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鄉村振興青島答卷!四國學員在青學“扶貧”

2023-06-26 14:28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336827)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高芳

減貧,是全人類未竟的共同事業。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2021年的上海合作組織杜尚別峰會上,中方宣布將向上合組織國家提供1000名扶貧培訓名額。扶貧培訓班,正是中方落實這一重要承諾,搭建國內外學習交流平臺,促進與上合組織國家及有關地區友好合作的具體舉措。了解減貧與發展案例,共享中國減貧和鄉村振興經驗,6月15日至21日,一屆上合組織國家扶貧培訓班在青島順利舉辦。

7天一路走、一路聽、一路看,來自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亞美尼亞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的70名上合組織國家扶貧培訓班學員,從村民們幸福的笑容里,從一次次零距離互動交流中,了解中國鄉村振興的故事、探尋中國擺脫貧困走向共同富裕的密碼。

一場講座“拖堂”40分鐘

“中國農機發展方向,正向智能化、操作自動化發展……”6月17日下午,青島農業大學學術會館內,除了該校機電工程學院學術院長尚書旗教授在臺上洪亮的講授外,臺下異常安靜,只有筆記本翻頁的聲音,和一道道投射著好奇、求知的目光。

培訓班學員在青島農業大學聽學術報告

這堂學術報告會的內容是“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精準農業應用與創新發展”,聽眾則是來自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亞美尼亞4個上合組織國家的70多名學員。伴著同聲傳譯,他們有的手不釋筆地快速做著筆記,有的目不轉睛盯著尚院長身后大屏幕,瀏覽著一頁頁PPT展示的關鍵信息。

不知不覺,PPT定格在最后一頁,一小時的報告會結束,此時,學員們卻沒有離開會場,此前的安靜被他們打破,問題一個接一個拋給臺上的尚書旗教授——

“在農田灌溉方面,中國有什么好的方法嗎?”有學員起身提問。

“在中國的農田里,缺水也是比較明顯的問題。我們現在推廣節水灌溉,有微噴灌溉、滴灌、滲灌等,實現水肥一體化。比如我們在行間鋪設滴灌帶,一米長的滴灌帶成本不到兩毛錢,一畝地算下來才花幾百塊錢。這幾年節水灌溉材料基本做到了自給自足,滿足了生產需要,這些節水材料和方法都可以分享給大家。”尚教授頓了頓,“我本人還擔任國際田間試驗機械化協會主席、中國分會主席,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可以介紹大家,加入到這個組織里來。”

尚書旗教授所說的“國際田間試驗機械化協會(IAMFE)”,是非盈利性國際學術組織,目前該協會在全世界有10余個國家分會,并與130多個國家建立了聯系。隨著他現場發出的“邀請函”,馬上引起了一波熱烈的回應,“這些先進的農機對我們來說非常需要……”各國學員都在小聲議論著。

阿拉克.阿拉米揚,亞美尼亞經濟部農業加工司農業加工援助局局長

亞美尼亞經濟部農業加工司的農業加工援助局局長阿拉克·阿拉米揚接著提問道:“養牛業是我們國家畜牧業的主要分支,我們國家投資建設了一些青貯窖,對飼料的儲存方法一直在做探索,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青貯窖這樣儲存飼料的方法,在中國慢慢要被淘汰。把一個缺點放大來看,中國有的大型青貯窖深好幾米,體積比這個會場還大。每次喂牲口的時候需要把窖打開,發酵是厭氧的,打開后暴露在空氣中容易氧化、變質。如果已經投資了青貯窖,就把它用好;如果再有新的養牛場,我的建議是用收獲機打包的方法,在地里就完成飼料壓縮打包,便于使用。”

“您剛才講到五年后,中國將實現農田機械化使用率達到75%,這是能做到的嗎?”尚書旗教授講座中一個小小的數據,被細心的學員敏銳地捕捉到。

“這個目標是保守的。”尚書旗教授答道,他的信心來自一組數據:山東作為我國農機制造第一大省,農機相關企業數量10萬余家,涵蓋了生產制造的7大門類、3500多個品種產品,農機零部件產值全國占比達40%;早在去年2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在傳統農機產業的基礎上就制定了《山東省“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加快推進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的“兩全兩高”農機化。

交流中,對于中國農業發展的一些“痛點”大家并不避諱,尚書旗教授開誠布公地說道:“目前中國對農產品的加工程度相對還是比較低,打個比方,把小麥做成面粉能賺1塊錢,把面粉做成面包,能賺5塊錢,我們要從粗加工向精加工轉型,發展規劃方面也要進一步謀劃。”

青島農業大學校長劉新民為培訓班授課

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學院學術院長尚書旗

大家討論的話題越來越深入,一場原本只有一小時的報告會,會后的探討和交流硬是“拖堂”了40多分鐘,甚至在短暫的茶歇過程中,學員們還意猶未盡地圍著尚教授繼續交流。

“培訓班學員都是各個國家的專家和高級官員,他們的提問非常有針對性,這種課堂+交流的形式,可以很好地解決一些問題。”青島農業大學校長劉新民深有感觸。同天上午,他做了題為《鄉村振興與鄉村治理的中國經驗》的報告,從中國農村改革的演變、中國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國鄉村治理的經驗、中國經驗的核心觀點四個方面,講述了中國農村改革和鄉村振興的背景、取得的成效。

“山東是中國特色減貧模式的縮影。”劉校長以鄉村振興中的齊魯樣板為例,深入地剖析了很多減貧案例的框架體系,“就像建房子,先要搭建好‘四梁八柱’。”

“中國對鹽堿地的治理經驗,對我們來說太寶貴了。”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市市長助理馬魯夫·塔什普拉托夫感慨地說,“我們一直在跟鹽堿地做斗爭。”在王健林教授那場《鹽堿地綜合利用——基于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實踐》報告會上,他聽得十分入迷。

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善峰為培訓班授課

“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講座太有借鑒意義了,很感謝中國能開放這樣的寶貴經驗。”在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善峰的《中國城市融合發展的實踐和經驗》專題講座上,亞美尼亞經濟部部長助理娜拉·瑪爾季洛夏安記了滿滿幾頁的筆記。

“兩天的學術講座,收獲真是實實在在。”這是培訓班學員們的共識。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

課堂之內干貨滿滿,課堂之外同樣吸引眾人眼球。

培訓班學員在考察現場,邊聽邊看邊討論

艾扎達·朱努索娃 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市列寧區副區長(右一)

“在生態養雞場里,是聞不到雞糞異味的。”時間回到講座之前的6月16日下午,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專家冷建衛正在給上合組織國家扶貧培訓班的學員們演示一套全自動蛋雞養殖設備,“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自動完成日常喂水、喂料、撿蛋等所有程序。雞糞還能落到運輸帶上,每天定時清理,大大節省了人工。”

看到全程智能化養雞場景,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市列寧區副區長艾扎達·朱努索娃馬上和同事們交流起來,“這是我們需要的,這些設備我們可以直接引進。”在吉爾吉斯斯坦,非常重視對雞舍的建設投入。

“這樣的雞舍總共能養多少層?”學員們圍住技術人員提問。

“目前能養12層,大約有三層樓那么高。”冷建衛話音未落,一片驚嘆之聲就在學員們中間響起。

“得益于智能化的系統,小雞們可以在吃喝不愁、溫度適宜的‘洋房’中茁壯成長。”冷建衛介紹,“智能化的雞舍養殖實行環境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等數據信息化采集和動態監測預警,確保生產出的每一枚雞蛋品質優良。”

培訓班考察青島大牧人機械,一學員通過翻譯與技術專家交流

學員們參觀的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肉禽、蛋禽全套規模化智能化養殖裝備,出口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參觀結束后,學員們通過翻譯人員與冷建衛交流:“能留一下您的聯系方式嗎?”冷建衛將公司的聯系方式顯示在自己手機屏幕上,學員們圍住他,紛紛拍照記錄下來。

這是上合組織國家扶貧培訓班教學考察項目的一個場景,本次培訓班將現場教學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翻看培訓班學員手冊,幾天的行程里,考察項目包括璐璐農機裝備、清原創新中心、沃林藍莓果業、綠色硅谷科技園、海信研發中心、大河東社區農旅……都具有一定的樣本指導意義。

“綠色鏟草劑、高畝產作物的基因育種,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在參觀青島清原創新中心時,亞美尼亞農業加工援助局局長阿拉克·阿拉米揚和同事們議論道,“我們以后要和這家研究所加強聯系交流。”

參觀過程中,吉爾吉斯斯坦卡拉巴爾塔市市長米爾蘭·熱克舍諾夫一直舉著手機錄像,“想把珍貴的影像資料帶回國分享給更多的人。”他稱贊,“這些農業企業生機勃勃的景象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真是不虛此行。”

吉爾吉斯斯坦卡拉巴爾塔市市長米爾蘭?熱克舍諾夫(右一)

沉浸式游覽美麗鄉村

培訓班考察青島沃林藍莓果業的育苗大棚

6月19日,夏日陣雨帶來絲絲清涼,滿載培訓班學員的車輛行駛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遠處的小珠山山脈在雨霧里隱約浮現,猶如一幅筆墨酣暢的水墨畫。

“這里的藍莓太美味了。”亞美尼亞經濟部部長助理娜拉·瑪爾季洛夏安打著傘穿行在藍莓采摘園里,掛著雨珠的藍莓果實更加嬌嫩可人,讓她不禁豎起大拇指,“我們國家種植有很多好吃的水果,但是沒有種植藍莓,這是今后可以探討引進的品種。”

在學員們參觀的青島沃林藍莓育苗大棚里,農戶們正手持工具,往培養土壤里插苗,大棚上空高高掛起的一個牌子上寫著“溫度20.7,濕度42.6”等數據信息。

青島沃林藍莓果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藍莓種植、收購、銷售的綜合化農業公司,全國約60%的藍莓苗出自這里,進口“漿果之王”實現本土化狂飆,有它的一份助力。

在青島綠色硅谷科技園,智能化大棚也讓學員們耳目一新。整棟玻璃溫室占地5萬平方米,紅彤彤的西紅柿生長在椰糠基質上,飲用著純凈水,氣溫、濕度、光照、水分都被嚴格控制。

培訓班考察青島綠色硅谷科技有限公司,在西紅柿智能種植大棚

學員們十分享受在此采摘的樂趣,從高高架起的藤蔓上摘一個飽滿敦厚的西紅柿,輕輕掰開,晶瑩剔透的沙瓤清香撲鼻。“我們國家也有對農民的扶持貸款,這些貸款做什么用呢?除了畜牧養殖,還有建日光大棚。” 亞美尼亞農業加工援助局局長阿拉克·阿拉米揚語氣肯定,能看得出,他對這些特色經濟作物的種植很感興趣。

“Tea!Tea!”在嶗山區沙子口街道東麥窯村參觀時,一杯杯湯色明亮的嶗山綠茶剛端上桌子,就引起了學員們的不停贊嘆,他們對中國茶飲早就慕名已久。

清茶沁心脾,為培訓班最后一天的考察行程,留下了一縷回甘。

“我們村既有顏值,又有內涵。”東麥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紹亮帶著四國學員走上環山棧道,手向山下一揮介紹起來。這座古老的村落,位于嶗山南麓,石塊堆砌的漁家院落,將淳樸民風與現代村落建設融合為一,別有一番景致,沿著棧道就可以俯瞰這座安臥在清流河海灣中的漁村。

如今,這座昔日的小漁村聲名遠揚,“仙居嶗山”主題民宿成為嶗山旅游的一張新名片,每年約有4.5萬名游客慕名而來,營業額可達4000多萬元。它所在的流清灣片區更是將農文旅優勢完美融合,榮獲“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諸多美譽。

6月20日,培訓班考察行程的最后一天,車子在山海落日的余暉中駛向市區,一次沉浸式游覽中國美麗鄉村的行程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培訓班考察青島清原創新中心,一名學員手拿筆記本記錄

培訓班考察青島璐璐農業裝備有限公司

七天的培訓轉瞬結束,學員們聚焦鄉村治理、鄉村建設、農旅融合等主題,通過理論研討、實地考察,了解減貧與發展的“中國經驗”“齊魯樣板”“青島案例”,學習中國減貧和鄉村振興經驗,感慨良多——

“2021年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與青島市結為友城。市區西部的鄧小平大街,是比什凱克通往吉爾吉斯斯坦南部第二大城市奧什的起始路段,我們將與青島市就鄧小平大街優化提升項目開展合作。”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艾扎達·朱努索娃說。

來自亞美尼亞的阿拉克·阿拉米揚說:“我的姓氏‘阿拉米揚’,意思是阿勒山下的孩子,傳說中諾亞方舟最后停泊的地方就是阿勒山。中國也有著悠久歷史,所以我們是朋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民間締結友誼的同時,謀求共同發展的共識,使得上合“朋友圈”不斷擴容。目前,青島已與上合組織12個國家的15個城市建立友好關系或確立結好意向,中國同上合組織有關國家正式結好的友城已超過450對。

減貧和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命題,也成為上合組織國家的共同事業。扶貧培訓班是上合組織國家合作中的一個典范縮影。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市政府市長助理馬魯夫·塔什普拉托夫說:“偉大的絲綢之路傳承著友誼,它連接著東西方。每一次上合框架之內的活動,都將促進古老絲綢之路的復興,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培訓班考察青島紫斐農業科技企業,在藍莓飲品深加工車間

背景延伸

一次扶貧培訓班

為何在青島舉辦

日出東方,灑滿金光。每一場日出,都將開啟藍天與碧海的重奏。這是六月的青島呈現給世界最美的畫卷。

6月15日,一群外國友人站在奧帆中心的碼頭旁,連連發出“哇哦”的贊嘆,藍色背景的景致被定格成手機相冊里一個個畫面:海岸線上高樓林立,海面上帆船乘風破浪,天海一色,萬物生機勃勃。

這些來自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亞美尼亞四個上合組織國家的70余名學員,將在青島參加為期一周的上合組織國家扶貧培訓班學習。在他們身后,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場內,隨著一場剛剛舉行的盛會,全球再次將鏡頭聚焦這座上合之城。

培訓班考察青島綠色硅谷科技有限公司,在西紅柿智能種植大棚

當日,青島成功承辦上海合作組織民間友好論壇暨友好城市論壇,圍繞“弘揚上海精神 推動友好合作”這一大會主題,包括上合組織有關國家政要、駐華使節在內的約400名中外嘉賓以線上線下方式參加此次論壇,共話民間與區域友好交往,共繪未來務實合作藍圖。其中,“減貧和發展”也是此次論壇的一個重要議題。

“6月15日是上合組織的‘生日’。”上合組織副秘書長葉爾梅克巴耶夫在致辭中開宗明義: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是不同國家交往、不同文明相處的正確之道。

這段致辭,不禁讓人回望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

上海合作組織的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當時只有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個國家參與。2001年6月15日,在中國上海舉行的“上海五國”元首會議上,烏茲別克斯坦加入了該機制,并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正式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組織。22年間,上合“朋友圈”不斷擴容,各國在多領域緊密合作,共同發展,其中農業領域的交融是合作書冊上的重要章節。

2021年9月17日,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中國作出“中方將向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提供1000名扶貧培訓名額”的重要承諾。

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中國于2021年宣布實現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與世界共享中國減貧方案,開放的中國在絲綢之路上傳遞出一道鏗鏘的聲音。

培訓班參觀青島上合示范區

在中國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山東具有重要的示范地位。山東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供給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除了穩定糧食生產,山東還構建起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果菜菌、肉蛋奶、水產品等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菜籃子”“果盤子”“魚簍子”。近年來山東立足齊魯實際,不斷夯實產業之基、彰顯生態之美、探尋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成色越來越足。

作為山東省的經濟龍頭,青島以加快建設農業強市為目標,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不斷摸索新模式、新路徑,打出了自己的“組合拳”。2020年青島市6.4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022年全市脫貧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6251元,同比增長18,7%,脫貧成效持續提升。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袁瑞先在接受采訪中表示:“上合組織國家扶貧培訓班在青島成功舉辦,既是落實承諾的具體行動,也是我們向國際社會分享減貧方案的重要舉措。”

如今,傳播好中國減貧經驗,講好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的動人故事,與上合組織國家間強化減貧合作、共同繁榮發展,青島交出一份亮眼答卷。