去。”朱家慧說。
征集合伙人
期待你加入,助力更多學子圓夢
為了助力更多勵志學子追夢,今年,阿里公益攜手本報再次發起助學行動,誠邀您來當“夢想+”公益合伙人,用多種方式參與公益,一起助力逆境學子上大學。“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的前身是天天正能量“勵志學子追夢計劃”,該計劃于2021年由本報聯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項目及全國近百家主流新聞媒體共同倡議發起。三年來,已累計助力349名勵志學子圓大學夢,覆蓋全國25個省份248個縣域,其中73%來自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鄉鎮學生占比達77%。本報報道過的萬琪、王菲、杜昕等多位青島學子曾入選該計劃。
今年夏天,“勵志學子追夢計劃”升級為“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項目模式從“一次性資助”升級為“全學段全方位幫助”,即在繼續幫助新大一勵志學子過渡升學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在讀大學生的持續幫助、臨畢業生的自我提升就業幫助等,希望能夠助力勵志學子們更從容自信地迎接新生活、新挑戰,全面發展,勇敢追夢。
如果您是愛心企業或個人,愿意為學子們捐錢捐物,或提供更多公益資源;如果您是博主達人或行業專家,愿意用自己的影響力、號召力,帶動朋友、粉絲一起做公益;如果您是專業人士或專業機構,愿意發揮自己的專長,為學子們提供專業的心理指導與就業服務……請隨時聯系我們!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根據提示填寫相關信息即可報名。“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采用數字化技術鏈接資助人和受助學生,確保善款100%給到學生,資助人可通過個人公益賬戶追蹤善款流向,全流程公開透明。
掃碼資助勵志學子上大學
掃碼報名公益合伙人
- 國網膠州市供電公司:小區轉直供 居民“電力獲得感”滿滿
- 青島心血管病醫院、膠州現代醫院醫聯體成立暨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 新聞追蹤:膠州三里河街道卜落林村村民反映土地問題有下文膠州自規局:玻璃大棚屬于違法建筑膠州綜合行政執法局:未收到通知不確定是否是違建
- 銀社共建心連心,金融惠民好鄰里 ——恒豐銀行青島膠州支行黨支部前往三里河街道 馨河灣社區開展走訪慰問活動
- 道德榜樣在行動|膠州市道德模范張連煒開展“模范引領 德鄰共治”文明實踐活動
- 膠州阜安:綜合行政執法中隊守護校園周邊環境
- 膠州:電動三輪車側翻至溝中 警民合力迅速救援
- 膠州市九龍街道: 新增違建“零容忍” 拆除千余平方鋼結構建筑
- 【數字鄉村新動力 優質農品成網紅】膠州村支書直播帶火農產品 年銷量超50萬
- 膠州市“道德榜樣在行動”系列活動周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